APP下载

大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分析

2018-12-27何泳仪

科技资讯 2018年20期
关键词:保护知识产权大数据

何泳仪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座巨大“金矿”,大数据管理知识产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分析了大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多方面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知识产权领域应用大数据应趋利避害,确保大数据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发挥有效功能和成果。

关键词:知识产权 大数据 管理 保护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7(b)-0118-02

“大数据”最早出现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阿尔文·托夫勒称其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目前“大数据”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大数据”一般是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1]。大数据具有4V特性,即:多样化(Variety)、海量化(Volume)、高速性(Velocity)和价值性(Value)。随着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大数据实现政府机构数据共享和网络化,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决策分析能力;通过挖掘大数据,制造业可压缩开发市场需求产品的周期,并实现大規模智能生产和个性化定制;大数据可以帮助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来解决和目标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经营模式和营销手段创新。作为拥有庞大数据量的知识产权领域,大数据对其保护和管理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论文将分析大数据环境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大数据对知识产权的促进作用

1.1 大数据助力挖掘知识产权信息

知识产权博主Amanda Ciccatelli称“高达85%的公司价值在于其知识产权组合布局,并且在备受瞩目的并购案中往往成为关键驱动因素。”而大数据则用来改变知识产权格局。Innography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ohn Martin对专利生命周期的每个步骤中如何使用大数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概述[2]。大数据可为知识产权挖掘如下信息:研发投入阶段,对在技术上进行创新的发明人关于可专利性的想法及时反馈研发资金投入情况;了解市场竞争情况以确定是否提交专利;使用预测分析方法应对知识产权局,帮助确定专利申请的优先顺序;考虑购买外部专利时,应利用大数据分析欲购买的专利是否覆盖新的领域或为现有的专利增加保护;许可或销售专利时,通过大数据确定保持或出售哪项更能获得更大收益;基于现有专利布局的价值或优势更新专利决策;诉讼策略:了解诉讼中对手攻击和防御的成功率,包括各种结果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成本和风险。这类信息对企业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增加了有价值的专利申请的机会,并降低了与专利过程相关的成本。

1.2 大数据助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变革

现有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架构,不管组织规模大小或人员设置类型,一般会包括知识产权申请(注册)、分析、争议解决、许可交易等职能模块。大数据促使重复性的管理工作被自动化工具接管。随着智能检索工具、智能撰写工具[3]等工具逐渐完善,知识产权将从繁杂耗时的申请撰写、检索检测中解脱出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仅需少量的、但从业经验资深、商业嗅觉敏锐的知识产权管理专家,通过众多大数据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投身处理更关键的事务。基于大数据工具已经成为知识产权管理最重要的生产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还需要考虑是否应当增加开发、运维大数据产品的岗位职能。

1.3 大数据助力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基于侵权企业或个人的行为性质、侵权类型、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处罚结果等不同要素,建立相应的侵权大数据模型,据此制定出既能打击侵权行为又能避免处罚过度的科学裁判标准。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分属不同机构的知识产权管理数据进行共享和同步,使知识产权“信息孤岛”与“应用孤岛”连接起来,形成信息共享的知识产权新业态,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并且通过整合有效防御知识产权间的权利冲突。正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申长雨局长说,“保护和运用是知识产权发展这辆汽车的‘驱动轮,大数据可以让这辆车跑得更快。”

2 大数据对知识产权的冲击作用

2.1 知识产权授权难度增大

大数据的一个关键指标是数据量指数翻倍——数据和信息的总量每18个月翻倍一次。对比专利数量,如美国,专利数量在50年内翻了3倍——从1963年45679到2015年的298107[4];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从2006年的57.3万件增长到2016年的346.5万件,可用数据和信息量在以比专利的典型授权期更短的时间范围内以指数方式增长。而大数据作为现有技术,会破坏知识产权的新颖性。可以预见由于指数增长的现有技术,任何东西都将变得越来越难以获得专利;这也将对越来越多专利的吧授权可能性产生负面影响,其中越来越多的专利将被发现违反了新颖性要求[5]。

2.2 对现有知识产权造成侵权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颁布的专利信息或企业所有公开的有关信息,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测试和集成现有专利文献、公开信息以及数据,就可能得出相关技术可能的前沿研发方向和商业秘密,进行数据融合形成新的技术产品,并获得知识产权。这不仅容易侵害到现有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6],还会打压创新创造热情,不利于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3 对现有法律体系提出挑战

知识产权管理的依据是规制侵权行为的法律,例如刑法、民法以及各类知识产权法。大数据时代,许多新生的业务模式根据现有的法律体系可能无法确定其风险。例如若大数据产品发生侵权纠纷该如何确定侵权主体,该如何认定侵权因果关系以及适用怎样的归责原则。现有法律体系未延伸及此,不能真正保护知识产权。

3 对策建议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新的利益增长点和竞争力的新体现,对知识产权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为防范大数据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企业或个人应运用监控软件等工具,监控核心知识产权信息,对可能或具有潜在用途的信息披露进行跟踪,降低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收到侵权的风险。国家应完善和细化大数据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体系[7],以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4 结语

大数据管理知识产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更能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知识产权将会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载体。如何平衡大数据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的利益点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问题。应用大数据应趋利避害,确保大数据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上发挥有效功能和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雷.“大数据”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9):1-3.

[2] Martin, J.F.The rise of big data in managing a portfolio [EB/OL].https://www.lexology.com/Library/detail. aspx?g=87d203bd-bc7215726-9587-4797-b61f92e.

[3] 文先科技人工智能专利撰写机器人打破知识产权业格局[EB/OL].http://news.163.com/17/0724/13/CQ46575R00018AOP.html.

[4] https://www.uspto.gov/web/offices/ac/ido/oeip/taf/us_stat.htm.

[5] Joren DeWacht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an Age of Big Data: an Exercise in Futility? [J]. Computer Law Review International, 2014(15):1-6.

[6] 邓灵斌.大数据时代数据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J]. 图书馆论坛,2015(6):62-66.

[7] 卜妍.大数据环境下知识产权管理改革研究[J]. 科技风,2018(5):76.

猜你喜欢

保护知识产权大数据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