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并修”在《会计学原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018-12-27雷国琼赵彩霞
雷国琼,赵彩霞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引言
教育部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1]中明确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保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德技并修’。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规范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和结构:“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明确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1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德技并修”
职业院校为落实和贯彻教育部的指导意见,纷纷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体现“育人为本”、“德技并修”。以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在我校自2013年首次招生以来,已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大数据、财务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出现和运用到会计信息生成和处理过程中的现状,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已连续修订了六届人才培养方案,初步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为:“培养满足企业财务转型需求的管理会计人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基于财务会计、强化数据分析、服务管理决策”的课程体系核心理念,课程体系架构表现为三大部分,详见表1。
表1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从上面的课程体系结构上,可以看出,人才培养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可持续发展平台课程和专业+专业方向课程的逻辑,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本专业的核心就业能力。(在这里我把“思政课”界定为“德育”课,把“专业课”界定为“知识技能”课)但是,从形式和逻辑上比较完美的课程体系,由于教师在课程定位上的不同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上的偏差,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讲思想政治课理论内容,专业教师只讲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德”、“技”分隔的局面,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如下: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是由不同的教学部门和教师承担的,授课范围和内容有教学大纲的要求,加上学时的限制,造成专业课教师为完成教学计划,只能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和技能,很少能有意识设计到“德”的内容。
第二,学校的组织结构中也设有学生处、团委、班导师等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因此,很多老师就不会想到,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德行的培养和自己的专业课有关,也就失去了用心地领悟和设计专业课堂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的事情。
第三,部分专业教师由于受到自身知识结构和学识的限制,在对“德”的认识和实践上还有一个自身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上面三点,限制了“德技并修”在每一门课程中的实施,思政教师要懂一点专业知识,专业课教师要懂得“德”的内涵并要在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程中有机结合在一起,“德技并修”要落实在每一门课堂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提高对“德技并修”的认识,并自觉行动。
2 “德技并修”在《会计学原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高职教育是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解决了为谁培养的问题,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也建立起培养人才的路径,但怎样培养就必须落实在每一门课程中。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培养人是由一门课、一节课等许多鲜活的教学过程组成的,是由教师引导而完成的教育活动,因此,专业教师更应主动地承担起这一责任,认真思考教学活动,构建自己的“德技并修”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只要认真思考,总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路径。本文以《会计学原理》课堂教学为例,说明“德技并修”在专业课实施是可行的。
《会计学原理》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也是会计类专业的专业支撑课。学生从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身份变了,但对专业的认识几乎没有,更谈不上职业素养。如何在《会计学原理》课堂上,让学生了解会计学知识的体系、会计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以及会计工作流程,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2.1 为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每一位新生制作“名字牌”
名字牌(模仿工牌)信息有:学院、专业、班级、姓名等,含义有三层:
一是认识自己,我是谁?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三年后的自己是一个什么状态?为成为三年后的自己,现在应该这样做?制作“名字牌”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由被动学生转化为主动、自觉学习,每天自省,每天都有进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成长的阶梯。
二是职业对应岗位,让学生将“名字牌”带进教室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告诉同学们,这就是你的岗位,岗位职责就是要好好学习,工作任务就是学好课程内容。教师也带上自己的名字牌,告诉同学们,讲台就是我的工作岗位,岗位职责就是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工作任务就是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三是通过“名字牌”能很快相互记住名字,建立友好的互动氛围,把良好的接人待物方法营造到课堂的教学氛围中去。
通过“名字牌”就能简单直观地向学生传达岗位职责、成长、真诚、友善等相关内容。
2.2 上课前、上课后的小做法,传递会计人认真、仔细的职业习惯
教师提前到教室,清理讲台,准备课件,静下心来,开启工作状态,要求学生到教室后,静下心来,准备上课。教师有要求,教师有行为,学生就会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做,也就可能按照今后的岗位要求来做,从现在起养成职业习惯。下课后,教师自己关电脑、关投影仪、擦干净黑板,也要求学生离开座位后,检查自己的电脑、课桌上的物件,凳子归位,关灯等,这些事情虽小,但仔细的习惯养成对会计人员来说,就非常重要了,因为会计人员接触的都是重要的单证,不能遗失,否则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德不远人”,只要做,就实现了“德”,哪怕是一个小的行为,就能体现会计人的行为习惯。
2.3 会计字的书写
会计学是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需要书写(虽然现在电脑做帐,要人工手写的材料不多),但我认为,会计人员还是要学会会计字的书写,进而练习书法。书写汉字能使人静下心来,磨砺人的心性,培养会计人的耐心和仔细。因此,要求学生临摹《千字文》、背诵《千字文》,这样一举两得,教师有引导,学生有收获。
2.4 因势利导讲解“知行合一”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有50%以上的实践学时要求,因此,在《会计学原理》教学活动中,我们安排学生在知行楼里完成会计工作任务,因势利导、讲解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主体大楼有学思楼、知行楼,学生穿行于这两座大楼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学思楼、知行楼”名字的来源吗?“时”怎样理解?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翻阅《论语》,成为课后和同学们讨论的话题。
2.5 课程内容与职业操守
《会计学原理》课程内容要讲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使同学们理解会计工作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准确、重要的会计信息。为了保证生成的信息具有真实、可靠等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就必须在会计法规体系下,按会计的做帐程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做假账、才能坚守会计人的职业操守:“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工作规则就是会计人做人做事的规则,从岗位职责开始,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遵守会计准则、遵循社会道德和规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
把会计人员遵守的职业道德和做人做事结合起来,同学们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容易行动。
2.6 课程内容与“德”的融合
《会计学原理》这门课,有它的知识逻辑和普遍的授课方法,但是,只要老师用心,也会把“德”融入到讲课内容中去,比如在讲到专业知识“应收款项”时,就可以延伸到应收款项可能收不回来的情况,也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又收回来了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引入“诚信”概念。企业要讲诚信,人也要讲诚信,人要有“四心”,要找回人的“四心”。同学们就会很好奇,通过讲解“四心”即“是非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把专业课讲得有声有色,把做人的道理讲得津津有味,同学们很直观地接受和感受到了“德”的教育,使课程内容与“德”的融合落在了实处。
3 总结
“德不远人”、“我欲仁,斯仁至矣”,对于专业教师来说,只要真诚就会产生力量,就会尽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德”走进专业课堂,实现“德技并修”,在要求学生成长时,也成长了教师自己。第一作者有30年的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经历,积累了对本科和高职学生的授课经验,教导了一批又一批的会计从业人员,看到了会计从业人员因为坚守会计职业道德推动我国会计制度建设和发展的例子,同时也看到了由于会计从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给国家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巨大损失和会计人员职业生涯断送的案件。因此,笔者强烈地认同“会计教育在于培养做人理念、会计教学在于培养做事理念”“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于实际工作中”,[2]在职业院校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中既要教给学生会计知识、会计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遵守会计制度的会计人。因为会计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会计又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遵守会计制度,就能稳定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其实,企业在录用会计人员时,最看重的还是会计人员的德行以及对会计法规的遵守态度。
作为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师,身上也应该有教师、会计人员的职业特征,体现职业道德。通过上课时的一言一行,平时的为人处事,传递出会计人的职业素养。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老师就是这句话的诠释者和行为者,老师做出榜样,学生有样学样,就会在做事的过程中体现知识的价值,体会职业道德的存在。如果老师言行不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做不到,那么,很难有好的效果。教师细小的作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在专业课堂上“德技并修”,职业道德就落在了实处,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就能看得见。“德”不需要大喊大叫,“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职业道德无处不在。
作为专业课老师,有必要再次重温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所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下,我们应向学生传授什么“道”呢?我认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会计学领域就涉及到会计法规体系,它是会计人的行为准则。目前,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会计法规体系,包含四个层次,即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等。这些会计法规体系,规范了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行为,一般认为,坚持这些会计法规体系,就能在会计工作中遵守职业操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对专业课老师在课堂上践行“德技并修”的要求。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专业老师的认识提升,通过用心的教学设计,“德技并修”在高职大学生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一定会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