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空腹楼板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2018-12-27

山西建筑 2018年34期
关键词:板结构内力楼板

苏 丽 亲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近年来,现代化城市建设面貌日新月异,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此同时空腹楼板的应用技术逐步得到完善。在框架梁大板结构体系中应用空腹楼板,可以节省次梁体构造,减小集中力对框架梁的荷载作用,进而改善整体受力状态,加强建筑整体安全稳定性。

1 简述空腹楼板的优势特征

空腹楼板是目前国内较为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基于其结构构件具有如下几方面优势特征,在建筑工程领域被大力推崇和应用。

1.1 结构抗弯承载力条件

从某种角度来说,楼板是一种受弯控制部件,其抗弯承载力与横截面高度有直接的关联。具体来说,抗弯承载力与横截面高度呈正比例关系。通常来说,空腹楼板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的空心率高达60%。这充分说明在楼板搭建过程中,采用同等质量的混凝土体,空腹楼板的高度要远远超过普通楼板,加大了空间的利用率。经过专业测算可知,空腹楼板的抗弯承载力系数比普通楼板大9倍之多,也正因如此,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可以在保证结构承载力达到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减小钢材的使用量,节约经济成本。

1.2 结构的荷载力传递路线

在传统建筑结构设计理念下,梁板需要将楼面所承受的荷载

力依次传递给框架结构的主梁和次梁,并依靠建筑支柱承担整个结构的受力。而在空腹楼板结构体系中,楼面的荷载力传递省略了主梁和次梁,可直接传递给支柱,或经由框架传递到支柱,以此在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增大建筑材料的使用率,节约成本。

1.3 结构各界面基本受力情况

相比之下,空腹楼板的翼缘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性能发挥使得整体界面受力条件明显优于普通楼板。在空腹楼板的实际应用环节,其可以实现整个板面的均衡受力,减小压力系数,加强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2 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应用空腹楼板的具体细节

2.1 简述主梁—大板结构布置形式的优劣性

主梁—大板结构主要有单跨板和连续跨板两种形式。在应用单跨板形式进行结构设计时,要合理应用密肋截面,提高结构利用率,进而控制资金的消耗,节约经济成本。同时,结构的简化也有利于减轻自身重量,充分发挥主梁—大板结构的优势性能。如果主梁—大板结构为连续板形式,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应用箱型截面。将模板与截面进行紧密连接,并在支座两边合理的位置设置面积系数符合实际要求的箱型截面,以优化支座的抗弯水平,且在支座两侧的单板上,利用密肋截面承载结构的弯矩应力,在减轻自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截面的性能,使施工单位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2 无梁板结构设计形式

在无梁板结构中应用空腹楼板,如图2所示,如果柱网面积较小,截面荷载水平低,需要确保截面形式为密肋截面,相反的,一旦柱网面积超过一定标准,且截面荷载水平较高,则应尽可能选择箱型截面形式。在设计无梁板结构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需求,将两种结构形式搭配结合,在柱顶板块上设置箱型截面,在中间部分设置密肋截面,并且合理控制柱间距,调整内力条件,确认钢筋量的配比量。

3 各类结构内力分化情况分析

3.1 主梁大板结构内力分布情况简介

一般情况下,在设计主梁体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主梁大板结构的内应力分布情况,了解梁板结构的实际构造特征,并合理利用现代专业设计软件分析内力水平。在此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要保证空腹楼板的厚度标准达到要求,相比之下,空腹楼板的厚度超过实心楼板的2倍之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梁体的刚度标准。基于此,要想切实保证空腹楼板的承载负荷力,应当适当加宽翼体结构,并提升楼板截面的惯性指标。在结构设计环节,通常要将框架梁的刚度条件提升至少2倍,并借助专业设计软件,确保楼板内应力的合理分化。

除此之外,还需在准确计算钢板厚度的基础上,确保楼板内力均衡分化,并按照支撑条件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采取这样的计算方式不仅可以简化流程,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从根本上加强方案的可行性。这里同样需要格外引起重视的是,如果板的支座处及跨中,在负弯矩或正弯矩作用下发生不同部位且程度不同的开裂,应当在支座中性面及跨中之间产生约为板截面高度1/3的拱度,但基于支座的约束力,整块板会在平面内产生一定的水平推力,在该推力与拱度的协同作用下,减小各截面的弯矩标准。当然,此弯矩变化范围依板体边界条件而定,对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的板,其中间跨的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减少20%。对于双向板的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二支座的负弯矩,当垂直于楼板边缘方向的跨度小于1.5时,可减少20%,当1.5<垂直于楼板边缘方向的跨度<2时,沿楼板边缘方向的跨度可减少10%。这里需要着重阐述的是,上述各项数据核算结构都是针对于实心薄板来说的,而对于空腹板结构,其截面高度应当是实心薄板的2倍~5倍,跨度系数约为1.5倍,由此可见,拱度与水平推力呈反比例关系,拱度越大,水平推力则越小,该特性可显著缓解边界的约束条件。

3.2 无梁楼盖结构内力计算方式

在分析无梁板盖结构的内力条件时,可采取如下两种方式:等代框架法和经验系数法。这两种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利弊。比如,经验系数法可以计算垂直荷载内力,而无法计算水平方向的荷载内力。但等代框架法则可以同时测算水平及垂直方

向的两种荷载内力。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应用等代框架法的过程中,要按照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单向荷载传递规律,核算准确的垂直荷载力数值,并且利用等代框架梁宽度运算方式单独确定水平荷载力,进而实现与垂直荷载内力的叠加运算。

4 不同截面的配筋构造形式

4.1 有梁板结构的配筋方式

在对梁板结构的板面配置负筋时,要按照如下两种策略进行:其一,采取与实心梁板结构相同的策略,按照每延米标准在面板内优化配置;其二,按每肋配置标准布置在密肋截面上。在配置过程中,要求负筋插入板面的深度与实心板结构相同,一般会将深度控制为板块短跨的1/4;其三,对于T型密肋板来说,由于密肋结构宽度有限,通常会在肋底配置一根独立钢筋作为支撑。针对“工”型密肋板,要求下翼缘宽度控制在150~190范围内,通常需要配置至少三根以上,五根以下的钢筋。一般来说,板底钢筋的配比方式主要包括如下两种:1)采取与实心板结构相同的底板配筋方式和规格;2)按每肋配置在密肋内。

4.2 无梁板结构的配筋策略

在对板底结构进行钢筋配比的过程中,要按照板带数量、结构形式等优化处理,且配筋方式与有梁板结构大致相同。

在对板面结构配置钢筋时,需要参考板块的拼接方式配置负筋,首先在柱顶板块内配置双向受力钢筋,在跨中板块及柱间板块内,分别配置构造钢筋和受力钢筋,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4.3 其他翼缘配筋

至于其他翼缘配筋主要有箱型板的底板、柱间板块及跨中板块间的面层板;常见的板内配置钢筋多为双向肋间结构;在对肋架进行钢筋配置的过程中,要在柱间板块及跨中板块的柱上板带方向的肋顶架立筋配一根密肋;在密肋内增设禁锢钢筋时,按照肋内箍筋的配算方式确定钢筋数量。一般跨中板带肋内箍筋多为构造配筋。

5 结语

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要结合实际需求,合理应用空腹楼板,以此来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约经济成本,与此同时,还要确保应力的有效发散,进而改善框架梁受力状态,最终有效增强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猜你喜欢

板结构内力楼板
预制叠合楼板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应用研究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吸湿行为研究
厨房、卫生间楼板渗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四边简支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
逆作法孔口边梁内力计算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系杆拱桥结构缺陷对吊杆内力的影响分析
板结构-声场耦合分析的FE-LSPIM/FE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