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NKI 2002-2018数据

2018-12-27孙彦峰尹明章周天旻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海南医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期刊

孙彦峰,尹明章,周天旻(.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海南医学院图书馆)

信息过载、知识焦虑、全民阅读等,[1-3]助推了我国付费数字阅读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也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梳理当前付费数字阅读相关文献,发现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新闻传播、信息经济、出版及图书馆学等方面,而关于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主要力量分布、主题网络及热点等尚不明确。全面分析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有助于探寻数字阅读的发展规律,对图书馆阅读推广、资源建设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采用CiteSpace和NoteExpress对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论文进行可视化和文献计量分析。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基于中文学术期刊收录范围及数据的完整性,选择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的期刊论文库为数据来源,以“知识AND(付费OR变现)OR(内容OR阅读)AND付费”为检索表达式,选择“主题”字段,检索条件为“模糊”,时间范围为2002-2018.6,期刊来源类别不限,共检索到1,080篇文献;通过阅读标题、作者、摘要等信息,剔除不相关及数据不完整文献,得到有效文献661篇。将文献按相关格式要求导出后,分别导入CiteSpace和Note-Express软件,形成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样本库,从而进行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

1.2 研究方法及工具

首先,利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频次统计和共现分析,利用共词分析[4]原理,进行高频关键词网络图谱可视化分析,并结合研究主题的词频和词语时间趋势,分析国内知识付费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变化趋势。其次,利用NoteExpress对文献的年代分布、高产机构和作者及高发文刊物等进行统计分析。

2 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基本状况

2.1 文献年代分布

由图1可知,2012年以前有关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文献较少,虽然2012-2015年发文量有所增多,但增幅不大。自2016年始,有关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发文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并成为研究热点,这与2016年国内相关付费数字阅读产品及平台的兴起有关,如“得到”、“喜马拉雅FM”、“知乎live”等。

图1 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发文量年代分布(2002-2018.6)

2.2 文献作者及机构分布

利用CiteSpace对文献进行作者及机构分布分析,由图2可知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主要为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代表性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但机构之间合作较少,仅形成了3个机构合作网络(见图2)。

图2 文献作者及所属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为了更好地展示各机构的发文量及研究领域,笔者对同一高校不同院系的发文进行了归并(见表1、表2)。综合分析表1、2及图2可见,国内有关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核心机构有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研究集中分布在新闻传播、出版及图书情报学等领域。但从总体来看,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核心机构发文量所占比例较低,作者以单篇发文为主,没有形成成熟的研究团队,不利于展开深入研究。

表1 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论文的作者分布(≥3篇)

表2 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发文量前十机构

2.3 文献期刊分布

表3为刊文量前十的期刊,发文量占总量比例为25.7%,其中新闻传播类6种,出版类4种,中文核心期刊8种,表明付费数字阅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闻与传媒、出版等方面,相关研究中高质量成果所占比例较高。

表3 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刊文量前十期刊

3 研究的主题网络及演化路径

3.1 研究的主题网络

对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频次和共现分析,可在一定程度反映该领域研究的主题分布情况。[4]在CiteS-pace中选择Keyword为节点类型,阈值参数设定为5,选择Pathfinder算法对合并网络进行裁剪,运行完成后合并同义词,绘制出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得到节点数量为135、共现关系数量为177的共词网络(见图3)。图谱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关键词,“+”大小代表词频的高低,关键词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连线粗细程度与共现次数相关,连线越粗共现次数越多。可见,我国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高频关键词(频次≥20)包括知识付费(217)、数字出版(57)、内容付费(37)、盈利模式(31)、视频网站 (27)、付费墙 (27)、用户 (24)、变现 (23)、付费阅读 (22)等,这些高频关键词反映了当前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的核心研究主题。

图3 付费数字阅读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可见国内对于付费数字阅读的定义尚未形成共识,出现了“知识付费”、“内容付费”及“付费阅读”三种形式。①“知识付费”出现的时间较早,与“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及“视频网站”联系紧密,可见学界早期提出的知识付费主要关注的是数字出版及视频网站。②“付费阅读”与“传统媒体”、“音频”、“广播”及“付费墙”等关键词联系紧密,反映付费阅读与期刊、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付费数字阅读有关,而“音频”和“广播”等关键词反映“有声阅读”这一新兴阅读形式也受到关注。③“内容付费”与“新媒体”、“知识经济”及“分答”等关键词联系紧密,但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内容付费”的研究内容既包含了罗辑思维、知乎等新媒体的付费数字阅读产品,也包含了传统的数字出版物付费阅读、付费视频等内容。

根据关键词的含义,[5]按照“产品/平台(包括生产者,因为生产者通常与产品相关)”,“用户”,“商业模式”及对行业、法律、社会变革的影响5个维度进行分类,[6]如表4所示。我国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对象覆盖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及社交工具的所有产品形式;内容则包含文字、视频、音频/广播等所有媒介;对付费数字阅读用户的研究则主要关注付费意愿、收入、碎片化时间及知识焦虑;大学生是学界关注和研究较多的一个群体;商业和经济相关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盈利模式、付费模式等方面。此外,有研究还关注了付费数字阅读产业对知识产权、出版业、新闻传媒业及全民阅读等的影响。

表4 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关键词分类

3.2 研究的演化路径

根据关键词,按照时间及阅读对象(产品)可把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2015年)付费数字阅读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传统图书、报纸、期刊等的数字出版物、网络文学及视频网站等;第二阶段(2016-2018.6)的阅读对象则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知识付费浪潮的兴起,涌现出了喜马拉雅、罗辑思维、知乎、微信公众号等新的阅读对象(形式),而以新产品(平台)为核心的变现方式、盈利模式及用户付费意愿等则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付费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数字付费阅读研究已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研究热点。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国内付费数字阅读研究正由传统媒体阶段(数字出版物、视频网站、网络文学)进入以喜马拉雅FM、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知乎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阶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信息经济、出版等领域。图书馆领域学者对付费数字阅读研究的文献较少,主要集中在付费数字阅读用户使用意愿、付费意愿等方面,而付费数字阅读对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资源建设及读者服务将产生哪些影响,亟待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期刊问答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杂草图谱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