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种鸡管理的几个重点(下)

2018-12-27孔燕华陈合强

家禽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蛋重产蛋率均匀度

孔燕华,陈合强

(1.河南省灵宝市农牧局疫病控制中心,河南 灵宝 472500;2.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海门 226103)

上接《家禽科学》2018年第11期第20页。

3.2 均匀的饲料摄入量

3.2.1 采食位置 实际生产中主要有槽式和盘式饲喂系统两种模式,无论采用何种饲喂模式,都应为种鸡提供足够有效的采食位置。每只鸡的采食位置由鸡只体型决定并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 (图8和图9)。采食位置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每只鸡的具体采食空间(表3);二是料线或料盘之间的间距,应经常观察鸡群的采食情况进行评判。

图8 父母代种鸡体宽变化

图9 父母代种鸡体长的变化

表3 母鸡采食位置要求

3.2.2 饲料分配 饲料分配时间应<3min,采食时间应>45min,采用合适的饲喂程序如每日、隔日、四三、五二、六一等提高采食的均匀性,并注意饲料形状如颗粒破碎或粉料也会影响饲喂程序的选择。还可以通过检查嗉囊饱满的均匀度和槽式饲喂系统的速度进行评估。3.2.3 料线间距 建议链槽式(图 10~13)和盘式(图14~15)饲喂系统安装时料线间距至少应在1m以上,确保鸡只方便且均匀地采食。

图10 槽式饲喂采食位置不足

图11 槽式饲喂正确的采食位置

图12 槽式饲喂料线间距不足

图13 槽式饲喂正确的料线间距

图14 盘式饲喂器间距及采食位置不足

图15 正确的盘式饲喂器采食位置和间距

3.2.4 饲喂后检查嗉囊大小均匀度 监测采食后嗉囊的变化特别是转群前后的饲喂管理更为重要,应小心避免均匀度出现两极分化。观察鸡群的采食行为,在第一次饲喂后30min或转群后24h在不同的位置抽取公母鸡各50只检查嗉囊饱满度情况(图16~17),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图16 采食后嗉囊的均匀度

图17 转鸡后嗉囊变化

3.3 及早分群提高体重均匀性 7~10d预分群,4周龄全群分成3~4个群体加上以后每周挑鸡相结合,之后每隔3~4周再次分群。在28~35d根据体重进行分级,为达到目标体重对大中小鸡施以不同的料量,通过饲料量的调整,把大中小鸡培育成均匀一致的群体,永不减少能量摄取量。确保正确的饲养密度、料量和采食饮水空间,以提高体重和体型的均匀性。

3.4 均匀度是养出来的 均匀度调控是生产周期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坚持均匀度是养出来的,不是调、挑出来的思想,分群和挑鸡只是调控均匀度的有效补充。肉种母鸡均匀度的调控始于育雏第一天,从雏鸡开始做好基础工作,包括鸡数准、称料准、加料准、称重准,确保鸡群健康。只有这样,调控均匀度才会有成效,也才能取得更好的生产成绩。

4 公母分饲

从1d至147~168d混群,种公鸡与种母鸡应分开育雏、育成,但在育雏、育成阶段,除了体重和饲喂程序不同外,种公鸡与种母鸡管理原则相同。种公鸡在整个种鸡群所体现的价值能达到50%,因此种公鸡和种母鸡同样重要。同种母鸡一样,种公鸡的管理要求也要特别注意管理细节。公母分开育雏、育成能确保分别控制种公鸡和种母鸡的生长发育和均匀度;能更有效地控制各自体重和丰满度。

5 正确进行光照刺激

光照刺激需要考虑的方面,日龄不是关键,最主要的是体重、均匀度、体况(包括脂肪沉积和胸肌发育图18~19)和耻骨开口大小(表4)及脂肪沉积(图20~21)。评估鸡群体况及耻骨开口大小,鸡群中85%以上的鸡只耻骨开口达到4cm (2指)或以上,耻骨上有适当的脂肪覆盖,如果没有达到要求,推迟光照刺激。第一次光照刺激增加3~4h,由8h增加到11~12h,以后每周增加1h,建议25周最长光照时间13~14h,超过14h光照时间对生产性能不会有更多的好处,否则会造成成年鸡光照不应期提前,后期产蛋持续性维持不好。同时光照强度从3~5Lx增加到50Lx以上。

图18 胸肌“V”

图19 胸肌呈窄“U”

表4 不同日龄耻骨间距的变化

图20 耻骨无脂肪沉积

图21 耻骨脂肪沉积

6 进入产蛋高峰期的饲喂

15周龄开始,饲喂量应快速增加,支持16~25周期间的增重要求,也要考虑15周之前的饲喂的影响 (图 22),15~22周之间料量应快速增加,23~25周料量增加幅度应减慢,以控制鸡群开产后的增重,该期间应避免过度饲喂,以免造成很多问题。 15~21 周期间,加料幅度加快为 5~7g/周;22~24周期间,料量增加适当减缓,为 2~5g/周;控制24周龄基础料量以控制开产后到产蛋高峰期间的增重。进入产蛋期饲喂应注意预产料和产蛋料的饲喂问题,避免开产前及产蛋高峰前过度饲喂。

6.1 预产料的使用 预产料为过渡饲料,主要不同的是钙含量的变化,由0.9%上升到1.2%,增加骨骼中钙的储备,但预产料的饲喂也用于改善体况,能量水平比育成料高。预产料饲喂有3种选择,一是不用预产料,育成料直接用到5%换成产蛋料;二是如果育成料能量水平正常,19周至5%产蛋率使用预产料;三是如果使用较低能量水平的育成料,16周至5%产蛋率使用预产料。鸡只进入开产前不需很高的钙,太早从育成料或预产料换成产蛋料可能会造成钙抽搐症而导致开产后高死亡率问题,建议产蛋率5%时换成产蛋1#料。

图22 15周之前的饲喂对后续增重的影响 周龄

6.2 避免过度饲喂 16~22周鸡群需要较高的料量以满足体重快速增长的要求,但是必须非常小心,在23~25周期间不能给予过多的料量以及过快给到高峰料量以避免过度刺激鸡群。开始产蛋前及高峰前过度饲喂会造成双黄蛋比例高、脱肛、卵黄性腹膜炎、排卵异常、高峰低、死亡率高等问题。

6.3 高峰料的饲喂 产蛋率到5%时换成产蛋料,产蛋率5%时开始增加高峰料量,先慢后快;高峰料量大约需要1.91~1.93MJ的能量和24~25g蛋白质,也可根据历史鸡群的情况进行调整。

6.4 高峰后及时减料 提供足够的能量维持产蛋率,减料应考虑的因素有产蛋率在下降,但体重和蛋重在增长,维持需要在增加,控制蛋重,改善蛋壳质量;感觉温度、湿度加风速;羽毛覆盖变差,饲喂量在减少等。

6.5 产蛋2#和3#料的使用 产蛋率的变化对能量需求有一定的影响,产蛋率每变化1%(相同蛋重),母鸡的能量需求变化大约1.85kcal/只/d。如产蛋率80%、蛋重65g,产蛋重(产蛋重是监测种鸡何时减料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产蛋重=产蛋率×蛋重)为52g;如果产蛋率下降到79%,蛋重不变则产蛋重为51.3g,即产蛋重下降了1.35%;能量需求减少=0.0135×140kcal/蛋=1.89kcal/只/d;假设饲料能量水平为11.72MJ/kg,则饲料量应减少0.67g/只/d。同时体重每增加 227g大约需增加10kcal的能量,如平均体重3.63kg与3.4kg的鸡群相比,饲喂量需增加3.6g/只/d(假设饲料能量水平为11.72MJ/kg)。高峰期蛋白摄入量24~25g/只/d,注意观察蛋重。产蛋期采用一阶段饲喂程序是能够获得较好的种鸡生产性能,但是需要很好的管理以及关注更多的细节以控制好体重 (因为从开产到淘汰粗蛋白和氨基酸水平是不变的)。由于产蛋1#、2#和3#料的粗蛋白和氨基酸水平由高到低逐渐下降、钙逐渐增加(表5),因此饲喂产蛋2#和3#料会更好,这会确保鸡群不会摄入过多的粗蛋白特别是赖氨酸,从而更好地控制体重以及适当的钙摄入量有利于控制蛋重并提高蛋壳质量。

表5 使用产蛋2#和3#料控制蛋重

7 种公鸡

7.1 体重 2~4周体重应达标,1d时加料为14~15g,以后每天增加 3g,到 55~60g后停止日加料。第2~3周延长光照,根据体重控制光照和饲料量。控制饲料粉率,体重没达到标准,不要采用无料日的限饲方法,便于提高饲料转化率。第6周体重目标最低要达到标准,建议高出100~200g,14周超出标准 50g,24周时的体重为 3650~3750g,24周的基础料量为125~127g。前24周的管理固然重要,后40周的管理更重要。可用胫骨长度代表骨骼的发育程度,胫骨长度与受精率的关系是胫骨长受精率高。胫骨1~5周发育50%,5周增长5.1cm。胫骨 6~12周发育 40%(累计 90%),7周增长 4.2cm。21周骨骼发育基本结束,胫骨长度达到13.5cm,9周增长了1.0cm。因此,第2~4周体重达标具有重要意义。

7.2 饲料量与体重的调整 经验告知,体重每低50g,在恢复到正常加料水平之前,每只鸡每天需额外增加13kcal的能量,才能在1周内恢复到标准体重。15~24周生殖系统发育加速,饲料量的调整应依据自己的经验确定。

7.3 混群 一般在20~22周,过早混群均匀度分化会比较严重。确切的混群时间取决于公鸡、母鸡相应的性成熟情况。公鸡的性成熟早于母鸡,应逐渐混入。未性成熟的公鸡决不能与性成熟的母鸡混群特别是补充公鸡时。混群时全群称重,保证单栋公鸡体重差异≤250g。保证体重范围的3个措施:保持公母比例,提高选择压;提高均匀度;全群称重分为3个级差。混群时公母比例9.5%~10.5%。及时淘汰不能使用的公鸡。

7.4 定群时间 在24周末,多余的公鸡转群或做统计处理,防止影响产蛋期公鸡的死淘率。

7.5 有效公鸡 对泄殖腔不足3分的公鸡,重点做好3件事:一是体重控制、育成期的均匀度、混群时的体重差异、产蛋期的体重分化;二是减少脚垫,做好饮水器、垫料管理,定期清理板铺上的鸡粪,防止机械性外伤,正确使用消毒药如带鸡消毒的醛类;三是对脸白、脸色刚要变浅及对泄殖腔刚要不足2分的公鸡及时补料。

8 小结

肉种鸡育种工作不断推进,对饲养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不断改善环境条件,抓住重点,创造价值,提升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 □

猜你喜欢

蛋重产蛋率均匀度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蛋鸡饲料添砂效果好
均匀度控制不佳可致肉种鸡晚产
附文一:获得较小蛋重的管理要点
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均匀度设计与分析
影响蛋鸡产蛋率因素
《棉卷均匀度机校准规范》等10项规范批准发布
蛋重对蛋鸭孵化效果的影响
机场除冰液撒布车撒布均匀度试验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