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释放巨大红利未来继续推动更高水平开放

2018-12-27梼杌

中国对外贸易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方太营商全球化

【编者按】

2018年底,在三亚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由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三亚市政府联合主办,国内外知名“走出去”企业领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外国使节和国际组织专家共聚一堂,共同为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的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分享经验智慧。

2018年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据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1985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不到2%,进口不到3%。而今天,中国出口占据世界出口的13%,进口占到10%。而且,近几年,中国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

改革开放40年来,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也直接或间接的给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带来了非常具体的经济利益,让很多中外企业享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下一个40年,中国会继续提升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让对外开放的各项工作,包括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吸引外资等每一项工作都要上升一个新的台阶,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

01 中外企业享受中国改革开放巨大红利

文|梼杌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带来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经营理念,开拓庞大的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从最初的学习到追赶,再到进军海外开辟国际市场,有些优秀的企业甚至做到了超越外国企业。

无论是外国企业走进来,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多公司成为跨国企业,都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巨大的机遇。

国内外企业获益良多

改革开放的一个很大成果就是促进中国市场的开放,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中国市场的快速成长跟扩大。

方太集团联席执行总裁何东辉介绍,方太一致秉承着创新理念,“改革开放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长机会,2017年,方太厨电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创下厨电行业新纪录。目前方太有超过2000项专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民营企业今天。”何东辉说。

方太每年将不低于5%的销售额用于产品研发。无论从销量、产品定位还是技术创新,方太做得都很出色,并在海外市场也获得了一席之地。

“我们从国际标准入手,以技术支撑和技术研发做突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何东辉认为,真正的走出去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差异性,给海外的广大消费者带来真正的价值,这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方太只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众多成功案例之一,还有很多跨国公司成功“入住”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市场的开放和快速的成长,这也成为吸引很多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的动力。

据SK集团中国副总裁刘智平介绍,作为韩国第三大企业集团,SK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化工、移动通讯、半导体等行业。近两年,SK海力士与中国的ICT产业发展紧密相连。2012年,中国市场占到SK海力士业务的10%左右,现在已经接近40%。

而在加入SK集团之前,刘智平曾长期从事外商投资的顾问工作。他提到,1986年,国际上一个知名的电梯公司想要进入中国。在跟中国合作伙伴谈判的时候,一个焦点就是注册资本。当时中方合作伙伴希望注册300万美元,但该公司认为当时对于市场各方面的判断不甚了解,所以只注册了200万美元。“现在,中国市场占据这家公司业务的前5名,销售额占据该公司总销售额的40%。”刘智平说。

“还有一家汽车轮胎公司,它在2000年左右进入中国,当时投资的地方政府希望扩大招商业绩,让该公司将规模做得大一点。但该公司也是对于市场情况有一点犹豫,一开始做的比较小。当随着中国汽车的不断发展,这个企业也在慢慢扩大。由于在原来那个城市的投资规模已经不够,该企业又选择了另一个地方建了更大的工厂。”刘智平称。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给外国公司带来了一轮接一轮的投资热潮。而外国公司对中国的信心也在不断增长,逐渐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且最具活力的市场。”刘智平评价道。

要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

“过去几十年里,日本的企业在中国做了很多投资,有2.3万家日本企业在中国运营,在中国创造了近千万的就业机会。尽管在2012年以后,不少日本企业将部分运营转移到东南亚一些国家,但后来他们发现,中国在制造业和全球价值链方面很强,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几乎要比所有东盟国家都好。现在,这些日本企业希望在中国重新拓展他们的业务。”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香港产业研究事务所所长官下正己指出。

正是由于改革开放,面对国际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品牌和创新日益重视。

河钢集团战略总监李毅仁指出,近些年,河钢借助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也加快了国家化步伐。2017年河钢的海外资产已经达到了93亿美元,也成为国内跨国指数最高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这5年我们有一个体会,企业要想取得高水平发展要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要了解国际规则,在价值和管理上实现本土化。”据了解,河钢力求实现本土化,比如在塞尔维亚的分公司为当地5400多名员工创造了就业机会。

何东辉介绍,方太的经验是企业要注重以文化为核心,要留住人才,就要让人发挥作用,而不是单靠物质解决问题,要让员工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得到成长。

北京爸爸的选择科技有限公司CEO、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王胜地表示,“一个国家提供的优势不足以在世界上立足,企业必须努力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基因。这个时候就需要全球化管理能力的人才。”据他介绍,该公司在日本分公司招聘日本员工,便于更好的了解日本人的消费特性。

与此同时,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秘书长苗绿指出,品牌和人才是企业的软实力,中国的品牌和人才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提升品牌,并购是非常好的方式。”苗绿举例道,吉利过去并不是高端品牌,但在收购沃尔沃之后,一下提升国际影响力,直接到海外建立研发基地。

数据显示,在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中,非母国人才占80%,而中国企业的国际人才占有率不足25%。苗绿表示,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全球化也是帮助中国到国际上招揽人才的途径。

02 未来40年,改革开放依然是关键词

文|本刊记者 刘馨蔚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如何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是当下正在深入探讨的问题。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需要中国寻找一些新的路径和更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新的对外开放,应对新的形势。”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WTO原秘书长、全球化智库(CCG)主席龙永图近日表示,中国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发展跟命运的战略性课题。

更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空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相信,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当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的挑战。”朱光耀认为,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向前发展,克服在前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把中国经济办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个大前提下,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朱光耀分析,对内要深层次推动改革开放,解决遗留下来的“硬骨头”,走从来没有走过的改革“深水区”。例如,国企改革、更好地发展私营经济等课题需要直面并且更好地加以解决。

“当前,由于单边主义的抬头,贸易保护主义的肆虐,我们的外部挑战是极其严峻的。但历史也告诉我们,外部压力往往是推动内部结构改革的动力,关键是如何把握好这个改革的节奏。”朱光耀指出,应在开放的过程中深化改革,同时通过改革把开放提高到更高的阶段。

龙永图表示,改革开放40年所积累的经验、创造的财富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底气十足、信心十足的基础。他认为,在马上到来的2019年,中国面临的一个大挑战是怎样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这对中国参与全球区域贸易协定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如果今后一段时间能够促成RCEP的成功谈判,形成亚太区域贸易协定,并支持TPP完成框架下面的谈判,必定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龙永图称。

“下一个40年如何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更多的参与国际多双边机制。”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理事长王辉耀介绍,十八大以来,中国已经非常积极地投入到这方面,参与全球化、推动全球化、支持全球化成为了国家的高度共识。例如,中国推动了亚投行的建立,为上海合作组织注入新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

现在,美国已经采取单边主义退出TPP谈判,而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甚至包括越南都在参与这项协议,且TPP马上将在2019年1月1日生效。王辉耀分析,此前,中国加入TPP存在一些顾虑条款,现在也做了调整。因此,中国或许到了一个探讨加入TPP的阶段。

“TPP全方位、更深层次的开放,也是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60条的改革方向。”王辉耀称,如果中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这一区域贸易谈判中,将给中国进一步开放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龙永图也认为,TPP条款中有很多关于怎样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贸易,如果中国未来能够参与这项谈判,并成为协定成员,或将促进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更加努力改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的直接体现。不管是国外的投资者还是国内的企业家,都要从营商环境来做出判断。

朱光耀介绍,营商环境实际上包括很多层次,既有制度层面上的,也有市场规则方面的。

“好的营商环境应该有一套系统的智能标准,有法可依、有规则可寻,让企业家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朱光耀强调,负面清单是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让企业家“心里有底”。尤其是国外投资者,明确知道在中国发展哪些领域将大有作为,哪些行业是明令禁止的。

朱光耀认为,改革营商环境的首要条件就是把负面清单的禁止部分尽可能的缩小、简化,与国际整体框架保持同步。

“改善营商环境还有一点是政府的服务。”朱光耀指出,政府如何提高服务,为企业家创造更加良好的经营条件,也是当前中国需要提高的方面。

世界银行2018年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排名从2017年的第78名提升到今年的第46名,整整提升了32位。这是中国营商环境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50,这也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效。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让中国的企业家更有作为,让国外的企业家更放心、更踊跃地到中国来投资兴业。

龙永图分析,改善中国的营商环境,目前主要有两件事。一个是怎样实行WTO国民待遇的问题,也就是真正解决对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非常艰巨,我们不能低估这个事情的难度。”龙永图说。

另一个是怎样解决中国某些行业对外开放和投资门槛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外资和民营企业对于进入很多行业仍然存在着障碍,存在着很多的不满意?”龙永图指出,主要是在审批的过程中,审批的时间长、环节多、不够透明。实现营商环境的透明度,是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龙永图强调,营商环境的好坏,还标志着中国在整个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形象问题。只有一个好的形象,才能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得中国更快速地得到全球支持和认可。

“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今后打造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时候,务必要在这个方面发力。”龙永图认为,营商环境是一块试金石。

进一步提升观念

“更高程度的开放很重要的一点是观念上的改变和提升。”龙永图指出,在整个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更为包容的开放;在参加全球治理时,如何以一种更加平等、谦虚的姿态来面对;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中,如何更好的参与国际行动等问题,都需要理念上的改变和提升。

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认为,下一步深入改革开放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仍然要扎扎实实做一些具体工作。对此,他建议,首先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理清哪些思想是阻碍我们进一步开放的,思想上的不统一就很难做到行动上有任何的进取。”陈健说。

同时,把握好自身。中国一定要把握好自身,要作为世界强国出现在世界上。“要进一步学会包容。对这个世界的包容体现在对他国优点的包容,更为重要的是对他国不足且与我们相冲突的包容。”陈健指出,更加开放的速度一定是更加包容的。

此外,实实在在的推进。陈健强调,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接下来的改革需要花大力气去推动。

王辉耀认为,首先要利用好华人华侨。全世界有6000万华人华侨,改革开放40年,有70%的外资通过华人华侨引进。

其次,继续发挥跨国公司的作用。王辉耀称,跨国公司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竞争、新的模式和新的业态,促进中国更加开放。

同时,进一步开发“一带一路”。王辉耀指出,目前,“一带一路”更多的是双边的角度,下一步要形成更多的多边机制推动全球化“一带一路”的实行。比如,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委员会,建立“一带一路”国际企业联盟,建立“一带一路”仲裁中心等,真正形成全球参与的国际大项目。

猜你喜欢

方太营商全球化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说方太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方太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中外管理》游学探秘方太的“大道与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