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敞开胸襟
——记陕西省第一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
2018-12-2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角,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解放思想,以其优越的区位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稳妥、有序地引进资金、技术,兴办“三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西地处祖国内陆,交通不便,思想观念相对保守。除“一五”期间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帮助建设了部分重点工程外,此后基本没有外资引入和对外投资,全省经济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运行,严重束缚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到改革开放之初,还面临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1979—1982 年,全省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只有5.8%;198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元,分别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86.8%和74.3%,更是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
1984年的西安街头
1984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围绕振兴陕西经济、加速四化建设这个中心问题,总结经验,查找差距,清除“左”的思想干扰,不断克服墨守成规、闭关自守的保守思想,提出“解放思想,大胆开放、大胆引进”的方针,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引进和经济协作工作的指示》,并在国家法律、法令和有关规定范围内,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为吸引外国客商、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来陕投资,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为了振兴陕西经济,让世界了解陕西,吸引更多的外国客商、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来陕投资,省委、省政府于1984年9月决定,于当年12月上旬在西安举行陕西省第一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治谈会。随后,时任省长李庆伟指示常务副省长张斌具体负责治谈会筹备工作。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第一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治谈会的筹备工作有序地展开。
1984年的西安环城公园
一是举办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陕西省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与洽谈会同时开幕。这个展览展出了全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能源、军工民品、矿产资源、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文物古迹、医药卫生和旅游业等方面的成就和产品,共2874项、2.2万多件,同时还展出了全省10个地市的建设成就,基本反映了陕西省在新中国成立35年来的经济文化建设概貌。这个展览,加深了各国客商、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对陕西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增强了他们来陕投资的兴趣。
二是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为了及时把召开洽谈会的消息传递出去,省政府先后在西安、香港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经济参考》报,香港《大公报》《文汇报》以及省内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分别向国内外发了新闻。《中国经济新闻》用中英两种文字,向国外发了刊有有关洽谈会的综合消息和重点项目的专集。同时,在洽谈会期间,组织中央驻陕新闻机构和地方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大会宣传组,及时报道会议的盛况。
三是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联系,邀请客户参加洽谈会。首先是发动外经、外贸和省级有关部门邀请客户;其次是发动各地市和企事业单位邀请客户;再就是请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以及通过个人关系邀请客户;同时,也通过外国和港澳地区驻京、驻广办事机构邀请客户。
四是对外引进实行省、地、县一起上,各行各业、各部门一起上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待不同所有制单位,如集体、个体单位提出的项目,也同样受到重视。在参加洽谈会的人员构成上,要求既有省级各部门的洽谈班子,也有各地、市的代表团;有领导干部,也有管理干部和各类技术人员。
五是筛选、确定招商洽谈项目。这是开好洽谈会的一项基础工作。省上实行边筹备、边立项,边找客户、边洽谈的办法。一方面发动各部门、各地市和企事业单位提项目;另一方面,由省科协组织了50多名专家教授,深入到10个地市帮助基层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分行业、部门,不分集体、个体,谁有项目都可以提,谁提的项目质量高、准备工作充分,就确定谁的项目。在洽谈会期间,不仅立了项的可以开展洽谈,没有立项但已具备条件的也允许同客商洽谈。
1984年12月1日,陕西省第一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在西安隆重开幕,会期10天。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陕西省省长李庆伟等领导和海内外嘉宾5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这次洽谈会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客商的浓厚兴趣和极大关注。日本、美国、西德、意大利、瑞士、加拿大、瑞典、新加坡、阿根廷、罗马尼亚、荷兰、捷克斯洛伐克、苏联、泰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丹麦、哥伦比亚等25个国家的客商和驻华使节以及部分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935人应邀或闻讯赶来参加大会。这次洽谈会气氛之热烈、成交之活跃、规模之宏大、成果之丰硕,超出原来的预料。洽谈会先后签订合同、协议书、意向书、备忘录263项,总金额16.4亿美元;签订协议书的有50个项目,金额为6.8亿多美元;签订意向书的有69个项目,金额为2亿多美元;签订备忘录的有4项,金额为3627万美元。土畜产品、医药保健品、粮油食品、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出口贸易成交426万美元,机械设备等进口贸易成交600多万美元。
陕西省省长李庆伟在洽谈会闭幕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些项目的成交,对我省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发展旅游事业,进一步开发能源,发展进出口贸易,振兴陕西经济,加快‘四化’建设步伐,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观了“陕西省经济建设成就展览”的客商普遍反映,“没想到陕西有这么多好东西!”日内瓦柯伦多机构总裁祝赛伦先生说:“你们有这么多的大学,有人才。你们的工农业产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你们还有最重要的资源——旅游资源。这使我发现,陕西具有很好的投资环境。”美国加州北岭州立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王益寿教授说:“来西安旅游的外宾很多,你们应该把办展览同外贸、商业、旅游结合起来搞,变成外宾来西安旅游的一个站,在这里既能看展览,又能买东西,还能谈生意。”日本大阪、京都代表团团长三谷春子小姐说:“陕西人民热情友好,诚实聪明,会做生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要向日本经济界朋友宣传陕西,介绍更多的企业家、实业界人土来陕西投资办企业。”
对这次洽谈会,《世界经济导报》转载外电的评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中国内陆举行这样大规模的洽谈会是一种首创。它把中国对外开放的势头引向了富有潜力的腹地,为中国进一步利用外资参与开发整个大西北提供了新的窗口和前景。”
陕西省第一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的成功举办,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深得人心。陕西省是第一次举办大型洽谈会,缺乏经验,加之广交会和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国际洽谈会刚刚结束,外商是否愿意来内地投资?当时还有所担心,而事实证明,洽谈会开幕后,外商十分踊跃,他们对内陆腹地投资也很有兴趣。客商普遍反映,中国决定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深得人心。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以及实行“一国两制”的英明决策,使港澳同胞更加关心祖国建设,愿意来内地投资,兴办企业。我国吸引外资的环境日渐改善,利用外资的法令、法规日臻完备,中外合作的效果越来越显著等,都使外商看到了进行合作的广阔领域和十分可观的前景,从而增强了合作的信心。这次洽谈会期间,来自港澳的客商占客商总数的43%,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金额的67%。这些事实说明,洽谈会所以能取得丰硕的成果,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党中央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方针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这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的成功举办,给陕西的对外开放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