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和发展记忆
2018-12-27口述崔林涛
口述 / 崔林涛
整理 / 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苏维
(崔林涛,1990年8月——2002年1月,历任西安市代市长、市长,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改革开放40 年难忘的历程
我离开西安市已经16年,从省人大退休也10年了。看到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和西安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气象,感到由衷地高兴。我对西安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在西安工作期间亲历过的一个个重要决策的制定,一项项重大工程的实施,一次次重大活动的开展,以及当时广大干部群众热爱西安、艰苦奋进、创业创新的热情,仍然记忆犹新,特别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诞生、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众所周知,“一五”和大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西安布局建设了一大批国防科技工业、装备制造业和一批重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上迁建的民用重点企业和科研单位,为西安植入了很强的科技、人才和现代制造业优势。发挥这些突出优势,把潜在实力转化成经济动能,成为加快西安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旧体制下,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严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横向经济联合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1990年8月,我开始任代市长、市长后,到一些大学和科研单位、军工企业调研,大家普遍反映,发挥科技优势不能只成为一句口号,希望市上拿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解决制约科技成果交易和实现产业化的突出问题,也希望给科技人员创造发挥更大作用的政策平台。市上在研究深化体制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时也认为,必须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一个重点,在科技人才流动、科技成果交易、科技成果转化上实现大的突破。在这件事上,我特别提出了这在西安有特殊意义,必须统一认识,集中全力,下大功夫,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上抓出成效。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突破口,更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组织力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了一次不分隶属关系的千人大会,有科研单位、高校、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参加,我代表市上进行动员,宣布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科技成果交易,展开横向协作联合。这次会议签订了许多合作协议,引起各方面的强烈反响,把大家深藏于体制内寻求新发展的活力激发出来,各方面都表达了强烈愿望,要求推进市场化改革,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途径。西安的科技力量大都集中在高校、以及部委直管的中央企业和科研单位。改革开放初期,人才管理的某些松动和“星期天工程师”现象的出现,一些单位专业人才寻求新的出路,员工队伍很不稳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出台特殊政策鼓励和保护人才合理流动,鼓励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成为当时重要的解围之策和发展大势。就在此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我们便考察了北京中关村刚兴起的科技市场,学习他们的经验,在西安劳动南路建立科技一条街。这条科技一条街的建立,带动了西安科技市场的蓬勃兴起,打破旧体制的束缚,呈现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交易。这在西安和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科技市场的发展,科技街区前店后厂式发展有局限性,已不能适应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客观要求。加速科研成果的就地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就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平台。这个平台要实行特殊政策、高效管理,创造一个孵化、温室效应。我们派人到国内外进行考察调研,很快制定了建设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论证报告和实施方案,派专人到国家科委汇报,得到了国家批准。国家有关部门来西安考察,对我们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西安是全国科技大市,抓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是抓住了发展的关键。我们把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既作为发挥科技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又作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市建设发展的示范区。
2004年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角
当时,市政府制定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界定总面积为16.22平方公里,在城西南郊规划新开发面积为9.94平方公里,其中以糜家桥为中心的核心启动区3.7平方公里,加上东部的碑林园区,建设面积为10平方公里左右。1991年6月14日,时任主管科技工作的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和省市领导一起,在糜家桥的田地里,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奠基。实际上,从3月份开始,高新区就快速启动建设。我组织市政府办公厅及科委和相关部门,抽调专人在产业区一线现场办公指挥,集中精力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工程;调动了三个建筑公司,先启动一批标准厂房建设,随之一批科技企业进入园区,形成了轰轰烈烈地建设局面,新闻媒体称之为“新西安速度”。
放管结合建立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国务院以国发(1991)12号文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规定园区内实行特殊管理,赋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务院文件下达后,我们日夜加班研究,结合以前的筹备工作方案,提出了详尽的实施办法。省委对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非常重视,指出这是全省的大事,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听取我们的汇报。决定在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和领导下,具体实施由西安市委、市政府全盘负责,省委确定成立西安高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小组成员由省市有关部门参加。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赋予的优惠政策的具体措施,把握发展方向和产业重点,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实施中有关突出问题。当时高新开发区在全国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省委要求我们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创出开发区建设新的西安模式。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开发区建设实施方案,批准成立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同时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高新区的管理运行,实行全新的体制和机制。市政府给管理机构充分放权,提出多用市场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实施管理,少用行政手段,减少人为插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开发区建设初期,园区内外的政策不一样,管理体制上的矛盾也很尖锐。我多次在会上讲,我要挡住旧体制伸向开发区的手。进入开发区的企业按照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要求,采取不受传统体制束缚的全新经营运行机制,依照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六自原则”,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我们依照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并由全市十多个委办局研究开列了管理权下放清单,汇集制定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明确了18项配套政策。包括:进区项目审批、基本建设管理、资金信贷和投资管理、税收管理、进出口业务管理、吸引外地企业入区人口管理、劳动工资管理、人事管理、企业管理等规定和办法,入区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认定、业务人员出国简化审批手续、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办法和办理程序、区内进口设备仪器和元器件免征进口税、建立保税仓库等实施办法。在开发区建设管理中,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协调处理重要问题,不包办代替管委会的职能。?我们要求管委会及其职能单位,在办事程序上做到“一栋楼办公,一个窗口对外”,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宽松的管理体制,保证高新区建设的无障碍、快节奏和高效率。我们从西安高校、科研院所、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先后聘用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和管理骨干到高新区任职。我们还要求高新区既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又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准。高新区成立党工委作为市委的派出机构,管理党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一区多园”的园区大格局。随着高新区的快速成长,园区发展横跨多个市辖行政区(县),根据这个实际情况,我们在高新区内为碑林、莲湖、雁塔、新城、长安各规划了一个科技园,加上管委会管理的电子工业园,就形成了“一区多园”的格局,主要向城市西南方向拓展。主体园区外的科技园由高新区管委会和所在区(县)政府双重领导,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及企业的认定、优惠政策的适用由管委会统一掌握。这样既有利于协调管委会和各行政区(县)的关系,又调动了市、区(县)两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我们还先后报经批准设立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个大学科技园,实施高新区的政策管理,促使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西安交大的先进装备制造、西工大的无人机制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微电子技术等成为重要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西安软件园
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成果创新、资本投入是关键。但当时市上财力比较紧张,不可能有大量的财政投入,我们实施了一条“政策扶持、贷款起步、负债经营、滚动发展”,依靠市场搞开发的路子。建区以来,西安高新区建立健全了“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和“城市开发+产业发展”联动的运营发展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推进建立股份制科技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营合作。服务机构推行服务承诺、超时默认等多项服务制度,打造了西部首家“零收费园区”,形成了一整套鼓励支持自主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
西安高新区建设实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到1995年,原规划第一期建设面积已基本建完,开始进行二期建设,扩大到15平方公里左右。1997年左右,又全面启动三期建设工程,发展规模迅速扩大。
建设初期,国家科委和建设部在西安高新区召开了园区建设规划现场会。1994年,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西安高新区召开了全国高新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西安高新区在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孵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产业化项目开发、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及软件开发等都在全国高新区处于领先地位,受到表彰。园区建设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当时西安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基地、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西安的新形象。
不断凝聚园区创新文化。西安高新区的发展,始终坚持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创新成为园区发展不竭的动力,并以此逐渐形成了“创新有为、开放包容、务实担当、追求卓越”的高新区精神,它对促使西安人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发愤图强、追求一流,努力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都有着明显的鼓舞和带动作用。
西安高新区建设发展速度一直很快,年增速都在35%-40%,到2001年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分别达358.2亿元和252.6亿元,年技工贸总收入过千万的企业有267家,过亿元的企业有61家,上市企业有12家。在国家科技部每年一次的评估中,西安高新区综合发展指标一直列全国高新区3-4位;1998年到2001年连续3年拉动西安GDP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2001年西安高新区被列为“十五”期间国家五个重点高新区之一。
2017年,西安高新区实现GDP总值1224.9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72.61亿元,同比增长42.8%,占到全省总量的76%;累计引进央资162.85亿元、国资297.85亿元、民资633.88亿元、外资26.03亿美元,引进重点项目115个,全年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25家,上市企业累计已达到139家,世界500强及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累计超过100家。
西安高新区建设发展在管理体制、科技创新、孵化器建设、成果转化、一系列高端服务业建立、园区规模和园区形象等方面提供了自己的成功经验。我曾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西高新建设发展的情况。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时,《人民日报》以“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为题报道了西高新的经验。
我记得,大约在2013年,科技部一位副部长曾说,如果把国家高新区成立初期作为第一次创业、2001年全国高新技术大会作为第二次创业,那么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第三次创业。2018年,中国高新区建设进入第30个年头,其格局也完成了新一轮洗牌。目前,高新区已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创业,正处在第三次创业之中。据最新公布的情况看,西高新的综合指标名列全国150个高新区第4位,仍然是全省和西安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