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美
2018-12-27
秦岭,在地理版图上,是中国的几何中心,如果把东西走向的秦岭作为横轴,把从内蒙古南下的黄河作为竖轴,华夏文明庞大的坐标系原点华山巍峨耸立在秦岭的中央。在地质版图上,秦岭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西部走上青藏高原,东部直达华北平原,将中华大地“一分为二又缝合为一体。”贾平凹先生在《山本》中,这样描述:“秦岭,统领着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提携着黄河和长江”。在生态版图上,秦岭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不仅是“生物基因库”,更是人类的宝库,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及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生态安全、水安全、文化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秦岭保护进入新时代。
山之美
秦岭山脉横亘在中国版图中央,属于中国的中央造山带。中央造山带由西昆仑造山带、东昆仑造山带、西秦岭造山带、东秦岭造山带和大别山造山带“五大造山带”构成。秦岭是中央造山带地质构造的中央地带,平均海拔2000多米,主峰太白山海拔高度3771米,连接着中国东部和西部、北半部和南半部。高大的山体阻滞冷暖气流的南下北上,是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秦岭也是控制中国南、北水文、植被、生态乃至人文等地理要素的天然界线。
6亿年之前,秦岭区域是一片汪洋大海,华北和华南还是隔海相望的两块陆地。在经历过3次大型的南北方向构造运动挤压、碰撞、拼接之后,于2.7亿年左右,隔海相望的华北和华南通过秦岭板块缝合在一起,牵手于中国的中央。秦岭海洋以推“手风琴”方式关闭,从东向西、从北向南将海水挤出,褶皱隆起成为山脉。从2.7亿年至今,秦岭经历了2次大型的东西方向构造运动的叠加,发生陆内差异升降作用。升高的山体成为山峰,如太白山、华山、嵩山等;断陷的地块成山间盆地,如汉中盆地、安康盆地、镇旬盆地等。这种先后经历两个方向构造运动的现象,张国伟院士称为“立交桥”模式。漫长的构造演化、复杂的构造过程,丰富的岩石种类,秦岭有“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美称。也造就了丰富的钼矿、金矿、铅锌矿、铜矿等资源,成为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
秦岭的气候过渡带特点,太白山表现最为明显。太白南坡:山麓为亚热带,中部为暖温带,再往上依次出现中温带、冷温带,到太白山顶附近便是亚寒带。太白北坡:山麓为暖温带,山中为中温带、以此向上为冷温带、亚寒带。古诗云:“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寒,赤壁黄绿白兰紫,春夏秋冬难分辨。”就是对太白山气候垂直带千变万化的描写。在同一高度秦岭南坡气温明显高于北坡,出现了“山前桃花山后雪”的现象即山南温暖而山北寒冷,唐代诗人刘元载在《早梅》中借助山体两侧的梅花来表现这一差异:“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翠华山
水之美
秦岭是中国的“中央水库”。秦岭既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又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粘结剂。渭河、汉江、 嘉陵江、伊洛河等 80 余条支流发源于秦岭。几千年来,秦岭水持续地浇灌着华夏文明之树,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秦岭之水。无论是过去以长安为帝都的周秦汉隋唐,还是现在的国际化都市——大西安,抑或是“丝路核心经济区”——大关中、陕西,及至现代的首都北京,乃至华北平原,无不以秦岭为水源地。
司马相如《上林赋》以“八水绕长安”来描述汉长安的水生态、水环境和水景观。在这著名的“八水”之中,其中六水,源于秦岭之终南山。现代西安市提出“八水围绕西安”的蓝图,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现代化生态美丽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八水之外秦岭北坡的黑河水、石头河水,秦岭南坡的湑水河、褒河、红岩河水先后被引入西安,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至此,润西安的河流已经达到13条。2018年,西安人口突破千万人,“引汉济渭”工程加紧实施,正在从汉江干流通过“黄金峡水库”、汉江支流子午河“三河口水库”调水入关中。秦岭南坡子午河加入滋润西安的行列,汉江南岸大巴山的支流之水也通过“南水北调”滋润西安,未来滋润西安、关中的秦岭河流将达到17条。
秦岭不但是西安、关中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于秦岭山脉,北上1277km,将清澈的汉江水从“丹江口水库”输送给华北平原,送到北京的团城湖。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城市的缺水问题,成为“中国水塔”。2014年12月12日通水以来,调水入渠量达到150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5310万居民喝上了南水北调之水。在北京,南水北调水占城区日供水量的73%。2018年4月开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沿线受水区生态补水,向天津、河北、河南生态补水 8.68 亿立方米。及时有效缓解了沿线白河、清河、澧河、瀑河、滹沱河、七里河、滏阳河、北拒马河等31条河流“饥渴”状态,涵养了水源,补充地下水,修复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河流生态,使这些区域河流重现生机。
终南山
绿之美
秦岭居中国中央,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南北跨度90多公里,森林覆盖率60%以上,创造了一个北纬32度-35度间的“绿色奇迹”,是中国“中央绿肺”。秦岭聚集了从亚热带与寒温带的植物类型,是青藏高原、西南、华中、华北等多种植物区系的交汇区,也是我国陆地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区系交汇区。秦岭生物物种多样成为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秦岭被确定为17个重要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之一。秦岭面积只有全国的1%多,种子植物197科,1007属,3446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总科数的65.23%、总属数的33.79%、总种数的14.04%。有红豆杉、独叶草、华山新麦草、蕙兰、春兰、大叶杓兰、毛杓兰、紫点杓兰、绿花杓兰、扇脉杓兰、大花杓兰、西藏杓兰、细叶石斛、细茎石斛、铁皮石斛、华西蝴蝶兰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秦岭有各种菌类 270余种;各种苔藓 440 种4 亚种 21 变种 1 变型;各种地衣425 种;各种蕨类 312 种 20 变种 8 变型。
森林中多种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声音等)之间协同作用,通过人的五感(视觉、嗅觉、听觉、触觉以及味觉)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目前森林疗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疗养活动的普及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具有特殊意
金丝猴
生灵之美
秦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气候、茂密的森林与植被、充沛的水资源,为多种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东西承接、南北过渡、四方混杂、相互渗透、种类繁多、别具特色的物种多样性。秦岭因此被称作世界级的“生物基因库”。
秦岭地区共有野生陆栖脊椎动物(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28目112科325属638种,其中兽类143种,属于7目30科91属;鸟类433种,属于17目66科195属;两栖爬行类62种,属于4目16科39属。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白鹳、黑鹳、朱鹮、金雕、白肩雕、中华秋沙鸭、大熊猫、川金丝猴、虎、云豹、豹、羚牛、林麝;两栖爬行类动物77种,大鲵最具代表性,是中国特产最大有尾两栖动物。昆虫资源 3368 种,隶属于 29 目 299 科 1858 属;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被誉为“秦岭四宝”,也是“中国四宝”。
秦岭中陆生自然保护区22处,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5处,森林公园63个。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也是陕西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其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生态功能最完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被誉为生灵栖息的秘境。
朱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