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2018-12-26周芸晖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过程课堂教学

周芸晖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特征之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完善自我认识、实现资源整合的过程,是每个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过程,新课堂中也因之而富有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特征之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完善自我认识、实现资源整合的过程,是每个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过程,新课堂中也因之而富有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愿意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以下是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分组

不当的分组会导致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编排,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性别等将学生分组,这样有助于打破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障碍。

在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注意小组成员编排的科学性。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的组成既要考虑到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情感特征等非智力型的合作基础。定期对小组成员流动,实行动态分组。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不断地有机会了解更多同学的观点,也可以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目的。(2)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

二、激发兴趣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前后内容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就学校老师教学的内容而言,前面的内容往往是后面学习必备的基础,前面没有学好,肯定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因此,学习数学必须遵循从基础学起,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的原则。如果你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那必须把以前欠缺的知识补起来,这一点非常必要。就如同建造高楼大厦,你把根基打好了,才能够在上面建造一层、二层、三层……。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继续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产生求知,强烈的求知欲已经成为一种“自我需要”,这时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重视方法

教师的精心点拨引导,会使合作更围绕中心、更突出主体,会让学生的合作精彩纷呈。学习数学知识,既要重视做题的结果,更要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重结果只会导致模仿、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若遇到陌生题型往往就会束手无策。只有注重解题过程和解题方法的同学,思维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才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而实际上有些同学在学习中,只注重某道题目结果等于几,而不想搞清楚为什么等于几?比如一些图形方面的计算公式,我们不但要记住它,更要理解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采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这样我们才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就算忘记了公式我们可以再推导,再总结出来。我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才能够提高。

四、学生参与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由单纯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找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去。同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榨油厂用500千克大豆,榨出豆油67.5千克,2500千克大豆可榨油多少千克?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路,经过讨论形成了正归一、反归一、倍比、比例解等多种思路。这样在每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或难点处开展合作学习,每个同学既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去探索研究,又可以交头接耳、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在合作中完善、提炼和概括,使学生的个性才能在交流与合作中得到激发,并且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学会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使合作达到最优化。

五、启发创新

数学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较强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迫切要求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数学教学带来无限生机。现在这些设施学校基本上都配备了,不要当成摆设,要创造性地使用,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变抽象为直观,气氛热烈,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效果可想而知。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让学习者完全处于主动的地位,以发展他们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師生关系密切、融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满足与愉悦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使之成为有创造性的人。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之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是我们永远追求的教育目标,给孩子们最大限度的空间,和他们一起快乐、一起收获。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每个教学内容、每个教学环节都适用,也不是只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贯穿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课后。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机智,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把握合适的时机进行合作学习。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共同标准,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敢想、敢做、敢说,与同学一起交流、研讨,实现信息在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才是我们数学教学的共同目的。

参考文献:

[1]段军.数学课堂上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猜你喜欢

数学过程课堂教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