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思考
2018-12-26叶廷德
叶廷德
摘 要:高中物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它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但是它又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因此教师要从这一方面找到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突破口。本文概述了新课标要求下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模式,并且通过研究探索出了高中物理教学的几条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思考
高中物理对于学生的高考以及在以后生活工作中解决生活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其高深的理论知识和繁杂的定律公式记忆以及它枯燥的教学内容,新课标要求高中物理教学要体现有效性原则,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生动有趣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内涵
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高中物理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提出了教学的有效性理论,它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层面:
首先,从理论层面来看,高中物理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最终目的,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以及能力上的提高是衡量这一教学模式的主要指标。具体的就是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要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让学生积极经历科学原理探索的历程,用物理学的思想作指导用物理学的知识为工具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在物理教学各相关方面的能力。
其次,从操作层面来看,也就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它更注重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是衡量它的重要指标。在我们教师中,普遍把教学的实效性看做是在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标教学要求的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操作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应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教学资源的投入,最大可能最高程度的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这其实也就是意味着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如何有机地结合并且互相促进,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充满教学生命力的课堂。
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思考
1.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们的认知规律表现为对任何事物的印象都具有先入为主的特性。学生以往的知识结构能否和新的知识进行顺利衔接,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新课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对于新课程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密切相连又特别具有实践性,因此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导入新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玻意耳定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走上讲台就可以跟学生说: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一个物理游戏。教师利用市场上很普通的儿童玩具火箭,让学生人手一个,可以有效地将这一学习内容进行演绎。而且可以明确地得出结论:封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在被压缩时,如果温度不变,它的体积变小他的压强就会增大。通过这一生动有趣的动手操作,学生对这一定律的记忆一定会非常深刻。
2.尊重学生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证明,学生和学生之间由于基因遗传、家庭教育背景、社会环境影响的不同会产生个性化差异。针对于这种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在充分肯定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采取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上,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要明确总结出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两方面发展中的具体水平和分布状况,要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要明确产生这种个别差异的原因,然后积极寻求统一课堂教学和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具体形式的有效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大纲对教学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两方面的具体要求,从而对学生在教学内容、作业难易程度、单元考核试题、课外辅导方面做出分层次的具体的教学安排。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从而产生成就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观念上从根本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条件,用活泼的竞争氛围、愉快而积极的学习情境、交流探索的协作机制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开阔的思想视界、以及更新颖的创造精神。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应该把课堂教学看成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载体。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动手实践操作,并且通过认真的思考、积极的探索、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竞争激励,形成沟通合作的有效学习模式,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且能够通过实践提高应用这些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小窍门儿、家庭电器的安装与修理、生活中奇妙现象的征集解答和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等融入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动手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它虽然表现出深奥晦涩的理论性,但是它还具有更多的实践应用特征,它的实践应用特征更显示出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課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注重高中物理的有效性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物理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树斌.优化教学策略,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7,(12).
[2]许斌.优化教学策略,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技术物理教学,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