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

2018-12-26况琼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记笔记分支导图

况琼

摘 要:思维导图,所采用的是图文兼具的方法,用一系列的层级图将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描述,建构出跟关键词相互衔接的联系,并通过图像、颜色等形式加深印象,尽可能地将人体左右脑的机能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将思维导图运用于生物的教学上来,希望能够探究出一种新的生物教学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思维导图的特点: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就算是不太重要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导图分支的模式得以展现,具体的内容可以在其他分支上看见,而更多的是展现出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架构图。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生物教学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思维导图做题

生物这门学科虽然从学科性质上看是特殊的“理科中的文科”,但是既然是理科就要和做题相联系,如果光是单纯的记忆,不做相应的联系进行巩固,在考试的时候,知识要点就不能够熟练地应用。因为知识掌握了之后还要懂得如何应用,应用就是做题,特别对一个理科生来说,不做题就是空想,记得再多,考试你也解答不出来。很多同学很讨厌做题,他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题目很长,很多的题型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从心里厌倦,就放弃了这道题。然而任何一道题目的解答,审题都是非常关键的,你必须从题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加以利用。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解答题目很长很复杂的题,并且会是一种新鲜和愉悦的过程。第一步确定主题,通过分析题干,根据题目中已经给出的信息确定思维导图的中心关键词;然后分析题干,梳理题干中已经有的条件,依次画在思维导图的第一个分支里,接着搜索相关知识,把这些与已知条件相关联的知识点统统化成思维导图的第二个分支。在画的过程中专心把与这些已知条件相关联的知识点写出来就可以,不要想着如何得出最后的结果。然后寻找第一个以及分支与第二个一级分支相互关联的部分,并把它化成思维导图的第三个分支。通过第三个分支的绘制过程,你将找到解答这道题目的真正思路。当然思维导图并不是能解答所有的难题,只是通过你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读清题目,化繁为简,帮助你理清你的思路。有利于做题。

二、利用思维导图复习巩固

人的记忆都有个遗忘进程,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知识,你当堂课记住了,课后如果不及时复习,过后就会遗忘,因为你此时的记忆是短时记忆,必须通过反复学习,复习,巩固才能把这些知识变成长期记忆,甚至永久记忆。学生的大脑也不可能是复读机,最好的学生也不可能把老师在 40 分钟内讲的知识全部记下来,所以课后一定要复习。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温故”是指学生对课堂上已学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复习让学生增进对知识要点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抓住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学会熟练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知新”是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对已学知识的再认识,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扩展找到知识要点的外延。开阔新的视野,使知识点得到迁移,从而提升學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三、利用思维导图课前预习

学习就像一次旅行,如果课前不预习,你就不能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把握不了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也就上不去。很多同学普遍的观点认为,复习课都是以前学过的内容,还有什么好预习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复习课对学生而言是学过的内容再一次加深记忆和巩固的过程,如果课前不预习,在课堂上以前学过的知识要点,薄弱的、模糊的、易错的你就不能更好的听教师讲解,课堂听课效率就不高,知识要点的记忆还是以前的水平,没有提升。一个人的注意力的集中点是有极限的,一堂课四十分钟,学生不可能每一份每一秒都很集中精力地听课,课前通过预习,找到专题中自己以前没有学好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和加强记忆和应用,才能有的放矢,达到理想的效果。

预习中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把枯燥的预习变成一种快乐的学习体验,把教材当中需要左脑加工的资料转换成右脑更喜欢的图画,通过对某一个专题的知识点的预习,可以让你了解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合理的抢跑,是争取积极的主动。它更多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科学性。如果我们能够在复习每一专题前都能这样去做,养成良好的习惯,那我们的复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复习质量会大大提高,就会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我们就会永远占有学习的制高点,无往而不胜。

四、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学生在课堂听课的过程中,有些知识要点是课本中没有的,甚至在学生配套的参考资料上也找不到的,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把老师讲的这个知识要点记录下来;还有课本上的知识点是零散的,在对重、难点的知识要点的归纳和掌握的时候也是很有必要通过笔记的方式进行归纳和整理。实话说“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可以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边听边记,实现手脑并用,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听课效率。

传统的记笔记的方式比较繁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可以节省时间,因为你只记相关的词,再把相关的知识用线连上,加以总结归纳,形成醒目的图式、图形,这样很容易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容易复习和记忆。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重点都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出来,这种记笔记的方式能够迅速帮助学生,整理这堂课的教授过程,能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思维性很强的复习方式,在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中,知识要点很清晰地呈现出来,并且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点的掌握很容易。

参考文献:

[1]王菊仙.如何上好生物这一门“副科”[J].教学实践,2013(9):96-97.

[2] 蔡文.思维导图在初中阅读中的应用[D].闽南师范大学,2015.

[3]王兵.上好生物第一课的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5-12.

[4]廖小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1):25.

猜你喜欢

记笔记分支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巧分支与枝
Exercise-induced anaphylaxis with an Ayurvedic drug as cofactor:A case report
一类拟齐次多项式中心的极限环分支
用手写记笔记
害怕
生成分支q-矩阵的零流出性
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