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6王培芳
王培芳
摘 要:生物学科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经由生物知识学习,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植物,了解他们也会正常呼吸,更需要通过能量摄取维持正常的运转。生物学科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而地方文化在当地发展中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本文,笔者将依托初中生物教学,探讨地方文化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文化;初中;生物学科;应用
我国拥有久远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且文化和教育之间密切相连。而地方更具有当地的特色,将其融入到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能强化生物教学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而且能借助灿烂的地方文化改善初中生物教学。
一、将古人哲学引入生物教学
1.关爱自然,尊敬生命。
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相互依赖和制约,理应平等和谐相处。如果人类唯我独大,那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危及生态系统,对大自然和人类自身造成双重危害。为此,生物教师需让学生认识到世间万物皆相依,在讲授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细菌和真菌等课程时,引导学生关爱并敬重大自然。
例如,千里莺啼绿映红、风吹草地见牛羊等耳熟能详的诗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然而,若人类肆意放牧,盲目捕捉莺,大量猎杀白鹭,则会破坏生态平衡。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则会让学生认识到生物自身的价值,他们会更加爱护大自然,与其和諧相处。
2.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生物教学中,生物多样性内容是关键点,此部分教学可引入文化多样性,通过文化多样性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文化是社会活动的产物,民间文化依托民众生产和生活而生,而贵州历史文化悠久,且丰富多彩,主要有沙滩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土司文化、建筑文化、诗乡文化、杂技文化、辣椒文化、茶文化等。经过时间的推移,多种文化相生相依,共同发展,由此奠定了地方文化的根基,创造了灿烂绚丽的现代社会。教师通过这一引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栖息环境,爱护广大生物。另外,借助文化多样性来引导学生,既要关注人类,也要重视整个生物圈,实现和谐共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缔造出怡然自得的生存环境。
二、借助传统文化故事,巧设疑问
1.故事切入,借物言态。
在讲授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节内容时,因教科书引入绿毛糨糊治伤口发炎的故事,为此,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绿毛糨糊可预防伤口发炎,而没长绿毛的却没有此功效。这样通过反思,可以让学生对抗生素产生兴趣,并形成深刻的认识。
2.故事搭建框架,激活思维。
在讲授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节内容时,可叙述孟德尔的故事,他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最终得出遗传的基本规律。利用故事搭建框架,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哪项科学成果,都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的钻研精神、严谨求真的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
例如,讲授生物的变异内容时,可引入诗仙李白的故事。众所周知,李白的诗都是在酒的作用下产生的,而他的儿女,都有不同程度的弱智表现,其小儿子还在很小便夭折了,引导学生讨论这一问题是否与李白酗酒有关。然后再通过陶渊明儿子的故事,进一步说明。陶渊明的五个儿子,也都有弱智表现,还有一个都不能认清十以内数字。这位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甚至到过世也不清楚孩子弱智是和酗酒有关。
这两个故事较为相似,都是饮酒过度引发的,因喝酒过度,使得精子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引发孩子的弱智。上述故事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变异内容,最终经由讨论分析,得到问题答案。
三、借助诗词、成语,构建情境
1.适当引用,明确重难点。
诗词、成语等语境优美,且朗朗上口。利用诗词、成语开展生物教学可让学生明确重难点,引起共鸣,加深记忆。
例如,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揭露了动物自身保护色在大自然的斗争中所发挥的保护作用。另外,学生大多也不易理解生物对外界刺激形成的反应内容,通常认为这是动物独有的,但含羞草在被碰触时也会做出一定的反应,却具有被动性。
2.利用诗词总结,设置悬念。
一堂精彩的生物课程,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而且应有圆满的结尾。利用诗词进行总结,可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感,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讲授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内容时,可通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进行总结,揭露细菌和真菌于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分解者的作用。通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对绿色植物所进行的水循环进行总结。基于此,再让学生剖析上述诗句中隐藏的道理,此种教学不仅能活跃学生思维,而且能加深学生的认识,强化新知的吸收效果,提升学习成效。
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引入地方文化,可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深化学科认知,使他们既能获得生物学知识,还能明确地方文化和生物学科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体会文化的精髓,培养传统文化情怀,推动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体发展,增强生物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梁伟铭.传统文化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11):91-93.
[2]李晓宇.中学生物学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的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7.
[3]王金花.地方课程资源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6(4):83-84.
[4]李智峰,周娉.地方生物资源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