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018-12-26陆红梅
陆红梅
摘 要: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格理想道德,向往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初中语文教材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初中阶段又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初中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大责任。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的人文底蕴,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人文精神;课程标准;文本;阅读教学;作文教学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对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至关重要。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一、努力挖掘文本的人文底蕴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教材上的许多课文都有着独特的人文底蕴。教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塑造完美人性的重要而有效的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厚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初中语文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编排方式,努力把課程标准的思路、理念、教育思想以适合孩子的方式,生动活泼地表现在教材的每一个角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在部编本教材中,笔者发现,许多经典课文又回来了,教材大量选编名家名篇,体裁、题材、风格多样,人文内涵丰厚。教材文本所蕴涵的人文因素,需要靠教师用心去发掘。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水平。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水平。
二、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品味经典文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经典文篇是从古今中外文化典籍中选出来的世界和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文学作品。通过品味经典文篇,学生将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经典文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沉浸其中,对文本加以内化,注意记诵和积累,让这些经典文篇成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诸葛亮的《诫子书》一文,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细心品味文章所阐述的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还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结尾更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引导学生细心品读这些内容,势必会在学生心里种下“宁静”、“淡泊”的种子,让学生明白立志、惜时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想人格的塑造。
2.充分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话,最终带着教材与教师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在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架起了一条通道。如:在小说《植树的牧羊人》中,“我”为什么会对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学生要回答出这个问题,需要对小说的情节作出综合的思考和判断。
教师应保障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时间,有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才能独立、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下一步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对话。
三、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文是一项非常富有人文精神的活动,如果把写作文的过程作为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表达内心感受的过程,那么学生不仅在学作文,也是在学做人。作文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某师范大学附中的王老师曾设计了这样一堂作文课:先发给每人一张纸,写上姓名,然后要大家在纸上写好“爸爸、妈妈”。当时全班哄堂大笑,继而莫名其妙。这时老师要求:“请把他们的生日准确地写出来!”一时间,很多同学愣住了,他们为写不出与相之相处十来年的父母的生日而惶惑。当场交上来的纸条中,有27张是空白,已写出的也有的注明“可能是”、“好像是”。随即,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两道作文题:《我为什么没记住父母的生日》、《我是怎样记住父母生日的》(两题选一)。这次作文非常成功,许多学生反思了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不少人深感自责与悔悟。此后,许多学生都主动与父母沟通,帮父母干家务,或给予父母其它形式的关心。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得让学生有机会表现人文精神,而作文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有时候,我们花了许多时间讲道理,却没有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一些为人的基本情感。比如爱、同情、尊重、宽容。在语文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文精神,要给学生提供关心人的机会。只有当一个人主动去关心别人时,他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体会别人的感受,形成对别人的爱、同情与宽容的情感。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用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学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好底子。以上是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谈了浅薄的认识,很多细致具体的手段策略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继续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