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化提高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
2018-12-26史慧
史慧
摘 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理念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国民素质,并且促进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优化。而将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中职语文学前教学中,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优化,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语文教学信息化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从当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现状出发,提出语文学习兴趣现代信息化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学生;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近年来,受国际经融市场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我国逐渐进入到信息管理时代,而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性课程,语文教学课程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社会日常紧密相连,并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作用。但從当前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来看,绝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严重欠缺,学前教育专业很难真正展开高效率的语文课程教学活动,长此以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大地负面影响。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对学前教育语文的学习兴趣,对于中职学校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
一、利用信息化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1.有助于推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进程。
中职学生学前教育课程必须始终以素质教育为基准,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中职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符合当前我国学生素质教学基本理念,确保学生兴趣挖掘具有现实意义[1]。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对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进行创新优化,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质量,深入挖掘学生的知识求知欲与探索创新欲,这不仅是传统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需求,更是学校素质教育变革的要求。
2.促使学生产生自主能动意识。
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是以自我主观意识为导向,展开的知识技能探求行为,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通常需要借助主观意识倾向来得到有效激发。兴趣不仅是自我喜好等意识情绪的有效表达,并且是学生进行学前教育素养意识能力培养的关键,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意识环境。
3.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
中职学生选前教育专业语文兴趣的培养,能够实现学校教育理念的现代化转变,促使中职教师更深入的探寻先进的学前教育专业思维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理论知识等有更全面系统的理解。而对中职教师语文教育理念转变的重视,能改变传统的被动型教育模式,降低学生对语文课程方式的抵触心理。
二、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现状
1.教育体制具有滞后性。
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影响,我国教育体制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课程教学存在严重的“填鸭式”教学,绝大部分中职院校均是由于中考失利而不得不选择中职学校,这就导致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较低,部分学生对学习具有抗拒性,这种低水准的准幼儿园教师,本身就不具备良好是语文基础素养,更遑论教育好下一代。
2.教学模式单一乏味。
受教育资源与社会扶持力度等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多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仍旧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语文基础教学也还是以生字段落与中心思想等的讲解为主,严重欠缺针对的语文课外知识延伸性学习,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作用,学生无法真正体会语文学习的魅力与兴趣。
3.教师综合素质严重欠缺。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当前绝大部分中职语文教师思想过于固化,不能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来进行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在日常教学中仍旧是照本宣科,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高效的传递课程教学中的科学人文理念,且师生之间并没有建立较为良好的沟通桥梁,导致学生对语文基础学习缺乏兴趣性,对语文学习逐渐产生厌烦心理[2]。
三、利用信息化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对策
1.教育导入机制多样化。
首先,利用音乐导入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从音乐中体会语文学习内容的情感内涵,利用与课程内容思想内涵表达类似的歌曲来导入新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渐克服对语文学习的抵触与抗拒心理,提高课题学习的效率。其次,采用故事导入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融入各种趣味性故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课程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最后,采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巧思构想的设置适宜问题,通常采用情境导入、视频导入等方法,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与目的等进行及时调整改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教学模式更为多样化,教师在语文实践教学中应该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有效转变。多媒体技术是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语文学习中的最直观高效的应用,可以采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将课堂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以视觉与听觉上的强烈刺激,让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思路进行主动性思考。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信息软件,开展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如对于各种故事性较强的中职语文课程,可以记住情境再现方式,利用短片或视频等形式将故事情节进行连续性生动展示,并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求进行进度调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3]。
3.开辟语文课外学习新模式。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促使中职语文教学进行课堂的优化创新,而语文教学课外学习模式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第二课堂,能够进一步促进中职学前语文教学的全面系统发展,有助于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点,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前语文基础知识实际水平,推荐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的针对性课外读物,如具有正向能量的期刊文献等;鼓励学生进行散文、故事等写作,并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改指导,将优秀作品向报纸、杂志社等进行推荐;举办影视作品欣赏、诗歌朗诵比赛等,实现语文课外学习的多样化;让学生到幼儿园等进行参观访问,并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写调研报告等,帮助学生更好进行学前教育发展职业规划。
综上所述,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中职院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对增强中职学生的学前语文基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对学前语文教学的内容、方式等进行优化创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生动有效的中职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苗伟.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J].职业,2017(21):107-108.
[2]王彦飞.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现代化,2017,4(38):223-224.
[3]周冠祥.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教与学变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6(18):43-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