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2018-12-26王约翰
王约翰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慢慢开始改革。因此,当前我国的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许多的弊端,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所以,对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刻不容缓。通过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有效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弊端。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可以体会图文并茂,声与色的视觉体验,由容易到困难,由简单到复杂,慢慢导入新课,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语文老师要讲解的内容广泛,知识内容难度大,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我国所有的初中语文老师,必须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然后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进行改进与创新。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逐个解决,不能一蹴而就。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改革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1.教学形式单调。
在目前大部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的初中语文课堂仍然是通过老师利用粉笔黑板进行十分单调的填鸭式讲解的传统模式教学。由此得知,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了只是老师整堂课自己讲课,学生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就导致了老师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传统填鸭式语文教学,会让陷入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的学习语文的困境。因为初中生的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的意识薄弱,很难养成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良好习惯,容易经不住外界环境的诱惑,特别容易受新鲜事情所吸引,分散注意力。然而单一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吸引初中生的兴趣,更不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对语文课堂知识的学习毫无趣味,这就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2.课堂教学互动少。
众所周知,优秀的一堂语文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可以带动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学习语文。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联系,还要保持师生之间的频繁互动。教学一词表达的意思就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两者不可割裂,缺一不可。一堂课的好坏取决于学生与老师,目前传统语文课堂,上课气氛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太少,不利于老师进行教学和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
1.改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每个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每个学校之间有着高低不同。从而要求每个学校在选择语文教材中,应该根据学校的初中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材,这样才能很好的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层次分阶段分时期对学生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复习与巩固,夯实语文知识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得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改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讲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老师的课堂进度安排需要合理,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讲练结合,慢慢引导,训练难度层次区分明显。语文老师必须对自己的板书设计清晰合理,在课堂教学中留有时间让学生对教材进行思考和讨论时间,发表自己的看法,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一位语文老师的幽默语文容易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增强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愉悦幽默的语文课堂氛围中快乐地学习语文。
2.丰富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融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需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还可以运用学校的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课件多形式多样化,以此来学习语文课堂内容,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开展课堂教學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课堂的灵活性,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不在局限在黑板与粉笔上,增加师生互动次数,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适当地给学生播放视频和音频。这种课堂教学形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视频或者音频或者图片中插入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增强语文课堂趣味性,慢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语文老师在讲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可以在自己的课件中展示不同类型的背影图片和一首父亲的歌曲,过后再让学生畅所欲言讲讲自己印象中的父亲背影形象。
3.创新教学内容,互动次数增加。
每个初中语文老师在讲解一篇新课时,都会根据文本内容合理地导入,慢慢带领学生进入教材和课堂情景中。在《黄山记》一文时,在课件中添加许多与黄山有关的图片同时提问去过黄山旅游的学生让他们自由发言,带领其他学生一同走进黄山,去领略黄山的风景。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进入课堂内容学习,增加对文本的印象。增加课堂互动次数,营造幽默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初中语文老师可以创设小游戏环节,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三、结语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与完善,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更加生动形象地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映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2).
[2]范红涛.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