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

2018-12-26杨永国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个性化情感

杨永国

摘 要: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教师较易把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结合教师自己的个性特点,运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教学。这样既能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又能在教学实践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情感教育

本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以来,一直工作在乡村中学的第一战线。面对乡村中学资金短缺,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手段单一,学生视野普遍狭窄,语文素养较低等现状,乡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要在这“狭路”中劈出一道亮丽的风景,就必然要更新教育观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师本身特有的个性特征及个性化的教学来吸引学生,感化学生。

如何才能使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得到充分体现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简要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各位同仁商酌批评。

一、情感教育要富有个性

富有个性化的情感教育就是教师运用独具特色的真情实感来感染教育学生。情感教育原本就是一个双方互动的活动,它不能单独的付在文本中,它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是文本走向生活的桥梁,是师生教与学的融合点。

例如,《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作者抓住父亲艰难爬越车站月台时的“背影”,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课文朴实感人,众多教师授课时注重讲解车站送别时的精彩片段,抓住父亲朴实的几句话,推敲出父亲深挚的情感。如此一番课文就讲完了,稍有点新意的教师就让学生写一写父亲的背影,算是知识反馈或是知识拓展。总而言之,教师认真讲完了,学生努力写完了,讲练结合的一堂完整的课结束了。试问我们的语文教师,这样一篇有关父子情深的具备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经典之作,我们的教师教下来心中是否掀起几多涟漪?我们的学生是否知道你心中的体验?教师又是否知道学生心中又有几多感悟呢?如此为说教而说教的空头口号,加上学生那干干瘪瘪的几纸行文又怎能让我们的语文课活起来呢?我那时讲到动情之处,很坦然的将自己小时候因不懂事被父亲打过一巴掌,对父亲恨之至深,后因学习远离父母,寒暑假回家常因车误时或是贪玩而不能准时到家,父亲常是担忧而整夜不眠,但从不言于表,总是母亲偷偷告诉我,以及参加工作后每每评优评先受奖时,父亲那憨厚朴实的笑态等实情拿来与同学们交流。同学们被老师的真情所打动,很自然的讲起了自己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却蕴涵着深厚父爱的小事:寒冬里父亲送来的一件衣服,饭碗里父亲夹进的一块肉,做错事后父亲那严厉的眼神等等。这种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使课文从文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心灵,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课后学生莫仁平还颇有感触的说:“老师,这堂课太感人了,都讲到我心里去了!”是的,要讲到学生心里去,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用情感与学生平等交流和沟通。

二、教学设计要富有个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敢于打破字词句篇的传统教学模式,创设出富有新意又具有个性的特色的教学设计,用来吸引学生,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吾家有女初长成》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散文。文章以其特有的家庭温情,平易的语言,生动的词汇及明晰的中心深受学生的喜爱。课文的教学难度不大,重在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为打破常规,本文的教学设计紧扣本人的个性特征而展开。课文导入首先由教师手捧一盆盛开的鲜花面带微笑的走上讲台。这一设计新颖独特,符合本人活泼好动,喜欢修剪花草,喜欢创设一些人无我有,人有我深的性格特征。这一奇异的创举让教室一下子就活了起来,同学们都用兴奋的眼神期待着故事的发展。所以说,同是一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能让我们的语文课起到意想不到教学效果。它不仅能够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的语文课才是上出了韵味,上出了生活气息、人文气息的高质量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教师才是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我们众多的教育名家不也正是由此起步的吗?请拿出你的个性来吧,设计出你所需要的教学设计,为了你也为了我们的孩子!

三、课堂语言要富有个性

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其教学语言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我们的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其课堂语言就应当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严密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为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富有个性化。

教师的性格千差万别,教师的语言就应该各有千秋。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教师其语言一般较幽默风趣;宁静淡薄,性格较为沉稳的教师其语言一般较舒缓稳重;性情急躁,办事雷厉风行的教师其语言一般较激越高亢,且语速较快。无论你属于哪一种,其语言都应当具有自己的個性,都应当在自己的个性中扬长避短,用自己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载着文本优美的内容,载着教师丰富的情感徜徉于我们的语文世界里,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记得我刚上大一的时候,教我们现当代文学的是一位相貌欠佳的中年女教师。刚见到她的时候,同学们是暗地摇头,情绪直线下降不想听她的课。没想到老师一开口就是一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尤其是她对当代文学中作家作品的精辟分析,以及对作品声情并茂的朗诵无不让我们为之折服。没有吹嘘,没有炫耀,她的宁静高雅如一束幽香的兰花,她那圆润深情又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如一支清远的笛引领着我们在当代文学的殿堂里遨游。我们惊叹于她的学识,我们更仰慕她那独具魅力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她凭她个性化的语言风采赢得了我们无上的崇敬。事实证明,教师的课堂语言富有个性化如一朵常开不败的夺目奇葩,她能给我们的语文课增添无穷的韵味。

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能探讨的应当还有很多,笔者在这里仅是做了一点简单的尝试。愿诸位同仁在语文教学中能大胆的亮出自己的个性,找到一条适合于自己的教学之路,给这道亮丽的风景增添光彩。

参考文献:

[1]池清.素质教育理念下语文教材建设浅探[J].长沙大学学报,2005,(04).

猜你喜欢

语文课个性化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情感移植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