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与日常生活相融合
2018-12-26李辉
李辉
摘 要: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所暗藏的内涵和思想异常丰富。语文是一门充满灵性与诗气的学科。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当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初中生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学校注重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学生为了分数而死读书。要想解决这一类问题,就必须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为语文是大家的母语,语文和大家息息相关,甚至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让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融合,从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与生活天地融为一体。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
一、语文与生活
语文阅读融入生活就是指老师在讲解语文知识和强化训练语文能力时,将教材中所呈现的语文知识与初中生从生活中发现与教材知识一样的现象相结合。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与生活有关的丰富内涵,将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并通过创设一些师生互动环节表现出来,自然而然地将课堂知识传输给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环节,活跃课堂氛围,悄无声息地注入一些多样化的内容,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课堂知识。从语文的角度來说,它是阅读;从生活的角度来说,它是生活的反应,是思维的产物。
二、多样化导入,学生参与生活
因为初中语文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初中生,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将生活中的一些语文现象融入到阅读素材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老师多形式的课前导入可以根据生活话题引入新课知识,让同学联系身边有趣的事件发表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展现自己。
不同的年级不一样的导入,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我们根据他们的特征采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让他们接受新知识。这种导入方式有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大部分初中语文老师惯用的方法就是用视频和图片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自然而然地讲解语文阅读。初二年级语文老师在初一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搜索资料,上课进行自我展示,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时间。这种设置悬念的方法符合初二学生的好奇心,能够让他们主动学习。然而初三年级的语文老师的目标就是开阔学生的眼界,将一些重要事件和典型人物,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引入新课,恰当补充一下课外知识,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爱好,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思维能力,让语文阅读教学氛围更浓厚。
三、逼真教学,学生体验生活
老师设置阅读教学中的不同情境,想方设法地采用不同形式的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一个优秀教师的责任是在带领学生体验生活的同时,把学生引入文本深处去探寻真谛。
1.来于生活,归于生活。
例如上高尔基的《海燕》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激情,采用幻灯片插入相关画面:苍茫的大海、狂风卷着乌云、闪电雷鸣、海鸥呻吟、海燕高傲的飞翔、暴风雨即将降临。让学生身临其境,把整个身心投入于其中,仿佛自己就在其中!让学生感受波涛汹涌的大海、闪电雷鸣的天空、高傲飞翔的海燕……同时,让学生倾心于课文,各自发挥想象,然后抒发自己的感慨;让学生体会海燕的勇敢、精神及伟大,震撼于高尔基豪笔之下!
2.以表演的形式开启阅读之门。
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用动作和语言来展现课文中的人物形,表演无疑要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把课文本中抽象、无态的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当初中语文老师讲解《威尼斯商人》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去扮演其中的各个人物。学生通过自身扮演课本中的人物感受到他们的性格特征,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也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
四、教学方法多样,学生再现生活
1.反客为主的方式。
当讲解《童趣》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讲讲自己身上发生的有趣事件,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种形式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趣事。在讲解《羚羊木雕》时,提出一个假设:假设学生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想法不但与文章中的主角产生共鸣,而且还与现实生活有些密切联系。
2.人物采访的方式。
设计一个人物访谈,引导学生主动去揣测文中人物的特点,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生活的艰辛,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透过教材中人物的采访,还可以真实反应主角的内心写照。发现主人公的潜台词,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这种方式阅读教学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结语
语文阅读教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老师将生活中的诸多元素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让语文阅读课堂与教材文本的虚拟世界紧密相连,有利于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做到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感受语文。
参考文献:
[1]肖存娟,陈树生.创设“生活化”的语文阅读教学[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02):120-123.
[2]商晶.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