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业务合规转型再获政策推力
2018-12-26
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正在渐次落地。7月20日,《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 (以下简称“执行通知”)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公布。
总体来看,执行通知和办法与此前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去通道、去嵌套、控制杠杆水平等基本原则一脉相承,体现了积极稳妥推进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政策意图,有利J细化银行理财监管要求,稳定市场预期,进一步推动行业合规转型,加大主动管理能力建设。
作为资产管理业务的中流砥柱,银行理财业务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攀升,总体体量已逾30万亿元。
银行理财业务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然而,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很大程度上作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品而存在,隐性担保、刚性兑付、期限错配等问题尤为突出。
对此,资管新规已经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至2020年底的过渡期内打破刚陛兑付。办法与资管新划保持一致,要求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通过净值波动及时反映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征清楚知晓风险的基础上自担风险。
事实上,白4月27闩资管新规落地,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合规转型,包括减少保本理财产品发行、加大净值型产品研发力度等。
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来自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达16万亿元,占所有理财产品的资金余额首次超过一半。
对照资管新规,此次發布的配套细则中有儿个细节变化值得关注。
首先,明确公募资管产品可投资非标。根据资管新规,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巾企业股权。市场一度解读为公募资管产品不可投资非标。办法对非标投资的要求延续资管新规;执行通知则进一步对“公募资产管理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上市交易的股票”进行了说明,明确公募产品可以适当投资非标,但也要满足资管新规对非标投资在期限匹配、限额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非标收缩压力,防止突击压降产品规模,加剧资产价格波动,从而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其次,明确老产品可有条件投资新资产。办法要求在过渡期内,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未到期资产,但应控制存量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执行通知明确在过渡期内,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优先满足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续建项㈠以及巾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但老产品的整体规模应当控制在资管新规发布前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内,且所投资新资产的到期日不得晚于2020年底。整体而言,这有利于为新产品发行创造有利环境,明晰老产品投资范围,确保新旧交替过程巾产品能够顺利发行,增加实体经济融资来源。
再次,降低理财产品购买门槛。办法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单只私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这有助于提高理财在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相对吸引力,扩大银行理财客户范围,吸引资金流入理财资金池,缓解商业银行的负债端压力。同时,有利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普惠化,使更多普通投资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可以预见,随着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的相继落地实施,资管行业以往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将向精耕细作的“真资管”模式转型。业内人士坦言,“真资管”的经营模式实质是对过往资产管理行业三大基础痛点——缺乏统一规制、缺乏有效需求、缺乏有效供给的矫正和解决,但转型发展之路注定艰难。
对于银行而言,在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理财业务的竞争将不再仪限「收益水平,更需要住客户需求挖掘、产品线规划、投研能力建设等方而练好基本功。特别是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客户特点井结合自身优势,制定符合自身理财业务发展的可行策略,进而打造差异化的银行理财发展之路。
具体来说,对于理财发展程度较高的银行而言,要丰富产品池,打造净值型产品体系,培养自身的财富管理品牌,提高市场影响力。在具体的产品设计方而,可通过设计类货币基金的现金管理产品、类债券基金的净值化产品逐步实现净值化转型。后期,随着投资者对净值化产品接受程度的提升,可逐步推出高风险、高波动的净值产品,将具有“类存款”性质的理财产品与真正的资管产品区分开来。
对于理财发展程度偏低的中小银行而言,除代销业务外,应加快主动投资管理团队的建设,逐渐向主动管理转型。住具体的产品设计方而,应先注重中低风险、低门槛理财产品的研发,满足主流客户的理财需求。同时,为使客户逐步接受净值化产品,可通过不同的产品期限或收益结构进行引导,并对不同客群采取差异化策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