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文化管理制度的演变脉络
2018-12-26魏鹏举
魏鹏举
【關键词】文化市场 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生产力解放运动,因为它不仅仅是一般市场经济意义上的生产力解放,也是中华工商业文明传承发展意义上的文化生产力解放。市场环境改善了,社会需求释放了,发展活力进发了,在短短的40年间,中国从短缺经济状态一跃而进入丰裕社会,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从制度供给层面保障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化市场的繁荣兴盛
毫无疑问,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两种供给侧的力量,一个是制度,一个是资本。从改革开放的语境来看,中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制度性建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承认市场在文化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对之进行积极规制,二是通过文化体制改革重塑文化事业与产业主体。由于文化的特殊性,中国的文化市场的现代性指涉显得更为复杂和隐晦。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布局的指导下,国有资本在文化市场准入方面具有优先性和便利性,民营资本与境外资本则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在某些文化领域具有或部分具有准入资格。也就是说,中国现代文化市场并非一般现代市场,而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的特定文化市场。
从计划经济体制调整为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伟大应用。计划经济使中国商品严重短缺,不仅严重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危及到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当经济发展的道路阻塞不通,文化生态严重失衡,选择改革,这是当代中国之幸,是人民之福。改革开放的经验说明,以中国的国情而言,主动的制度调整与优化,显然比经济或文化的自发调节效用更直接、更显著。由于有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深刻教训,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制度探索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灵活性和寻求复兴的超越性,两种力量共同谱写着改革开放的制度体系和发展蓝图。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方面,我国的文化建设尊重实践,制度随行,规范发展。具体来看,文化市场活动的实践推动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拉动是中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构的双轮驱动。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制度供给层面保障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化市场的繁荣兴盛。
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中国文化市场的形成及文化管理体制的适应性调整
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文化尤为活跃的一个特殊时期,呈现出改革开放的狂欢式景观。改革激发了新思路新观念,开放包容了各式各样的外来思潮。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乃至娱乐需求逐渐增长,顺势而为则增益兴利,压制封堵则泛滥为害。按照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需求客观存在,就要进行积极管理,重点还是要进行供给侧的优化和升级。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市场的实际形成及文化管理体制的适应性调整。一旦商品经济得到政府的肯定,人们压抑许久的市场需求与商业利益驱动就会一起喷薄而出。当然,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暂时不能适应这种商业化的快速发展势头的时候,各式各样非常态的供给方式就会纷纷涌现,比如走私、盗版、伪劣等现象就会大量出现。客观上,走私、盗版乃至伪劣的文化商品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饥不择食的繁荣中的低成本快餐,让曾经长期处于匮乏的人们有了可以胡乱填饱肚子的机会与快感。相对滞后的政府管理,给了当时尚处于发育期的文化市场一个自由成长的宽容期。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化市场成长发育期,政府的管理导向总体上是少干涉和适度监管。比如对于当时社会的“舞会热”,1978年2月,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正式解除对于营业性舞会的禁令,不仅进一步承认并保护了商业化的娱乐活动,也使得娱乐文化市场逐步纳入合法合规的管理与发展轨道上。随后在文化市场不断发展繁荣的进程中,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逐步完善。
随着文化市场实践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较为彻底的、符合现代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化改革思路逐渐形成
在社会自发的文化市场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体制内的文化机构的市场运营也得到许可,特殊的一体双性乃至分类改革的“双轨制”文化市场主体改革探索推动了文化市场的全面繁荣,为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积累了经验。
模仿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我国在文化单位推行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以解决“统得过死”“吃大锅饭”等体制带来的弊端。同时实行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改革措施,并对文化单位实行“双轨制”改革。有了这些制度的支持,作为事业单位的新闻传媒、文化艺术等部门开始了探索市场化的发展历程,在体制不发生变革的情况下,通过机制的灵活安排,准市场主体遽然出世,具有典型中国改革特征的文化市场大发展格局一下子被打开了。随着文化市场实践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较为彻底的、符合现代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化改革思路逐渐形成。在1988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意见》和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实行“双轨制”的具体改革意见,即一轨为国家扶持的少数全民所有制院团,另一轨为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团体。
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部署名的文化市场的概念,同时明确了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任务、原则和方针。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其管理范围限定在文化演艺等小文化领域,但这无疑是中国全国性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建设的标志性事件。2003年6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开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2004年8月31日,《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意见》下发。文件就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总体要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组建方式和职能范围等作出全面部署和具体规定,标志着文化领域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正式进入规范操作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尤为重视文化建设,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将文化体制改革推向纵深,加强了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也要与时俱进,全面落实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构建更加完备的行业组织体系,以更好地丰富民众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注: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招标课题“中国特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VSJ08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新华网,2017年5月11日。
责编/王妍卓 牛牧瑶(见习)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