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时间
2018-12-26
完成一个任务就吃掉一个番茄——番茄时间管理法 康小仙
在众多的时间管理法则中,有一种极其简单易上手的方法被很多人推广使用,这就是“番茄时间管理法”。
番茄,也就是西红柿,它和时间管理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究竟为什么会联系在一起?其实是因为“番茄时间管理法”的创始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所用的定时器的形状像一个番茄,原因就这么简单……所以这个方法也叫“番茄钟”。
什么是番茄钟?简单来说就是,你先要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第一个表格,在这里,我仅公开了我的4项计划,都是小计划,不大。计划设定小一点、具体一点比较好操作,大计划容易让人无从下手,望而却步。计划制定好了,就设置第一个25分钟的定时器。现在有很多番茄钟的Ap0,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嘀嗒番茄钟”,它有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的定时器,有属于你个人的统计表格,可以帮你找出最佳专注时段,有待办清单,让你的专注事半功倍,还有排行榜,可以跟所有使用者攀比谁更认真……哇,好正能量的攀比,非常符合本期“不迷茫”栏目的“正面攀比”。
设置好第一个番茄钟后,这期间你要禁止刷00、微博、微信、抖音等,全身心投入到这一件事情上,最好将能干扰到自己的东西都放在自己无法伸手就拿到的位置,有必要时,还可以戴上隔音耳机,然后尽情地投入到这25分钟里。
当然,所有事都不会这么称心如意。比如,每当我开始“吃”我的番茄钟的时候,就会突然想起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啊,还没有给招财和来福铲屎。”
“对了,要给招财和来福喂点水喝。”
“怎么突然想上厕所了?”
“突然贼想喝点可乐!”
“嘤嘤嘤嘤嘤嘤,想吃鸡腿!”
我快要控制不住自己了!可番茄钟开始了,便不能停止,一旦中间去做了别的事情,这个钟就要作废!不要问为什么,这就是游戏规则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第二个表格。
我无耻地、撕心裂肺地想要开小差,可是不行!番茄钟不允许,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把想要做的事情放在“计划外的事项”里,等一个番茄钟结束后,再去尽情地开小差吧。
其实,这些手段都是为了能够让人专心致志地学习或者工作25分钟。当时间到了,无论做没做完手头的工作,都麻溜地赶紧去休息。休息是为了让大脑在接下来的番茄钟里高效地工作,所以一定要去把这5分钟给玩掉!去大口地喝个可乐,去大口地啃个鸡腿,再温柔地撸一撸猫……
完成了一个番茄钟,便要在表格里打个“√”。一般一个计划事项要两三个番茄钟才能搞定,比如这篇稿子,我一个番茄钟是绝对搞不定的!
在这两个表格中,大家可以看到,计划表里,我会把一个大计划分成几个小计划来完成。而在计划外的事项里,我会把几件小事情合并成在一起来完成。
原理很简单,不过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时间,节省时间。当吃掉4个番茄的时候,就要来个课间大休息,15分钟到30分钟,任选!
一般,我会花一个番茄钟来列计划、制作表格。完成一项计划的时候,大手一挥,立马划掉事项,这种破坏的滋味相当爽快,也超级有成就感!一天下来,表格就会变成下面的樣子:
自己一天做了什么事情,表格非常清晰地展现了。不过,我们还需要做个总结,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第三个表格。
最后的总结以及分析,为一天的工作、学习划上句号,而这个表格也能够让自己知道,这一天到底干了多少事情,能够干多少事情。番茄工作法的意义便是,提升效率以及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好多人都过得浑浑噩噩,也没啥计划,如果你也有这种困惑,或者你想提高自己的效率,那就试试番茄工作法,当吃掉一个又一个番茄的时候,你的日子就是充实的。尤其对于我这样的拖延症晚期患者来说,截稿日之前完稿简直是喜大普奔。各位别学我,我是个反面教材!
让我们再梳理一次番茄工作的游戏规则
●一个番茄钟为30分钟,25分钟工作时间,5分钟休息时间。
●每4个番茄钟后,要课间大休息一次,时间为15到30分钟。
●番茄钟不可以分割,定死了就是30分钟,没有一半的概念。
●一旦开始一个番茄钟,就要坚持到底。没到时间,不能结束。如果开小差去了,那这个钟就愉快地作废吧。
●别让别人打扰你,有人求你帮忙,拒绝他,等你搞定—个番茄钟再说。
●如果一个任务需要5-7个番茄钟,咱就拆一拆,拆成几个小任务来完成。
●如果任务比较小,不用一个番茄钟,那就几个小任务合并。
●最后,贵在坚持呀,宝宝们!
冷场微表情写在脸上的“没得聊” 哆啦c梦
你的身边是否存在这样一种人:大伙儿聊得正嗨时,TA一句话就瞬间冷场了。话题终结!恭喜TA,又双叒叕把天聊死了,顺利地成为了“冷场王”。
人类的微表情,可以传达丰富的情绪,而且还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面对即将被聊死的天,该怎样通过观察对方微表情发现大事不好,及时悬崖勒马,又怎样力挽狂澜?我们为你呈现了12组生活场景和12个想要拒绝跟你聊天的微表情,分享微表情潜台词的同时,也为解你的围出谋划策。
01摸耳朵/摸鼻子
收起你的“心灵鸡汤”
“那部电视剧女主的人设好温柔好善良哦。”
“别傻了,世上哪有这么多灰姑娘,电视剧里都是骗你们这些软萌妹子的,有空多读点书吧,推荐你一本书《提高智商×××》好好研读一下。”
听到这番“劝诫”的小Q很无语。同学还在滔滔不绝地继续说,小Q越听越无奈,但叉不好拔腿就走,焦虑万分,一会儿摸摸耳朵,一会儿摸摸鼻子,小动作不断。
潜台词:“请问您什么时候才能把鸡汤灌完。”
这不是课堂,你也不是人家老妈,人家到底凭什么听你说教?对人家指指点点的说话方式,往往会让话题止步。如果你曾是喜欢说教的人,那请收起你的“心灵鸡汤”。如果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请尊重别人的合理喜好。合理喜好并无优劣之分。
02皱眉
哪壶不开提哪壶
有一段时间,我脸过敏不敢出门,正好隔壁班的同学来串门,她进来就说:“你脸怎么啦?跟鬼一样!”
我压住心中不悦的小火苗,说:“过敏。”可她还不依不饶地点评我的过敏症状:“哎哟,你看这里红血丝很明显”“你看这里脱皮了”……
那你没看到我的眉毛已经皱得快拧成麻花了吗?人艰不拆,懂吗?真想送你一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潜台词:“你不戳穿我会死?”
人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都有自己的缺陷、弱点,这些都是他们不愿提及的“疤痕”。真正情商高的人,都懂得不当面揭人短,而是多提别人的优点。为人处世,切记不要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而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
03拢缩嘴唇
你可能觉得自己很幽默
潜台词:“这人可真不嫌尴尬,赶紧岔开话题算了。”
我的高中同学小叶是福建人,众所周知,福建人在普通话这方面被黑得凄凄-惨惨戚戚。有次大家正在聊天,突然,同学小M带着戏谑的语气蹦出一句:“小叶,麻烦把普通话说得标准一点。”这话一出,顿时引起哄堂大笑,也令小叶尴尬。同桌萌萌善解人意,看到小叶一脸窘迫,于是清清嗓子,拢了拢嘴,说道:“小叶不习惯说普通话而已,练习以后,肯定说得特别好。”
在你从自认为的幽默话语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的同时,你在另一些人眼里,好感度已经下降了很多个档次。所以不要把你所谓的幽默建立在伤人的前提上。
04摆动双脚
我说话比较直,你别介意
潜台词:“想不想和你聊天,你心里还没点数吗?”
自从开始“3+3新高考”之后,我就很纠结高考选什么科。
结果室友DD劝我:“说实话,你的理科成绩真的只是一般,数理化一道题做不出来,那分数差距就挺大的。”“你大学还是上文科专业好了。”
“我理科成绩有那么差吗?”我双手放在膝盖上,压着心中的不悦,双腿来回晃荡。
这些说话“直接”的同学,没有照顾到对方的感受,没有给予别人尊重和善意。其实,这个时候,委婉才是一种颇有奇效的柔顺剂,下次试着换一种说法“我觉得你可以选择更能考出高分的学科。”
05视线下移,翘腿晃荡
啊,一不小心突然插话
潜台词:“你是不是反射弧过长了,我们早就聊完了好吗?”
几个同学就一部最近热播的剧集聊得火热时,娟娟正收拾东西,便没有参与话题。等回过神时,她想加入大家的谈话:“啊,我知道那个剧,男二戏份可多了,网上很多人都在吐槽。”没想到话音落地很久,都没有人接话,场面一度尴尬……
大家,包括我,不约而同地渐渐视线下移。我翘着腿轻轻晃,不知道如何重启这次谈话……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听明白大家的谈话内容,否则你突然地加入,可能会令大家觉得不自然。如果你一时半会儿无法明确大家的谈话主题,那就做个倾听者,听到笑点跟大家一块儿笑,情绪共鸣就好。
06逐个欣赏自己的手指
说自己“裸考”,你是认真的吗?
潜台词:“你装,你继续装。”
每次考试前,某同学总喜欢说:“不,我一点都不发狠,天天上课走神。”那我上课时看到你那张专注的脸是你租来的?
明明暗暗在努力,却说自己好多功课没复习;明明考试感觉很好,却说自己考得很差劲;明明倒背如流,却说自己裸考。
每次听到他说这样的话,我都开始默默地欣赏自己的手指,并且很好地运用两个动词:静静,呵呵。
那些不爱说实话的学霸,早就被吐槽了个遍,可我们不得不从两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学霸刻意隐瞒实力是有些不够磊落;另一方面,上学时的成绩、工作后的业绩,都是话题雷区,迫于各种内心纠结,没几个人会对你说实话的。所以,“有没有复习”这种蠢问题,最好别问。
07两眼放空,心不在焉
哎,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潜台词:“该配合你演出的我视而不见……”
我常戏称我的同桌身上装了雷达,班级里的大小事务,甚至其他班里的事情,她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比如:“你知道吗,班长昨天挨批评了,因为……”“你知道吗,谁和谁昨天吵架了,因为……”
刚开始,我还勉强打起精神,礼貌地应付一下她传播的八卦消息。时间久了,当听到她开始说“你知道吗”,我就习惯性地单手托腮,两眼放空。
虽然人们都爱谈论八卦,却不希望身边有一位“超级大嘴巴”,因为担心自己有天也会成为八卦主角。在没有弄清真相前,不要随意传播“据说”“大家都在说”等神秘来源的消息。同学有心隐藏的事情被你撞见,也不要传扬出去。
08快速点头
你还这么年轻,却活成了“唐僧”
我身边有一个《大话西游》里“唐僧”式的同学,每说一件事情,事无巨细地描述,从天气说起,到内心的独自,都不会轻易放过。某天,这位同学又开始讲述他暑假独自旅行时的“奇遇”,光是讲准备旅行装备都用了快半个小时。我盯着他,点头如捣蒜。
潜台词:“不然我买个VIP,您给开通个3倍速播放的权限唄?”
虽然不认同沉默是金,也不建议惜字如金,但话痨个没完,我可是要发神经的。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请珍爱他人的生命,放过大家。另外,如果你真的很需要人倾听,请懂得抓取人家感兴趣的部分讲述。试想,如果电视剧里全都是主人公吃喝拉撒的琐事,你爱看吗?
手指敲击桌面
人生充满负能量
潜台词:“苦水倒得差不多就行了,真当我们是马桶呢?”
我的室友,整天唉声叹气,高频率地散发着负能量。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会引发她心里的不平衡。什么“天气好热啊听不进去课”“好烦啊”“好郁闷啊”是她的口头禅。诉苦时,还强迫大家认同。
有次她刚开始“诉苦”,我就忍不住用手指“叩叩叩”地敲击桌面,内心不断地劝慰自己:保持佛系啊,少女,别生气。
不要以为,关心你的人、爱你的人,都是活该倒霉的人。他们凭什么总听你倒苦水?作为好朋友,你需要我的帮助,那是完全OK的,但想拉着我陪你一起沉溺在负能量里?好走不送,谢谢。
10抱臂
告诉you,I最hate别人这样talk了
室友说话总是夹杂英语,比如:“你是touch不到那种思维的。”“我还是喜欢eat这道菜。”“我可以去wear一下这件clothes吗?”至于“你un不understand啊”“mind不mind”,他都不care。
面对喜欢这种表达方式的人,和他们谈话时,我会习惯性地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你说和你这样的人说话,我mind不mind?
潜台词:“你感受不到我在忍你吗?”
说话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要说给人听的,那就要看清说话环境和说话对象,当别人听不懂英文,或是不能理解你的说话方式时,就不要用这种说话方式,这样才显得尊重对方。
11抬起食指
你先等等,听我说两句
冲仔跟我关系特别铁,就是人比较胆小,遇事容易认怂。有一回,他同学找他借篮球,结果还回来的时候篮球破了,他也没吭声,还心疼地抱着破篮球给自己打圆场:“他应该是不知道吧,没关系
我正好想再买一个新的……”
我见他这样可真着急,忍不住抬起食指,打断他:“人家知不知道是人家的事,你问不问是你的事,如果他明知也不说,那下次再跟你借,你还借不借?如果是误会,把话说清楚不更好吗?”
潜台词:“我想补充一个跟你不同的观点。”
当别人不完全认同你的想法的时候,你应该先倾听,看看对方说的有没有道理。如果觉得有新的收获,可以尝试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觉得毫无借鉴意义,也不用刻意勉强自己。
12耸肩摊手
请开始你的表演
某天晚上回到宿舍,看到室友一边急急忙忙吃面,一边看着手表。我问他:“怎么吃得这么着急?”你猜他说什么:“差几分钟就过期了,急了我一身汗。”
这样蠢萌的戏精室友,有时还会热情地邀请大家一起入戏,哎,每逢收到这樣的“戏约”,我都只能耸肩摊手,一笑了之。
潜台词:“真的是……无可奈何。”
请珍惜身边的戏精朋友。丧和戏精比,我选戏精,毕竟偶尔也能带来一些欢乐。当然,作为戏精本尊的你,也不要过度给自己加戏,戏演得太过了,观众是会反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