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生
2018-12-2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来亚大学(上)
《课堂内外》高中版×李越桦
从大一误打误撞被分配到新开的马来语专业,到大三,九月伊始,与同学们踏上去马大交换的征途,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来语专业的李越桦,只觉得兴奋和向往。用她的话来说,她成功躲避了南方冬天刺骨的寒冷,赚了半年的夏天。四个小时的飞机,飞越中国南海,再穿过东南亚部分国家,最后稳稳当当地落在了被椰林包围的雪兰莪机场。李越桦坐上校方派来的大巴,在摇晃的困意中,学校的大门缓缓出现在眼前。马来亚大学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是马来西亚排名第一的高等学府,也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同时还是马来西亚唯——所加入了“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的大学。大巴驶入校门,李越桦和同学们一起排著队完成了注册,拖着行李艰难地爬着山坡去宿舍楼。夜幕渐渐降临,她的新生活开始了。
当这个活在课本里的热带国度一点点向李越桦展示它真实的样貌,她越发觉得,这里比想象中更有趣。
01想让脑袋脱层皮吗请来马来西亚
课高:马来西亚和你想象中一样吗?
李越桦:景色和我想象的差不多,甚至更美。因为对自然保护得比较好,到处都是茂密的雨林,满眼都是绿色。夸张点说,感觉换了个肺。除此之外,还有细软的白沙,湛蓝的大海,和看一眼就觉得自己好幸福的清透的蓝天。
课高:是不是很热?毕竟身处热带。
李越桦:说实话,没有很热,对于广东人来说,是很适宜生存的温度。除了正午的时候会觉得太阳有点毒以外,其他时候还是很凉爽的。可能也有环境好的原因。但如果去城市化比较高的地方,像槟城、吉隆坡市中心等,记得戴帽子!有同班同学晒到头皮脱皮了。虽然体感温度较低,但太阳是真的很毒!
课高:马来亚大学呢?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李越桦:太大了。我记得第一个晚上老师说请我们吃肯德基,肯德基在校门口,我们从宿舍出发,走了一个小时,还没走到。吃完肯德基回来的路,我们也走了一个半小时。因为是海岛国家,地势起伏较大,走起来特别累。有些身体较弱的同学选择了打的。后来才知道,在那边出门几乎都靠Uber。
课高:没有公交车吗?
李越桦:不是没有,但很少,而且开车时间和司机的心情关系很大。整个交通体系之不完善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能说,打Uber是最方便的出行方式。
课高:本地人呢?也都打车?
李越桦:他们偶尔打车。因为本地人大都有私家车,再不济也是小摩托。交换生在巨大的校园里只能看着本地学生开着车上下学,再叹口气乖乖走路。因为我们的马来语研究学院在马来亚大学最高的山头上,所以每天上学都是一次身体锻炼。
课高:好惨……为什么要把学院建立在山上?
李越桦:其实也就马来语研究学院和伊斯兰教研究学院建在山头上,因为马来人认为这能体现出这两个学院是最重要的。
课高:哈哈,这是“高瞻远瞩”啊。
02会说马来语的中国人是要被围观的
课高:为什么说是误打误撞学了马来语?
李越桦:当初填志愿没有填报马来语这个专业,但选择了服从分配,就糊里糊涂被分到刚刚成立的马来语专业,作为第一届学生,还是觉得挺幸运的。
课高:开山鼻祖呀!学习马来语的感觉怎么样?
李越桦:一开始会觉得很绝望,因为对马来西亚完全不了解。更别说他们的语言了。马来语需要学会弹舌,即大舌音。刚开始很暴躁,经常和舍友们一起练习弹舌到深夜两点,那时候就会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语言哈哈哈。
课高:马来语算是挺小众的吧。
李越桦:其实也不算,因为据说全世界有两亿人在用这门语言(虽然我不知道这两亿人到底在哪里……马来西亚也才三千万人口)。后来慢慢接触并且运用之后,感觉还是挺好玩的。加上国家现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在马来西亚看到了很多中国人投资的企业,满大街都是中国某品牌的手机广告,觉得自己还蛮有前途的。
课高:实际交流时,说得更多的是马来语还是英语?
李越桦:还是马来语多些,因为身边全是马来人,不得不逼自己去说马来语。最初很磕巴,会先在脑子里把句子想好再说出来,后来就可以比较流畅地沟通,还能唠唠嗑、聊聊八卦。
课高:学语言感觉都这样,必须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李越桦:是的,而且还有个现象特别有趣。和马来人聊天的时候,他们会先用英语问问题,我们就故意用马来语回答,他们特别惊讶,会震凉很久,说他们第一次遇到学习马来语的中国人。甚至在相对比较保守的地区旅游时,会有人要求和我们合照,就因为我们会说马来语。
课高:仿佛在围观稀有物种……如果你去马来开直播,应该会爆红吧……
李越桦:没错,就是这样的体验。有次去一个很传统的城市旅游,还被本地的学生们围观了。我用马来语跟他们打招呼,他们就害羞地跑掉然后躲得远远地看着我们。本来是参观博物馆的,最后都围着看我们。因为会说马来语,也获得一些小便利。去景点参观的时候,能够买本地人的票而不是游客票,也会因此认识很多朋友,去哪里玩都有本地人带着,看到了很多攻略上看不到的美景。
03老师迟到不算错老师准点多半因为你犯了错
课高:在马来亚大学上课有啥要求吗?
李越桦:他们对上课的着装要求很严。裙子一定要过膝,不能穿背心露出胳膊,不能穿短裤,不能穿露出身体曲线的衣服,也就是贴身的或者暴露的衣服,不然统统不合格。去图书馆也是,会有一名女保安专门检查女生的着装。
课高:感觉回到了高中必须穿校服的年代……
李越桦:说到图书馆,有一点必须提一下。图书馆旁边有一个24h的自习室。期末的时候基本抢不到位置。但我发现,这里不管是图书馆还是自习室这种需要安静的地方,都会有小组讨论,不是小声讨论,而是激烈地讨论。可能这也是他们的学习特色吧。
课高:给我们分享一下第一次上课的感受吧。
李越桦: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原来在国内的时候,老师的语速就是在体谅我们。和本地学生一起上课的时候,老师该怎么上就怎么上,没有因为我们是交换生就放水。我们一秒都不敢松懈,但一节课下来也只听懂了七八分。老师不会因为你听不懂就放慢讲课的速度,也不会停下来为你讲解一些在她看来很简单的问题。
课高:哇,这么公事公办!
李越桦:但他们很喜欢迟到早退!迟到五至十分钟是正常,半个小时就可能是有点事儿。课一讲完就下课,绝不拖一分一秒,有时候只讲二十分钟就下课了。如果老师突然准点到了,就要反省是不是做错什么事惹老师生气了。
谋高:这波操作我是服气的。
李越桦:因为在马来西亚的教育理念里,老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所以,职称一定要叫对,叫错了是很失礼的,所以相处起来会小心翼翼一些。但是,如果老师知道你没有吃早餐,会放你去吃了再回来上课。
课高:老师们严肃中透着点可爱呀。那当地学生呢,这种节奏他们也能适应吗?
李越桦:他们是真的很厉害!尤其和他们同组进行小组任务时,他们能够条理清晰并迅速地整理出大纲。比如分析一部马来悲剧,他们刷刷两下就能写出要讲的方方面面,并且教我们该如何去做,还主动约我们讨论剧情。
课高:非常热心了。
李越桦:不仅热心,还很全能。写essay的时候更能体会到他们的认真和学习技能之高。惭愧地说,他们承担了小组任务的绝大部分并且完成得很出色。除此以外,他们还参加学校各大活动,无论是运动类还是文艺类,或者是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全能型学霸没跑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