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号声悠扬,吹响人生乐章

2018-12-26宋璎芮

琴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德钦爱乐乐团小号

宋璎芮

李德钦 上海音乐学院小号教师、中国爱乐乐团首席小号,德国威玛佛朗茨李斯特音乐学院博士学位在读。

1986年生于辽宁省鞍山市。1998年开始学习小号,师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王伟老师。翌年获“东北三省管乐比赛”第二名。1999年,以管乐学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2000年,在沈阳国际音乐周上以一曲小号独奏《斯拉夫幻想曲》获“新蕾奖”。200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得到著名小号演奏家、教育家陈嘉敏教授的指导和培养。本科期间,任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小号首席,多次参加学校以及上海各乐团的各类大型演出及国际交流活动。曾应著名指挥家吕嘉先生邀邀请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华人精英音乐会”。在2006年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上,首演小号独奏曲《OIREB》,展现了“循环呼吸”的技巧,全曲4分20秒无气口。在校期间,所在的铜管五重奏组17F荣获上海音乐学院第2届“凌华杯”室内乐比赛一等奖,个人曾获得过“YAMAHA奖学金”。

2008年,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爱乐乐团,随团出访意大利、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2014年,随中国爱乐乐团参加了在世界享有盛誉的英国伦敦proms音乐节。同年,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节目,被评选为“中国十大青年小号演奏家”。同年取得德国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master学位,期间师从著名小号演奏家教育家 uwe komischke先生。2015年,就读于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小号独奏家Wolfgang bauer 先生。2017年,在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在德国留学期间,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小号首席Martin angerer 、慕尼黑爱乐乐团小号首席 Florian klinger、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小号首席Jorge becke、魏玛国家歌剧院小号首席Rupprecht drees、巴黎国家歌剧院小号首席Marc gejon进行了学术探讨。

参加工作后,应邀合作的乐团有:德国魏玛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西德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四川爱乐乐团等。

说起小号,总是让人联想到激荡人心的冲锋号,高亢、嘹亮,催人奋进。然而,小号艺术并非只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其实它还有温暖、柔美的一面,只是它总是隐藏在乐队中,不被大家发现。究其原因,源于大家对小号的认知程度不高,对小号艺术存在着很深的误解。相对于钢琴、小提琴来说,同样是西方乐器,可它在中国的普及并不广,甚至可以说是远远不够。

今天的主人公就是现任中国愛乐乐团小号首席李德钦。通过他的讲述,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小号艺术。

出生在辽宁鞍山的李德钦,十多岁时才开始接触小号。虽然学得晚,但是他对小号艺术的执着追求,最终成就了自己的音乐之梦。尽管在这条道路上李德钦有过反复和迟疑,可他终归还是被小号艺术感染,把小号视为毕生的追求。从一名琴童到一名专业乐师,李德钦说他首先要感谢的就是父母。

李德钦说,他是在学校的音乐特长班接触小号的。那时,社会上特别流行听萨克斯演奏家肯尼·基的音乐,所以学校萨克斯的兴趣班很快就爆满了。接着,单簧管、双簧管班的名额也满了。等他报名的时候,就剩下圆号和小号班还有名额。李德钦最初报的是圆号,但他父亲不懂音乐,认为圆号是喇叭口朝后,不好看,建议他重新考虑。最后在两件乐器间,他选择了小号,原因是小号的号嘴向前。于是,在学校的兴趣班里,李德钦开始学习吹奏小号了。

李德钦坚实的小号功底,要归功于父母。从学号的第一天开始,他们教导他要学就要认真对待,不能糊弄自己。巧的是,他家邻居也有吹小号的同龄人,吹得比他好。看到别人吹得好,李德钦十分羡慕,也想跟专业的老师学习。在邻居的引荐下,他有幸跟随沈阳音乐学院院附中王伟老师学号,由此开始了从鞍山到辽宁每周一次的“跑学”。回想起“跑学”的经历,李德钦说,犹如昨日之事。“坚持‘跑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每次都是妈妈带我去学上课,几乎风雨无阻。东北的冬天大雪漫天,恶劣的天气都没有阻止过我学号的脚步。说实话,那时候学琴并没有明确要走专业之路,只是在父母心中一直抱着要学就要认真学的想法。”李德钦说。天公不负苦心人,李德钦在执着求学的道路上,奠定了良好的小号基础。学了不到两年时间,他便顺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公费生。

从放弃到重拾

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李德钦本应顺利拿下初中毕业证书,继续高中的课程,但他的艺术道路出现了戏剧化的反转,毅然选择中断小号学习,改学文化课。

李德钦说道:“进入附中之后,我开始了专业化学习。我在专业上比较刻苦,每天练琴都不低于4个小时。但只要上过附中的人都有体会,很多学生不在意文化课,而且学校的文化课进度很慢。在附中学习的3年中,我的文化课比普通学校的学生落得太多。此外,由于附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家长不在身边,很多学生贪玩,不用功,学习气氛也不浓厚,让我渐渐萌生了不想专业学号的想法。直到2001年,初中毕前夕,我跟父亲进行了彻夜的长谈。我打算暂别小号学习,到普通学校学习文化。父亲看到我下了这么大的决心,便认同了我的想法,将我转回到普通高中开始攻文化课。

经过一年半的文化课补习,我的学习成绩慢慢上升了,因为原来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所以进步得比较快。但由于普通学校的文化课成绩要求高,我到了一定瓶颈就很难上升了。在这一年半的学习期间,我几乎没有碰过号。偶然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精彩的小号演奏一下子又把我给唤醒了。我心里开始痒痒,自己试着吹,没想到竟然还出声了。小别了一年半后,我拿起小号,有种久违感。此时,一种‘旧情复燃的感觉在我心里激荡。对我来说,我还是喜欢小号的,不仅是这个专业有其魅力,而且有好的发展前景。经过深思熟虑,我又跟父母有过一次长谈,这次不是放弃小号,而是要重新学号。他们对我的教育很开明,既然我认真选择,他们就依照我的意愿。”

2003年12月,李德钦重新踏上了音乐之路。只是这次拿起小号的,不再是那个兴趣班的孩子毫无目标地学习了,而是更为刻苦和努力。2004年,他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小号演奏家、教育家陈嘉敏教授。另外,他还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进入乐团工作。

明确目标,坚定信念

李德钦对小号的热爱,不仅体现在他对待学业上的刻苦与用功,更体现在了他对自己的专业和事业规划上。进入大学后,他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当时,学校并不同意学生在校期间外出演出,于是他以借调的身份先后到上海爱乐乐团和上海歌剧团工作。在专业老师的帮助和协调下,他很早就涉及乐团的工作,这是很多学生梦寐以求但无法实现的。

“我对自己的专业要求很高,一直到现在,我认为我的演奏还没有完全达到内心的要求。上学时,我比别人多了很多上台的机会。大学4年,我一边演出,一边上学。老师为了让我不被耽误,给了我许多优惠条件。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我更加努力学习,上学期间我的文化课从来都是优秀的。”李德钦说道。

其实,世界上能担任小号独奏的演奏家是屈指可数的,目前中国也没有管乐独奏的土壤和市场,必须要有强大的商业制作和推广才能成就一位出色的小号独奏家。所以,李德钦认为他的位置还是在乐团。2000年,中国爱乐乐团成立,知道消息后,他就希望日后能进入像爱乐乐团这样的团体。

2008年大学毕业前夕,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李德钦给当时正在招聘的中国爱乐乐团发去了简历。很快,他收到了面试通知,不久便成为中国爱乐乐团的正式团员。李德钦认为,正是他丰富的乐团工作经历让他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4年的点滴努力换来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特别感谢陈嘉敏老师,因为老师本身也在乐团工作,他深知在乐团工作经验的重要性。他很支持我的想法,设法帮我把工作和学习的任务都安排好。刚上大学不久,我就开始进入乐团工作,陈老师在这方面给我网开一面,同时要求我不能耽误学习和学校任务。和其他学生相比,我在大学4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李德钦始终不忘恩师的教导。

在乐团工作,学会沟通很重要

李德钦认为,在乐团工作最重要是要学会沟通。乐团工作有其特殊性,成员们坐在乐队中,有效的沟通很重要。由于李德钦一直以来都有明确的目标,他比他的同学们更早地学会了在音乐上的沟通、配合及与团队的合作。

采访中,李德钦谈到了阻碍铜管乐发展的原因:音乐审美的脱节。他说:“其实在乐队中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铜管都是吹暖的声音,只是我们没听见。只有百分之十的时间是响亮的,以为铜管都是响亮的声音,主观意识上的问题会阻碍小号的发展。”

李德钦解释道,其实小号不仅能够演奏高亢、明亮的声音,它还能与乐队中其他乐器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声音,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他认为,一个优秀的铜管乐手,要学会在乐队里,在恰当的时间,做出恰当的变化,演奏出恰當的音乐。同时,乐手要有分辨的能力和一定的学识。看似一样,其实千差万别,这也是导致每个乐团演奏出来的声音不一样的原因。

国内小号专业还未与国际接轨

由于小号这件乐器的普及程度较低,所以小号艺术人才的储备与钢琴、小提琴等热门乐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缺乏人才是小号在国内发展的问题之一。李德钦坦言,中国的小号要跟国外接轨,可能还需要一两代人的共同努力,这也是小号专业圈里公认的看法。不过,这些年国内的铜管乐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仍是相对滞后的。比如,铜管乐器普及程度不高、人才数量不够、教学还没有形成体系、音乐审美与国外的差距、教学水平的良莠不齐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李德钦提到,与前些年相比,近年来,我国在铜管专业上过于崇洋媚外的现象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对于来华教学和演奏的铜管乐教育家、演奏家,我们有能力进行品评,并非一股脑地全盘吸收。随着我国铜管乐人才的海外留学和归国,他们大大带动了国内的铜管乐发展。“我本人在德国留学,就会想着把优秀的德国专家和先进的演奏技法带回到国内,希望能推动国内的小号发展。另外,现在的孩子就能直接跟国外专家学习、对话,相比起来,这些孩子是很幸福和幸运的,会比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他对小号事业的前景充满信心,要推动一件乐器的发展就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有推动其发展的动力。

坚持先从父母做起

小号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流媒体的宣传和政府政策的扶持。李德钦认为,中央电视台的《光荣绽放之十大小号》就很好地宣传了小号艺术。因为参加演出的是国内35岁以下、各个乐团的首席,演员都比较年轻化。“可能从专业角度看,所谓‘十大的叫法并不太全面 ,但这台演出的反响很大,让小号的认知度有了很大提升,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小号。” 李德钦说。

培育幼苗是发展小号艺术、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整日忙碌于乐团工作和学习的李德钦很明白这点。为此,他应北京史家小学的金帆乐团之邀,成为该学校的小号辅导老师。李德钦表示,在为孩子上课的一年里,校方对孩子的教育和对艺术的执着,使他特别感动,更让他看到了小号艺术的明天。

“原来我很不喜欢上校园的课。之前,我觉得有些学校不重视孩子的练琴,管理也一般,但是史家小学的确不错,是我所教过的几所学校中不太一样的一所。学校要求学生,不管孩子将来是否搞专业,只要学了就要付出、坚持,加上父母们的支持和监督,所以他们每个人学得都很不错。不仅我班上的孩子是这样的,我看学校其他社团的孩子练习也都很认真,懂得坚持和付出。我班上有10个孩子学小号,每一个孩子都就知道一定要练琴,为了音乐付出。每次回课都让我感到他们的认真和努力。其中有一个孩子,他是最晚一个吹出声音的,但他是这个班里最刻苦的孩子。从最后一名到成为乐团首席,他的刻苦换来了今天的成绩,作为老师我替他高兴,也让我为他的精神感动。我想,这批小号苗子,会随着国内小号艺术的发展,能够享受越多越好的教学资源,比我们能走得更高、更远。

现在和我们当年学琴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候学习环境比较单一,而现在可供孩子选择的太多了,于是能坚持下来的少。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是出在此,到了瓶颈期就止步不前,甚至轻言放弃。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出在家长身上。最终让孩子放弃的,不是孩子本人,是家长坚持不够。”李德钦说道。

对此,李德钦希望孩子们能充分利用现在的大好环境,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除了收获快乐,更要懂得付出和坚持,也希望家长能正确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塑造坚韧不拔的性格。只有在不懈坚持的学习中,才能感受音乐的快乐。

猜你喜欢

德钦爱乐乐团小号
德钦藏族初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
德钦中学学生绘画作品选
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中国爱乐乐团20年庆典音乐会中落幕
——“我们生于2000年”:让〇〇后青年音乐家当主角
简析小号的演奏风格
演出就要开始了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小号的K-1 宾得KP
只摘够得着的苹果
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小号的演奏和室内乐发展
现代小号的演奏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