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硫仑样反应酒和药的碰撞

2018-12-26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傅晓英

江苏卫生保健 2018年12期
关键词:老陈双硫仑乙醛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傅晓英

在医生眼里,老陈和老李是完全不同的病人:老李有糖尿病,平素一直服用降糖药物。而老陈没有大病,近来只因“牙痛”用了几天抗生素(俗称消炎药)。但几天前,老陈和老李先后在进餐后出现了一组类似症状:心悸胸闷、出汗潮热、头晕恍惚、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虚弱乏力。

老陈就诊时,医生一头雾水,血压低至休克程度,而面红耳赤,接诊医生推断酒精中毒,但老陈面带痛苦说到“我平常半斤也不醉,今天仅仅一口酒而已,绝不可能因喝酒引起,而且我过去醉酒也没有这么难受”。

老李有糖尿病,医生首先想到低血糖反应。蹊跷的是低血糖一般发生在餐前,但老李这次发病是餐后发作,况且老李意识障碍严重程度也与他的血糖8毫摩尔/升不相符。老李还浑身散发着酒气。

两人都排除了急性心脑血管病变,对症治疗几小时后痊愈回家。因为症状相似但疾病背景迥异,而且都有酒精相关的线索。最后,医生终于想到了一个长期被忽略的临床现象,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是橡胶工业的一种催化剂,人们发现接触过这种物质的人,如果喝酒,可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气短、面部潮红、头痛头晕、腹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故称为双硫仑样反应。以后,双硫仑被开发成戒酒药,使嗜酒者产生对酒精的厌恶而戒除酒瘾。所以,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

老陈和老李在进餐后出现的症状是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一些成分中含有类似双硫仑结构“甲硫四氮唑侧链”的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使乙醇-乙醛-乙酸代谢的第二环节阻断,导致体内乙醛聚集。有毒性的乙醛,再于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物质结合,破坏其相应生物活性,引起机体主要脏器功能一过性失衡,从而引起诸多症状,严重时可以诱发急性肝损害、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部分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和咪唑衍生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如果病人应用上述药物期间饮酒,可能就会出现类似老陈和老李们的遭遇。

一些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或药物服用时也要注意,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饮料、奶酪、甚至退烧用酒精擦浴等也有诱发双硫仑样反应的报道。

这些药物与酒精在生活中的狼狈组合有以下特点:

1.突然不耐酒力了。服用该类药后,即使饮用少量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

2.空腹饮酒更易发作;

3.餐后即刻发作,不似以往欣快多话-少言寡语-嗜睡昏睡的醉酒过程;

4.头孢类药物停药1~2周还会发生;

5.平素酒力大者、老年或儿童、肝病者更易于发生。

由此可见,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在生活中并非少见。发热感冒治疗痊愈了和朋友一起喝喝酒;饮酒人得了糖尿病后,降糖药照服饮酒也不误,说不定老李的窘境哪次就会发生在贪杯的糖尿病人身上。所幸的是这些药物本身如果没有遇到酒精并无上述毒性作用。

因此,提醒大家注意:服用抗生素期间2周内不要饮酒;糖尿病人尽量不喝酒,不可避免的酒局要进主食后再饮酒;最后不要擅自购买处方药,以免不了解药物成分掉入双硫仑样反应的“陷阱”。

双硫仑样反应误诊率75%,因此也提醒医生注意:突如其来的“心梗”、“心绞痛”、“低血糖”、“哮喘”、“急性胃肠炎”、“酒精中毒或酒精过敏”是否伴发或诱发于双硫仑样反应,这时询问发作诱因和用药过程非常重要。

猜你喜欢

老陈双硫仑乙醛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醛及其杂质含量
酒后多久应用头孢菌素可避免双硫仑样反应?
王景春走近“老陈”背后的上影戏骨
双硫仑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老陈”与“陈老”
基于数字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行为
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后饮酒致精神异常的双硫仑样反应1例
苏联在华情报网的神秘“老陈”
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