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尿增多不可大意

2018-12-2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陈彦博

江苏卫生保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尿量分型容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陈彦博

频繁起夜,尤其是对于老年人,不仅使睡眠质量严重下降造成白天精力不济,而且起夜小便还会增加发生跌倒等意外的风险。此外,夜尿很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警信号,千万不可大意。

★夜尿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很多人将夜尿简单的误认为是夜里的排尿,其实只有夜里被尿憋醒才称之为夜尿。

夜尿在生活中很常见,国内研究发现18岁以上人群夜间排尿≥1次者占57.5%,即便是将标准提高为2次以上我国仍有24.7%的成人存在夜尿困扰。虽然夜尿的发生率和夜尿次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夜尿并不是老年人特有的。或许还有很多人以为夜尿症一般都是老年男性患者,但是女性同样不能掉以轻心。研究显示,夜尿症的患病率与性别没有关系。无论是男女老少对于夜尿的出现都不可大意。

★夜尿可能是疾病预警信号

严格来讲,夜尿症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状,引起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

生理因素:临睡前饮用大量液体,包括水、浓茶、咖啡等饮料均可引起夜尿增多。如果睡前控制进水量,则夜尿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失眠症的患者容易夜尿频率增加,及时调节自己精神可有效缓解夜尿。

疾病因素:夜尿增多常为肾功能减退的早期症状。肾脏浓缩功能的减退,会导致机体尿量增多(尤以夜尿量增多最为突出),特别是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老年人。除此之外,糖尿病、尿崩症,心功能不全等也会引起尿量增多导致夜尿症。

此外,无论是男性的前列腺增生,还是女性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都会增加夜尿的发生;膀胱炎、膀胱结石、泌尿系肿瘤等疾病也均可引起夜尿增多;最近还有学者认为,夜尿多与老年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及缺乏昼夜规律性有密切关联。

对于“夜尿增多”现象,可能提示着您的肾脏、心脏或其他方面已经亮了红灯。所以,夜尿次数或尿量增多,切莫大意。

★夜尿增多咋治疗

对于夜尿症的一般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病因治疗主要根据原发疾病,应用手术及药物的方法去除病因。还有行为治疗,主要有: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延缓机体衰老、睡前尽量减少液体摄入量、避免饮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和酒精、失眠的患者应用安眠药改善睡眠质量。

药物治疗主要根据夜尿症的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可根据患者的排尿日记,进行分型诊断,可分为夜间尿量增多型、膀胱容量减少型和混合型(夜尿量增多+夜间膀胱容量减少)。根据分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夜间尿量增多型的治疗,可以小剂量应用去氨加压素;膀胱容量减少型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膀胱容量的锻炼,辅助以应用α受体阻滞剂和抗胆碱能等药物,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混合型可在行为治疗的同时,加用α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及去氨加压素等,可明显减少症状。

总之,如果出现夜尿增多,切莫大意,应及时就医。关键要根据夜尿症分型的不同,早期进行治疗,减少夜尿次数,有效减缓疾病的发展。

老年男性夜间最好坐着排尿

许多老年男性有前列腺增生,常伴有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匆忙去洗手间,尤其是起夜站立排尿时,可能会有隐患——发生晕厥和跌倒。

这种情况叫“排尿性晕厥”,又称“小便猝倒”,患者常在清晨、夜间或午睡后起床排尿时因意识短暂丧失而突然晕倒。不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因此而发生猝死。

该病发生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血压波动,以及排尿时过度屏气而使胸腔的压力增高等有关。建议男性老人起夜尽量坐着上厕所,这样不仅可使腹压增强,利于排尿,还可有效预防排尿性昏厥的发生。此外,老人起夜,动作要缓,起身不能太猛太快。如不便坐着小便,站立排尿时要扶着把手。

猜你喜欢

尿量分型容量
水瓶的容量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小桶装水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探讨
鼹鼠牌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