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刷带给世界的变化

2018-12-25刘晓峰

知识就是力量 2018年12期
关键词:活字印刷术印章

刘晓峰

2009年9月,中国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二年的11月,活字印刷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上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明来源于需求

语言是打开人类心灵的钥匙。但是,怎样让更多的人理解自己的想法?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别人呢?声音是语言最基本的载体,最初想到的当然是努力让声音扩大。一如《荀子·劝学》所云:“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但是世界上没有那么多顺风。真正成为顺风的是文字,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依靠声音传递的语言早于文字,但文字的发明,让语言摆脱了声音的羁绊,人与人相互间信息的传播,从此获得了新的途径。语言是神奇的编码,拥有相同文字的人仿佛拥有了相同的解码器,即便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也可以充分了解到对方的思想。文字不仅使语言超越了空间,让意义可以在异地获得传播,而且使语言超越了时间,让我们今天活着的人,可以直接触摸蕴藏在文字中古人的精神世界,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传播久远。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文字,大多是刻写在骨头、石头、金属或泥板上的。在中国,墨的发现带来了书写在竹、木与丝帛上的世界,如清华大学的战国简就是写在竹简之上的,马王堆保存的古老的《老子》版本,则是书写在帛书上的。考古学证明在西汉时代,纸已经被发明出来,中间经过蔡伦的努力,适合于书写的纸张走入中国人的生活。纸张不仅轻薄而且可折可叠,携带远远比木(竹)简轻便,并且造纸用料多是旧绳头等废品,价格远比绸帛低廉。借由这一发明,更多的人可以利用书写的文字学习各种知识。笔、墨与纸作为传播的材料出现后,信息的传递走进了新局面。但汉字笔画繁复,特别是在需要同一内容大量复制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地书写不仅费时而且费力,成了技术走向飞跃的瓶颈。印刷术就是在这样的技术需要呼唤下被发明出来的。

雕版印刷

人类从一开始就知道将文字雕刻在材料上,但都是正面书写。真正走到在木板上刻出反字印出正字这一步,一定有过一个契机。研究者们注意到,中国人很早就已经在使用印章。因为印章就是反刻正印,所以推断印章是雕版印刷的祖型。古代的印章有公章和私章,字数大多三四个字,但也有特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七记载古代人进山时为了防身会佩戴“黄神越章”这样具有符咒意义的印章。这印章“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后来的雕版印刷,在这里已经有了雏形。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印刷品,都是与佛教相关的。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英国人从敦煌带走的一份“千佛像”手卷,全长518厘米,印有468个佛像,佛像旁还刻有佛名和一段佛经。我们看到的佛教经卷,前边常刻有一幅佛像,尽管文字与图像的比例相反,但从根本上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唐代流行的佛教信仰中,《陀罗尼经》被认为可以让逝者得以超度,所以经常作为陪葬品随葬墓中。笔者在西安考古所看到过一份刚刚出土的《陀罗尼经》,经文密密麻麻印在一张巴掌大的纸头上。

需要推动发明,古代寺庙信者众多,刻印佛像和佛经就是为了满足信者大量的需要。而对于参加科举的士子们、对于朝廷的官员来说,同样大量被需要的则是儒家的经典。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这里作为例子被举出来的冯瀛王,就是五代史上有名的冯道。他所刻印的《五经》,是儒生们不可或缺的经典。对于雕版印刷的产生年代,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有更准确的描述——认为雕版印刷始于隋朝,行于唐朝,影响扩大则在五代。这个结论是“参酌诸家,确然可信”的,这也是今天比较普遍认同的看法。

活字印刷

到了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毕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梦溪笔谈》这段记载被选入中学课本,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段落,沈括这段文字实为记叙文的典范。短短三百多个字就简明扼要地把活字印刷从制字、置范、排版、固版、印刷、拆版到贮字这一伟大发明细致地记载了下来。沈括不愧是一个大科学家,他一眼就看到了印刷术巨大的技术力量——“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对于活字印刷这一新发明,他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

然而毕升的发明只是活字印刷技术发展的开始。技术一旦被大家认可,自会得到传播,获得衍化。畢升最初曾用木活字印书但失败了,因为木质有伸缩,遇到水会发生变化,导致版面高低不平,且从版上取下不易。但宋和西夏都曾用木活字印刷书籍。南宋时,周必大用胶泥铜板刊印了他的《玉堂杂记》。元初王祯采用了先在模板刻字、逐字锯开、框内排字、用竹片隔开行距塞进成版的做法,用木活字印书,他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元代至治二年,浙江人马称德任奉化州官,任内刻木活字10万个,印成《大学衍义》等书。到了明代,木活字使用区域更广,除江浙以外,南方的福建、四川、云南均发现木活字印刷的书籍,连西方敦煌回鹘人都使用木活字刻的回鹘文字印刷。到了清代,木活字印刷品已经流通全国。政府的文书、书院的教材、市面流通的图书,很多也都是使用木活字印刷的。

除木活字之外,从宋代开始,人们还尝试使用铜活字和瓷活字,还有人尝试使用锡和铅制造活字。值得一提的是清朝道光年间,福建人林春祺曾费21年用白银20万两造正楷字40多万个,并印刷过顾炎武等人的著作。

但是,在古代,因为雕版被看成是有格调的,所以一直都是主流。金属活字和瓷活字的优点是坚硬不变形,但因为难受水墨,印出来墨色浓淡不匀,质量远不如木活字。并且汉字是象形文字,不仅笔画复杂,而且字的数量巨大,排版和拆版后的汉字顺序存放都很复杂,很难掌握。这些技术问题,一直到近代印刷业发展后才找到解决的途径。

印刷术的贡献

印刷术的发明让书籍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而知识的大面积传播,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王重民先生曾在《版本学》中指出:“中国的印刷术比欧洲早五百年,所以中国的中古时期,好像比欧洲的中古时代文化高,而没有黑暗时代,别的原因虽说也有关系,而印刷术的发明,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

印刷术和火药、指南针传到欧洲,对于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厥功甚伟。火药使用于火枪和火炮,给战争带来根本的变化,指南针促进了天文历法制作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但这都没有办法和活字印刷术相比较。欧洲普遍使用表音文字,与活字印刷最相适合。例如英文字母大小写加起来不过五十几个,所以只需要制作有限的字模。有了这样便捷的出版利器,人类所有的知识和工作经验都找到了“印刷”这一传播的通道,知识变得更宽广、更高深,也促使人类从无知与宗教压迫下获得解放的精神力量。

活 板(选自《梦溪笔谈·技艺》)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燒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猜你喜欢

活字印刷术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印刷术的发展
印刷术
德国的印刷术与禁书展
自制橡皮印章
活字蹦跳
神奇的印刷术
泥、木活字印刷工艺制作流程探究
明活字印本《适情录》排印技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