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度大葱价格波动分析
2018-12-25连恒博宗义湘赵邦宏
连恒博,宗义湘,赵邦宏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保定,071000)
大葱是我国居民重要的调味蔬菜之一,大葱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因此保障大葱的供给、稳定大葱的市场价格是保护居民和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只有科学地认识大葱价格波动的规律,分析其产生原因,才能促进大葱产业的健康发展。
1 全国大葱价格变化情况及变动幅度比较
2018年上半年度大葱的价格走势如图1所示,与2012-2017年上半年度相比较,2018年上半年度的大葱价格处于历年较低水平,从图1可看出历年大葱价格走势不尽相同,季节性特征并不明显。
通过年度间的对比可以看出,2018年的大葱价格较2017年平均涨幅为2.03%,其中6月涨幅最为明显,为11.02%,1月降低最多,降幅为11.56%。2017年大葱价格比2016年明显下降,平均降幅达到43.50%,2~5月下降幅度均超过50%,4月下降最多,达65.42%,7月下降最小,降幅为6.64%。2016年春季大葱价格过高是因为2015年大葱价格低迷,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致使2015年秋播大葱的种植面积大量减少,再加上2015年年底山东主产区遭遇极寒天气,大面积大葱受灾减产,导致2016年春季大葱供应紧张,大葱价格暴涨。过高的大葱价格刺激了种植户的生产动力,2016年大葱种植面积大幅上涨,2017年市场供给量充足,大葱价格回落,2017年大葱种植面积与2016年持平,因此2018年大葱价格走势与2017年较为接近。
图1 2012-2018年上半年度全国大葱月均价格走势
图2 2018年上半年度各主产区大葱月均价格走势
通过年度内各月对比可以看出,凭借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消费高潮,2018年上半年大葱最高价格出现在2月,为3.24元/kg,大葱大量集中上市后,大葱的价格开始下滑,最低下降到4月的2.25元/kg,相差0.99元/kg,降幅达44%。随着各产地大葱出售基本完成,大葱上市量开始减少,价格出现回升,到6月已经升高至2.62元/kg,涨幅达16.44%。
目前市场上大葱逐步减量,受2018年夏季台风的影响,大葱运输成本加大,极端天气和高温环境也不利于大葱的存储,消费者的需求较大,交易速度快,预计大葱价格将会继续上涨。在9月之后,大葱大量上市,预期价格会有所回落。经过数月的销售,11月后市场上大葱余量减少,但天气转寒,温度降低,大葱保存期延长,价格会小幅上升后保持平稳。
2 主产区大葱价格变化情况及变动幅度比较
2018年上半年度各主产区价格走势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辽宁省大葱价格最高,山东省、河北省和河南省的价格升降交错,4个主产区的价格走势情况近似,季节性的价格波动显著。
辽宁省大葱价格在2月上升到上半年最高,为2.85元/kg,4月降低到上半年最低,为1.92元/kg,降幅达 48.44%,6月回升至 2.23元/kg,涨幅为16.15%;山东省大葱价格2月最高,为2.67元/kg,4月最低,为1.41元/kg,相差1.26元/kg,降幅达89.36%,6月回升至1.95元/kg,涨幅为38.30%;河北省大葱价格2月最高,为2.13元/kg,4月最低,为1.66元/kg,降幅28.31%,6月回升至1.81元/kg,涨幅为9.04%;河南省大葱价格2月最高,为2.4元/kg,4月最低,为1.53元/kg,降幅为56.86%,6月回升至2.16元/kg,涨幅为41.18%。
从各省的大葱价格走势可以看出,2018上半年2月的大葱价格因未受到夏季市场大葱上市时间以及市场上大葱余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处于上半年的最高水平;4月大葱价格因大葱的集中上市,市场供给量充足等,处于上半年的最低水平,4个主产区的平均降幅达到55.74%,大葱价格的季节性波动比较剧烈。
大葱的生长采收具有季节性,受温度、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价格存在季节性波动[1],因此,一定浮动范围内的大葱价格波动属于正常波动。另外,大葱的生长、采收和运输容易受到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价格会出现异常波动。因为大葱价格具有季节性波动和异常波动,所以历年大葱价格的整体走势不尽相同。
3 大葱价格波动的原因
3.1 大葱供应大幅度波动,使得供求不平衡,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大葱的生产区域比较集中,但是每户的种植规模较小,生产组织性较低,大葱生产合作社领导的种植户数量有限,组织生产的功能发挥不到位。因此,在大葱市场较好的时期,种植户受高价的吸引大面积种植大葱,但大葱市场走低后就改种其他蔬菜品种,弃种大葱,这就是大葱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根本原因[2]。
此外,大葱的保鲜期较一般的叶菜和果菜类蔬菜长,有可能成为游资选择炒作的对象,通过短时间内囤积大葱来破坏市场上的供求平衡,从而影响了大葱价格。
3.2 生产聚集导致产销分离和跨区流通[3],流通的中间环节增多导致成本提高
大葱主产区主要是华北地区的山东省、河北省和河南省三省,3个省大葱产量的总和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超过50%,体现了明显的生产聚集。大葱的生产聚集会导致大葱生产区和销售区的分离,延长大葱运输的距离;而跨区流通增加了流通的中间环节,使得流通成本大幅上升,从而引起销售区大葱价格的大幅抬升。例如,2018年上半年山东省大葱批发市场价格最低在1.42元/kg,河北省批发市场价格最低在1.65元/kg,而北京市批发市场价格最低在2.26元/kg,和主产区相比,主销区的批发市场价格要高0.61~0.84元/kg,再经过零售商等流通环节,差价会继续扩大。
另外,一旦大葱主产区遭受突发灾害,大葱生产聚集会导致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性加剧,给大葱市场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例如,2018年7月山东省出现多次大范围高强度降雨天气,影响了大葱的采收和运输,市场上大葱价格出现了上涨;降雨过后出现的高温天气导致积水浸泡的大葱出现腐烂现象,高温受损导致大葱价格继续上涨。例如,夏季市场上的大葱主要来自山东安丘市和平度市,受山东地区灾害影响,8月大葱价格北京市为3.29元/kg,同比上涨23.66%,天津市价格为2.75元/kg,同比上涨32.21%。
3.3 产销信息不对称,种植户生产盲从性较大[4]
大葱的销售以地头收购为主,中间商阻隔了产销信息的交流,而合作社未能起到种植户与外界之间的桥梁作用,加上政府关于大葱生产指导性信息发布不足,导致大葱种植户在组织生产前不能及时获得较为全面的市场信息,生产决策主要取决于近期的大葱价格,或者参照邻近种植户的生产行为,因此生产带有盲目性,这也是2016年出现 “向前葱”现象的主要原因。
4 对策与建议
4.1 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生产能力,加强合作社的组织作用[5]
政府选择并引进大葱优良品种,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大葱种植户的生产行为,出台政策从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向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扶持,向其提供贷款便利以及农业保险的补贴,帮助寻找销路,打开市场等,以此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能力。并强化合作社的组织作用,组织散户集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规避市场风险,形成长期销售渠道,发展大葱订单配送和大葱深加工等经营方式,稳定大葱价格,减少大葱的市场价格波动。
4.2 规范流通体系,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
根据大葱主产区以及交通干线的分布,合理规划建立大葱分销中心,构建大葱全国大市场的销售模式,在主销区大葱紧缺时,联系主产区购买和组织运输,缓解大葱主销区的供需不平衡情况;在主产区大葱富余时,联系不同主销区寻找市场,帮助主产区扩宽销路。也要发挥主产区合作社的组织作用,联系公司、批发市场和超市,开发订单农业,直接对接市场。在现有流通情况下,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健全流通体系,加大对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完善批发市场功能,整顿批发市场不合理现象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大葱流通的成本、稳定大葱价格的有效手段。
4.3 加强信息化和价格监控建设,追踪市场以及主产区的产销信息[6]
进一步推进大葱生产信息的监测工作,开展大葱市场信息监测与发布工作,保证发布信息的准确度和及时性,为大葱的生产和流通提供指导和服务。信息监管部门要注意加强监控,及时清理种植户生产行为产生误导的信息,确保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真实有效。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控,及时发布指导性信息,密切关注大葱的生产销售情况,制定措施保证大葱种植户的收益,稳定种植户的生产行为,保证大葱供应不出现大起大落现象,以助于稳定大葱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