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CI收录电化学期刊的比较分析

2018-12-25何晓燕

学报编辑论丛 2018年0期
关键词:稿源载文发文

何晓燕



SCI收录电化学期刊的比较分析

何晓燕

(上海大学期刊社《电化学能源评论》编辑部,上海 200444)

利用Web of Science和JCR数据库,统计分析了7种位于Q1区电化学期刊的影响因子、载文量、被引频次、栏目设置、稿源分布以及中国作者贡献等情况。通过比较和分析SCI收录的7种Q1区电化学期刊的特征,为我国电化学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电化学期刊;期刊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影响因子

近年来,电化学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电化学学科与电化学期刊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对打造中国电化学精品期刊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然而目前针对电化学期刊特征的比较分析却少见报道。参考影响力分析的常用重要指标[1],本文选取期刊影响因子、载文量、被引频次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比,借鉴其办刊经验,为我国电化学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电化学界学者了解电化学期刊的概况提供参考资料。

1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电化学类期刊统计

SCI已被认为是评价科技期刊权威的数据库,是衡量期刊水平的重要依据[2]。本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选择了Electrochemistry分类,2017年共收录了28种期刊[3],期刊所属国别如表1所示。由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电化学期刊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美国与加拿大共8种期刊,占比29%;欧洲共计18种,占比64%;没有中国期刊。这28种期刊中只有一种开放获取期刊为,在Q3区,影响因子为2.475。

图1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Electrochemistry”的期刊所属国别统计

2 2017年7种Q1区电化学期刊的情况

2017年SCI收录的28种电化学期刊中,Q1区共有7种期刊。表1列出了这7种期刊的出版单位、刊期以及2017年影响因子等基本信息。比较7种期刊的出版周期发现,其中5种由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1种由Wiley出版公司出版,1种由美国化学会出版。其中4种为月刊,占57%。为半月刊,每年出版15期,而每年出版28期,是7种刊中出版周期最短的刊。影响因子大于10的只有一种为,月刊,出版单位为美国化学协会。

表1 7种电化学期刊的基本信息

3 影响因子、载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分析

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2年发表的文章在当年的平均引用次数。影响因子是国际通用的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代表期刊的被引用率越高,影响力越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该刊的学术水平高[4]。根据JCR数据,7种期刊2013—2017年影响因子变化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虽然2017年才出第一个影响因子,却是7种刊中唯一一种影响因子超过10的期刊,是其中影响力最高的期刊。、这三种刊物2013—2017年的影响因子是逐年递增的,分别增长了27%、33%以及48%。与这两种刊物在2013—2017年的影响因子除了在2016年比前一年略有下降之外,其他时间影响因子几乎都是逐年稳中有升的,分别增加了25%与9%。而Q1区最后一位在2015年取得第一个影响因子,为3.506,到2017年也增加到4.446,增加27%。可见,7种刊的影响力几乎都是逐年增加的。

表2 2013—2017年7种期刊影响因子变化趋势

除了影响因子之外,期刊的载文量和被引频次也是期刊的重要指标。载文量可以反映科研发展水平,而被引频次反映文章的影响范围和辐射区域,与该文章的质量高度相关[5]。根据Web of Science 数据,2013—2017年间7种期刊每年的载文量和年总被引频次情况见表3。7种期刊的载文量差别很大。两种刊的年载文量在1 000篇以上,年载文量在2 000篇以上,远高于其他期刊。2017年种刊的载文量在500篇以下。2013—2017年7种刊载文量有增有减。2017年的载文量相比2016年增加了一倍。2017年载文量比2013年分别减少14%、1%以及42%。而与2017年载文量比2014年分别增加17%、45%、66%。

载文量的变化与影响因子以及年总被引频次之间的变化并无明显规律可循。因为尽管载文量有增有减,但除了以外的6种期刊年总被引频次几乎都是每年递增的,而且除了以外的6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几乎也是每年递增的。由此可见,7种刊的影响力几乎是逐年提升的。

表3 2013—2017年7种期刊的载文量与年总被引频次统计

4 期刊栏目设置情况

对7种刊2017年各栏目文章发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2017年7种期刊的各栏目文章数

注: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18年7月30日)。

从Web of Science 201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各期刊的栏目设置大同小异。由表4可见,7种期刊均刊载Article、Review类文章,7种刊中只有与不发表Editorial Material栏目文章。、与均设置Proceeding paper栏目。而与还设有Letter栏目。总体来说,7种刊均以发表Article为主,Article占比85%以上,Review占比不高于5%,有3种刊与中Review占比均低于1%。

5 稿源分布与中国作者贡献

对7种期刊2015—2017年来的稿源分布做统计分析发现,稿源绝大多数来自美国和中国,其发文量之和占总发文量40%以上。除了之外,中国稿源均为首位,中国稿源占发文总量30%以上,而中国作者发文总量占到发文总量的53%。

2015—2017年中国作者在7种期刊中的发文情况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2015—2017年中国作者发表在7种期刊的文章总和为10 052篇,可见中国作者大量的论文发表在国外的知名电化学期刊上。中国作者在上发表文章数目最多为3 330篇,发表在上最少为114篇。中国作者在与上发文量呈现增加趋势。并且在除了之外的6种刊中,中国作者文章平均被引次数均高于期刊全部发文的平均被引次数。可见,中国作者的论文质量高于平均水平。中国作者的稿件对这6种刊的近几年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提升了期刊的影响力。由此可见,要想提高期刊的影响力要从提升稿件的质量下手。

表5 2015—2017年中国作者在7种期刊中发表文章的情况

注: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18年7月30日。

6 结束语

本文选取SCI收录的7种影响因子处于Q1区的电化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发现:①7种期刊的影响力在逐年增加。②7种刊2015—2017年的稿源主要来自中国和美国,中国作者发文量占比达30%以上,最高达到53%。③虽然我国电化学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也为外国知名期刊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我国高质量的电化学文章大量外流。目前电化学领域中还没有中国主办的期刊,可见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精品期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张铁明,颜帅,佟建国,等.关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0,22(2):99-102.

[2] 刘小燕,姚远.SCI收录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86-92.

[3] Clarivate Analytics. Web of Science: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EB/OL].[2018-07-30].http://jcr.incites. thomsonreuters.com/JCRHomePageAction.action?#.

[4] 刘雪立.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预测SCI期刊影响因子的方法[J].科技与出版,2014(2):87-91.

[5] 王丽.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高被引文献与高下载文献类型分析——以医药卫生科技类文献为例[J].编辑学报,2015,27(5):503-506.

猜你喜欢

稿源载文发文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声 明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本刊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