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间观念的培养
2018-12-25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凌城中学
一、时空观念的重要性
在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中有90%的题目涉及时间、空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时空观念作了如下规定:“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学生时空观念的养成是其他素养养成的基础,有利于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课程标准在“附录”中,对时空观念素养水平作了四个等级划分。
水平素养2.时空观念水平1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水平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水平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水平4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
这种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不仅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也可以检测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在某一个核心素养方面所达成的水平,同时,为教师备课、教学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
我根据以上内容并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时空观念的培养
(一)教会学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表达方式,并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
1.学生需识记和理解常用的历史时间术语。
如“世纪”:公元前3—6世纪的百家争鸣;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由于世纪的年代跨度比较大,学生需要有一种历史时间的长度感。干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是采用这种纪年方法。时期:较长一段时间。如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明清时期、民主主义时期、国民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等。时间:典型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一定要记清楚,如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等。朝代:夏、商、周、秦、汉等中国古代朝代顺序一定要记清楚,这是学好中国古代史最基本的要求。
2.教师需要给学生阐明同一时间的不同表达方式。
1927—1937年又可以称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井冈山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4—1927年又可以称为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1840—1919年又可以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时间段可以称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时期又可以同一个时间段。
(二)能够利用历史人物、历史地点、历史名词、时间表来加强对时间的记忆
1.借助关键人物和地点来记忆历史时间。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属于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记住人物也就记住了时间。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重要的地点来判断时间。例如,在一次革命运动中,革命军连克武昌、九江、南昌,并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并直捣南京、上海。这次革命运动发生在什么时期?根据地点,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发生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北伐战争。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上的人物图、地图和历史地图册等来加强学生对时间的记忆。
2.利用历史名词来加强对时间的记忆。
特定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时间有特定的历史事件,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西周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是西周时期典型的政治制度。魏晋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以上不同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历史名词和历史时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学生记住历史名词就能记住历史时间了。
3.利用时间表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
在复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这一专题时,我设计了以下表格。
历史事件时间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后)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民国初年”(1912—1918年)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年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1946—1949年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复习课,这样既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能为下一步的复习奠定基础。在这一专题,学生必须明确特定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历史事件与历史时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两者之间不允许发生错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时间年表,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有时间上的直观感受,能更好地理解该历史事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会更加条理化、清晰化。
(三)利用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来加强对时间的记忆
1.理解和识记典型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通过时间表,学生只是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无法感知导致事件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原因。因此,“考查历史事件,绝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作观察,而应当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去作具体的、动态的分析和把握”。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典型历史事件,教师可以详细地罗列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史料,让学生归纳概括出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概括、比较、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利用时间点锻炼学生的历史叙述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近代民族工业产展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让学生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外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家,他们纷纷搞实业来挽救国家危亡。同时,洋务运动也在这时兴起,对民族资本家如何办实业起了示范和引导作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脑海中必然会形成大的时间体系,形成对历史事件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更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更适合学生时空观念养成的方法。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历史成绩必然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