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拉之家

2018-12-24云川

环球人文地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这幢高迪米拉

云川

在巴塞罗那这座:高迪之城:里,“米拉之家”是高迪一次炸裂式的创作。人们喋喋不休地诉说着它的荒诞不经和精致华美。可真正站在它面前,你不得不相信:这幢建筑有它独立的生命。

你能想象一座建筑全由曲线构成而内部无一直角吗?在巴塞罗那的格拉西亚大道上,就坐落着这样一幢公寓楼——“米拉之家”。它的设计者高迪曾在建造之初说:“这房子的奇特造型,将与巴塞罗那四周千姿百态的群山相呼应。”

1905年,富商佩雷·米拉和他的夫人在参观完巴特罗公寓后感到目眩神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最终,他们在距公寓只有十余分钟步行路程的地方買下了一处住宅,并决定邀请参与改造巴特罗公寓的建筑师高迪来设计,许他以充分的创作自由。就这样,高迪将这座住宅推倒,历时四年,新建了一座现代主义风格的房屋,这就是“米拉之家”。它的一楼是临街商铺,二楼夫妇自住,三楼至六楼则用于出租。

“米拉之家”是高迪对传统建筑的一次伟大反叛,不同于人们对房子方正的固有印象。“米拉之家”有着极富动感的线条。它白色石材的外墙如同波涛起伏,荡漾出精致华美的铁艺阳台,配以弧形的窗户,看久了不免令人心旌摇荡,仿佛自己就是海岸,被海水一浪浪地扑打。天台的设计更是显示出高迪非凡的想象力,他把通风口、楼梯口和烟囱都塑成了奇特的造型,有人说它们看起来像带着头盔的士兵,守卫着这幢匠心独具的建筑。只是夜晚的天台,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有些光怪陆离。房屋内部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圆形设计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几乎所有的房间都是如此,甚至天井、大厅、走廊、天花板也不例外。据说有楼中的住户向高迪抱怨墙都是曲面的,她的钢琴无处安放,高迪则幽默地建议她可以改拉大提琴。高迪始终认为“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建筑中无处不在的曲线运用也许会使他觉得上帝与自已同在。

为人称道的还有“米拉之家”特殊的力学结构。一般来说,建筑都会有它的承重墙,而“米拉之家”的内外墙均不受力,整个建筑只靠柱子支撑,房间里的墙有需要就可以打掉进行改建,满足屋主的各种现实需要,给人以极大的空间流动感。它的采光也值得一提,因为内有天井,所以每户都能双面采光,日色明媚的时候,这栋没有尖锐棱角的建筑从里到外都溢着光,显得圆润华美,恍若天堂之地。“米兰之家”的细微之处也精致无比,如门窗的黄铜把手,不仅美观,还符合手的曲线,握上去不会硌得慌。

在文艺界,“米拉之家”备受青睐,出现在多种文艺作品里,比如安东尼奥尼执导的电影《过客》和小说家丹·布朗的小说《本源》。时光流转,百年已逝,“米拉之家”早已易主,经过细致的修缮,它仍被用于居住和办公,而阁楼天台和部分楼层还向公众开放,数年如一日地向人们展现着它的迷人风采。

猜你喜欢

这幢高迪米拉
小学生迪克比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高跷楼”
小学生迪克比
安东尼奥·高迪
承诺是不容打折的
米拉的豁口
米拉雪山
清洁工王阿姨
像阿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