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泡洗有学问

2018-12-24吕若琦

科学养生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外治药浴药液

吕若琦

提起中药泡洗,很多人以为这很简单—不过是用些中草药煮水,泡泡脚、泡泡腿罢了,实际上,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A.中药泡洗技术历史悠久、应用很广泛

中药泡洗的历史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渍”即为浸、沤之意,“渍形以为汗”,意味着外邪是从汗中而出。这便是药浴的较早记载。

此外,吴师机著的《理瀹骈文》为中医第一本外治法专书。该书从理论上对外治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外治之学,所以颠扑不破者,此也;所以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者,此也”。这些论述为泡洗疗法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药泡洗技术是籍泡洗时洗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浸洗全身或局部皮肤,起到活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杀虫消毒等作用。本法不仅适用于痈、疮、肿毒、癣、痔、烫伤、外伤、骨伤等局部疾病,也可用于发热、失眠、便秘、中风、关节炎、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患。因此,皮肤科、骨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诸科疾患均可用中药泡洗疗法。

B.泡洗疗法不伤肝肾,药物选择有讲究

与一般给药方式相比,中药泡洗不经胃肠,而是通过皮肤吸收,这样一来对胃肠无刺激作用。同时,由于药物经皮肤吸收量小,再加上皮肤的储库效应,吸收后血药浓度远较口服给药低,对肝肾几乎无毒害作用。

在泡洗药物的选择上,也并非随意增减中草药,而是根据八纲辨证用药,以起到对症效果。以治疗湿疹为例,其急性期的症状以糜烂、渗出、水疱为主,治疗上就应以清热解毒或清热燥湿为主要原则,此时,可分别选用清热解毒或燥湿的药物如公英、地丁或苦参、黄柏之属作为泡洗药物。如果是亚急性、慢性期的湿疹,其表现为皮肤肥厚、干燥、脱屑,则应以养血通络为主,多选用润肤祛风的药物如防风、当归之属作为泡洗药物。

当然,针对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若出现了相同的症候,也可采用统一治疗原则和类似辨证配方。如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急性期湿疹均以水疱渗出、皮肤红肿等为主,均表现为实热浸淫,治疗应以清热燥湿为主,祛风止痒为辅。

C.中药泡洗有规范流程,操作应谨遵医嘱

说到中药泡洗的效果,60岁的吴先生可谓深有体会。因为患有顽固性皮疹,他被折磨了快18年。“起初皮疹较少,主要在双下肢,后来逐渐增多、加重,竟然发展到全身都是。尤其是今年,全身又不断有新发皮疹出现,面积日益扩大,瘙痒感特别厉害,真是难受得不行。”

吴先生来到中医院皮肤科就诊,被认为是属血虚风燥证。医生安排使用中药丹皮、楮实子、地肤子、土茯苓、苦参、乌梅、秦皮、麦冬、玉竹、知母、何首乌、马齿苋、黄柏等药材煎水熏洗,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经过一个疗程的熏洗,吴先生的皮损恢复得相当不错。

中药泡洗有着一套规范流程。首先,中药熏洗前要保持治疗环境的整洁、安静、安全,建议关闭门窗,将室温调节至25℃~28℃,用围帘遮挡病人。嘱咐患者在药浴前排空二便,脱去外衣,浴巾包裹,注意保暖,取合理体位。

其次将药液倒入浴盆内,搭上坐架,测药液温度,以50℃为宜。让患者去除浴巾,坐于浴盆坐架上进行熏蒸,待药液温度至38℃~41℃时,将身体及四肢浸泡于药液中。此时可协助患者搓洗局部或四肢关节,浸泡时间一般为20至30分钟。

药浴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询问患者有无眩晕、疲乏无力等不适症状。随时观察室温及药液温度是否适宜。等药浴完毕后,用温水冲净药液,将患者扶出浴盆,擦干后披上浴巾,协助患者穿好衣裤,送回病室,取舒适体位,休息片刻后再询问有无不适。

D.中药泡洗让他们远离了病痛

退休老人陈大伯今年68岁,1个月前出现行走时右膝关节疼痛,劳累后疼痛加重,关节活动受限,右膝关节怕冷等症状。专科检查发现陈大伯双膝关节可闻及摩擦音,以右侧为重。右侧膝眼处饱隆肿胀,皮温不高。辅助检查:血沉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类风湿因子检查未见异常;關节液为非炎性。膝关节X线侧位片示:右侧膝关节股骨内侧髁和外侧髁粗糙,胫股关节面模糊,髌股关节面变窄,髌骨边缘骨质增生及髌韧带钙化。为此医生诊断陈大伯患上了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给出具体治疗方案:

治法:活血化淤,疏经通络。

组方:川芎15克、川椒15克、鸡血藤20克、络石藤20克、木瓜15克、路路通15克、海桐皮15克、秦艽15克、伸筋草20克、透骨草20克。

操作方法:患者自行回家中泡洗。具体操作是将中药水煎去渣取液1升左右,再加清水2升左右,倒入深度约为60~80厘米的药浴袋内,双小腿伸入袋内后,一起放入装满40℃左右温水的泡洗桶内,袋内药液浸润至足三里附近,每次泡洗30分钟左右,1天1~2次,每次间隔3~7小时,1份药液可用3天。1周为1个疗程。注意每次泡洗宜加入少量酒(100毫升左右)或醋(50毫升)。

陈大伯使用此法1周后复查,发现右膝关节怕冷、肿胀症状消失,但仍有无力感。按医嘱将上方中的川椒、木瓜去掉,加杜仲15克、续断15克。治疗1周后诸症缓解。

E.中药泡洗还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是自行在家进行中药泡洗,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中药泡洗操作过程中,患者在30分钟内应饮用温开水或茶水300~500毫升,以补充体液及增加血容量,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有严重心肺及肝肾疾病患者饮水不宜超过150毫升。小孩及老年人酌减。

二,中药泡洗时应注意浸泡温度,泡洗时应当微微出汗,不可大汗淋漓,以防虚脱,即所谓的“气随汗脱”。

三,妇女月经期间慎用活血通经类中药泡洗方,以防止血液循环加快,导致月经失调。

四,出血性疾病、败血症及严重血栓患者慎用。

五,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患者受寒,以防外邪内侵而致病。 编辑/谭明

猜你喜欢

外治药浴药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药浴益身心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中医外治杂志
治斑秃
苦夏药浴正当时
藏医药浴法治疗关节炎8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