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衰的蛛丝马迹

2018-12-24孙清廉

科学养生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血量卧位左心室

孙清廉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由于原发性心脏损害后,引起心排血量下降,影响机体组织代谢的一种病理状态。它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表现,病情重,死亡率高。早期发现与治疗、加强自我保健对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病人预后十分关键。然而,本病症情复杂,心衰症状往往不典型,所以容易误诊。为避免误诊,医生与患者要善于从种种症状中寻找心衰的蛛丝马迹。

慢性心衰的主要症状表现

当心脏的冠状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后,心脏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缺血缺氧,心肌代谢受到影响,日久天长,心肌硬化、心肌收缩力下降,最终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衰引起的血循环障碍不但影响心脏本身,还会直接、间接影响呼吸、消化、肾脏及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当这些症状比较突出时,则易掩盖心衰的真相,干扰对心衰的识别,这是应当特别注意的。

倦怠、乏力。这是由于心排血量下降,全身的骨骼肌血流灌注不足造成的。表现为容易疲劳,少气懒言,轻微劳动或走路稍快即心慌胸闷、气喘吁吁,感到呼吸困难。但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误认为是年老体弱而听之任之。

气喘、咳嗽。由于左心室负荷过重或严重的二尖瓣狭窄,致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减少,左心室排血量降低,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当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大循环回心血量增多,左心室排血量低于右心室排血量时,均可引发左心衰竭。症状表现为咳嗽、咯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痰;有的患者在睡眠中常突然出现胸闷、气短或喘息,往往需要高枕卧位或被迫坐起。这是因为左心衰而导致肺瘀血及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使呼吸道通气受阻所致。易误诊为气管炎或哮喘。

浮肿、尿少。是由于心功能减退,心脏排血量降低,致肾血流量减少及体循环出现瘀血,使双足、双小腿发生水肿,在劳累时加重。患者尿量减少,但夜尿却相对增多。这是由于在夜间平卧的休息状态下,回心血量增加,肾灌注好于白天的原因。容易误诊为慢性肾炎,男性还可能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症。

纳差、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多见于右心衰竭。因为右心吸纳血液的能力下降,致体循环的静脉压增高,导致胃肠道、肝胆等内脏出现瘀血,甚至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出现食欲不振、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人还会出现腹痛、腹泻。如果不注意详询病史和查体(右心衰常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下肢浮肿等阳性体征),则易误诊为消化道疾病。

神经、精神症状。老年人中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和脑供血不足,心衰时由于心输出量下降,会使脑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加之心衰后还容易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代谢障碍与脑缺氧,出现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妄想、幻觉、谵语等症状,甚至还会发生猝死。

老年人心衰有时十分隐蔽,若遇以下情况,医患双方也要警惕心衰存在的可能:不明原因的心率、呼吸频率加快,心率≥110次/分或心律不规则,或伴血压增高;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昏、大汗淋漓、夜卧不安,轻微活动即感心慌、憋闷、气促;咳嗽、咯痰、喘息与体位有密切关系,白天站立或坐位时较轻,平卧或夜间卧床时加重。除合并感染外,一般无发热与脓痰。有时经感染与平喘等治疗症状不缓解,而采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治疗却常能奏效。

若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以排除无痛性心肌梗死;摄胸部三位片,看是否有左、右心室扩大和有无肺瘀血存在;做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测定心室的舒张和收缩功能,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以达能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之目的。

加强自我保健减轻心脏负担

有慢性心衰表现的患者,要特别加强自我保健,这对减轻心脏负担,防止病情进展,减少发作次数有重要意义。

减缓生活节奏。有慢性心衰表现的人,一定要保证休息。病情严重者,还要卧床休息。轻中度慢性心衰病人,一般不强调严格休息,但生活起居中的一切行动都应贯彻一个“慢”字,走路宜慢、起居宜慢、吃饭宜慢等等。在病情稳定時,可短距离散步和做简单的生活料理,以不引起气促、心悸为宜。

半卧位休息。半卧位时,下肢与腹部的血液因重力作用而容易聚积,使血液流入心脏的数量和压力减少,医学上称为减轻心脏前负荷。特别是患有慢性心衰的病人,采取半卧位式休息,可避免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

注意调整饮食。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等疾病的人,宜进低盐(有慢性心衰表现者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3 克)、低糖饮食。因为钠离子过剩,会增加血流量和钠潴留,引起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过量食糖,在机体内会转化为中性脂肪,对血管不利,还容易患糖尿病。慢性心衰患者还要适当控制饮水量,以降低心脏负担。慢性心脏病人的饮食宜多品种多变化,宜温宜软,少吃动物脂肪。适当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适当多吃白肉(鸡、鱼)以代替红肉(猪肉、牛羊肉等)。每餐以七八成饱为宜。若进食过量,会迅速增加血容量,从而增加心脏负担。

重视控制血压。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药物治疗,降压不可过快,不可使用剧烈降压药。即使血压已稳定,也要服用维持量,不可随便停药。随意停药,血压波动过大,血压升高,心脏的负荷必然加重。

保持情绪稳定。慢性心衰患者一定要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心胸开阔,精神放松,遇事冷静。避免过度欢乐和悲伤。情绪波动过大,生气动怒、惊吓、恐惧均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病情。最好不看惊险刺激的影视节目和体育比赛,以免引起心动过速,增加心脏负荷。减轻体重可有效地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衰。

此外,还要重视保证充足的睡眠。患有糖尿病、贫血、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要重视及时治疗,以免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编辑/谭明

猜你喜欢

血量卧位左心室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膀胱冲洗液中加入去氧肾上腺素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
简便警示卧位角度测量器的设计
FloTrac/VigileoTM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极危心脏病患者开腹手术麻醉处理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