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孩子的新生祝福吧

2018-12-24马志国

科学养生 2018年12期
关键词:父母亲陈先生孙女

马志国

现在,和我坐在一起的,是满面愁苦的年近七旬的陈先生。

伴着一声叹息,陈先生开始诉说心中的难言之苦:“唉!早就想找您啦。差不多三个月多了吧,我唯一的孙女因病去世,离开我们三个多月啦……唉!这三个月,我真不知道是怎样熬过来的,常常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夜里醒来都是孩子的影子……

“直到现在,心里也放不下孩子啊!当初的时候,我一个月没敢出门,怕看见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那段路,怕看见孙女的同学,特别怕碰到孙女同学的家长。我不是爱流泪的人,但是,碰到这些一块接送孩子的家长,人家提起来,我就止不住泪流满面。我对人家说,不说这件事了,不说了,太难受了。这一辈子,我最疼爱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我的母亲,一个就是我的这个孙女。老母亲早些年就走了,小孙女现在又走了。唉,真是要我的命啊!过去的这些日子,白天,晚上,特别是睡不着的时候,眼前总是孙女的影子,这些日子好多了,想当初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陈先生的泪水从眼角滑落,我静静地递过纸巾。我知道,这个时候,哭诉对陈先生是最好的心理宣泄。

看陈先生拭去泪水,我才递过水杯,关切地问:“孩子是怎样的病症呢?”

陈先生压抑的心开始放松:“孩子从小就身体不好,吃东西总是吐。起初家里以为是胃口不好,就带孩子看医生。结果医生诊断为心肌扩大。医生跟我们家人解释说,这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很高,患者一般可以存活几年,少数可以到十几岁。虽然一时难于接受,总得面对现实吧,就一直按照医嘱服药。从那以后,能采取的治疗措施都采取了,能够给孩子的爱护都给孩子了,全家对孩子百般照顾,千般疼爱。当时和我们一同去过的孩子,后来复查都见不到了,我们知道那些孩子都先走了,我们孙女是最好的了。我们还心怀侥幸地想,孩子会不会没问题了。

“可是,去年冬天正冷的时候,孩子因为感冒住院了,结果导致原来的心脏病病情恶化,最后还是离开了我们。那是多好的孩子啊,我们怎么就没有保住她呢?看孩子走的时候挺安详的,当时全家人都没敢哭。我也只是背后偷偷抹眼泪……”

我一直静静地听,看陈先生平静一些了,才缓缓地说:“是啊,那么好的孙女离去,谁也是够受的。不过,听您刚才的诉说,孩子的病是先天带来的,不是我们照顾不周引发的。我们为孩子做了该做的一切,孩子才能够活到这么大。就是说,为孩子我们已经尽心竭力了,我们可以问心无愧了,我们都不该自责。是这样吗?”

陈先生叹息一声:“是啊,为孩子,我们该做的都做了,没有什么对不起孩子的地方。听您这样说,想想也是,我们都不该过分自责……”

我点头说:“好,这很重要,这样您可以稍稍心安,您的心可以不再那样苦。”

这时候,陈先生的情绪逐渐平稳了:“直到今天,还没敢让小孙子知道……”

我不解地问:“没让小孙子知道?”

陈先生情绪越发平稳了:“是这样的,孙女是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今年也6岁了吧,早就上幼儿园了。他姐姐病逝之后,家里人一直在瞒着他,告诉他姐姐到外地去上学了。他常常问起来,姐姐去哪啦?咋还不回来?但是,我们看他好像不知道伤心,只是经常说起和姐姐在一起的情形:那次我们去旅游,姐姐和我在一起登长城;那次我们去海底世界,姐姐和我看海洋馆的表演……”

弟弟诉说和姐姐在一起的情形,跟陈先生总是回忆起孙女的影子,是一样的心理,怎么能说不知道伤心呢?只是他不能像成人那样知情,他不能像成人那样表达,只能那样在回忆中安慰自己迷茫的心:姐姐怎么会离开我呢?可是姐姐到底出了什么事?这样理解孩子就会体会到,孩子比成人承受的压力可能还要大。

就这件事情来说,一个6岁的孩子,已经不小了,已经能够察言观色,已经能够分析判断了。直接把实情告诉孩子,可能孩子会很悲痛,但是,总会慢慢淡化,慢慢走过。如果孩子已经猜测到了实情,大人还不说,孩子也不问。彼此岂不都是一种漫无休止的煎熬?时间长了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岂不是更大?

所以,与其这样让孩子不安的猜测,不如找个机会直接跟孩子说明。当然,在和孩子交流的具体操作上,要多多注意。一是逐步暗示。不要突然告诉孩子姐姐去世了,话说得要有个台阶,给孩子一个心理上逐渐接受的过程。一是从容沟通。找个从容的时间,和孩子慢慢说明,保证现场有孩子宣泄情绪的时间,以及大人及时疏导的时间。一是注意氛围。最好是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这种亲情氛围提供的安全感,对孩子是很好的心理支持。一是正确引导。在孩子逐渐接受了姐姐去世的事实之后,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还应在适当的时机,给孩子以正确引导,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引导孩子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解释了上面的意思,交流了个人的体悟,陈先生有所领悟,有些释然。

随后,我说:“您的孙女也许已经开始了新生,她需要的是爷爷的祝福,不是爷爷的眼泪。你如果只顾自己流泪,是不是有点自私呢?为了孩子的新生,我们是该为自己悲伤,还是该为孩子祝福?”

陈先生脸上的愁苦悲伤淡去了许多:“对,不能再光顾自己流泪了,要为孩子着想,要为孩子的新生祝福!”

是的,对遭遇孩子早逝的家庭来说,父母亲人痛定思痛,都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是为自己着想,还是为孩子着想?如果真爱孩子,作为父母亲人,理性的选择必然是为过世的孩子着想,为过世的孩子祝福。但孩子已经过世,还怎么为孩子着想?

这就有一个问题了:你信不信人死后还有灵魂?

如果你不信,那就是说你认为孩子过世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么,你没完没了的悲傷啊,痛苦啊,纠结啊,还是为了爱孩子吗?不,不是的,都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遭遇的损失。这,与丢失一大笔钱而痛不欲生又有什么区别呢?父母亲人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如果孩子天上有知,怎么看只会为自己流泪的父母亲人呢!

如果你信,那就是说你认为孩子过世了还什么都知道,那么,你没完没了的悲伤啊,痛苦啊,纠结啊,是为了爱孩子吗?不,不是的,你这样只会给孩子的灵魂造成伤害。不是吗?爱应该是温暖的,安详的,幸福的。可是,父母亲人过度的悲伤痛苦纠结,能让孩子的灵魂感受到温暖安详和幸福吗?

所以,不管你信不信人死后还有灵魂,都该为孩子着想,祝福孩子在通往天国之路上走好。这就需要把悲苦化作温暖的爱,安顿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

交流了上面的意思,陈先生有感而发:“真谢谢您了,让我换个角度重新看待这个问题,让我的心安定了许多。回去,我要和孩子的妈妈爸爸,和全家人,好好谈谈,帮助全家人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为过世的孩子祝福,安顿好现在的生活。”

编辑/张玉春

猜你喜欢

父母亲陈先生孙女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永远的怀念
先嗑为敬:陈先生的糖“蓄谋已久”
孙女送我生日礼物
为谁吃饭
老板不知银行新规 被工人骗万元
逃逸
孙女带我看车展
偶尔
清明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