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文物保护方法研究
2018-12-24邱新生
邱新生
摘 要:文物留传和文化精髓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也体现了中国祖先们的思想格局和行为习惯,反映了历史时代的发展趋势。针对博物馆来讲,它珍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是典藏和陈列的最佳场所,能够进一步研究历史文物,促进文物的保护。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都运用了信息技术,并得到了明显效果,使文物管理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文章针对信息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文物保护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信息时代;博物馆文物;保护方法
历史文物的研究价值非常高,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了当时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博物馆是用来存储文物的关键场地,大量的历史文物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随着信息化脚步的不断加快,信息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管理中被广泛应用,扩大了文物研究及存储空间。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博物馆文物保护方法进行不断完善,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实用性与创新性。
1 信息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性
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推动,与此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于传统文物保护来说,过于重视保护,忽视了文物动态性,如何提高静止文物的动态价值,就要从信息化发展程度来看。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加大了博物馆的宣传力度,还增加了文物阅览路径,供人们参考,对此从传统博物馆的发展局限性入手,同样可以探索到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性。另外,在人类文明和历史文化发展中,博物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文物保护阶段,如何加大保护力度,还需紧跟时代脚步,融合信息化关键技术,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效融合提供保障,积极宣传历史文化知识,如在沟通时,运用一些新型技术与保护方法,能让人们眼前一亮。对于传统来讲,不仅让更多人眼前一亮,还转变了传统文物的摆列方式,告别了“通柜实物+说明牌”的时代,此法在一定程度上使文物的收藏价值有所提升。从功效、组织及内容上来讲,有了新定位,注解了展品的内在意义,提升了文物保护的价值性,推动了博物馆健康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 信息时代背景下对博物馆的要求
2.1 基础设施要求
在日常使用和发展阶段,由于少数博物馆的库房面积偏小,因此常常出现文物乱摆乱放现象,严重破坏了文物的价值。还有其他博物馆由于资金紧张,在文物保存过程中没有做好防潮和计算工作,使得科技在文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不是很明显,束缚了博物馆的发展进程。
2.2 专业化服务系统要求
自从推出了信息化技术,专业化服务系统在博物馆信息化基础建设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微博和微信中,扩大了博物馆的发展路线,使其变得越来越新颖,还有少数博物馆以自身名义注册了官方微博。然而结合当前应用状况来讲,在构造方面还有待提高。
2.3 高素质人才要求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管理人员不但要丰富自身的文物保护知识,还要不断提升网络技术能力。现如今,一些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其专业知识老旧,不熟悉网络操作流程,使博物馆管理工作缺乏创新。
3 博物馆文物保护的意义
随着博物馆的飞速发展,国家需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由于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文化底蕴丰富,延续了历史血脉,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精神。与此同时,博物馆文物非常宝贵,是民族的精髓,只有将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文物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方能展现出来,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
3.1 提高博物馆的经济效益
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讲,文物展示是博物馆的经济来源,只有将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使博物馆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第一,针对博物馆门票来讲,是博物馆维持生计的主要方法,工作人员可在一些公益门票上进行增设,分发补贴给主办方。第二,有关部门可以借助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来提高博物馆的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第三,关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可拟定合理的管理计划,使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3.2 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博物馆文物保护阶段,其工作的实施可借助有关部门的新型保护方法,将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展现出来,结合城市真实情况,从城市发展特征入手,构建城市精神文明形象。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社会文明水平有所提高,我们要转变传统职业道德理念,规范员工的行为习惯,进一步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在开展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员工需拟定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案,深入研究和探讨,解决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工作质量。此外,在博物馆文物保护阶段,管理人员可借助新型保护手段加以管理,从而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效率。
3.3 扩大博物馆融资途径
文物保护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起来,可通过不同区域的文化沟通形式,使博物馆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进一步提高,吸引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扩大博物馆的融资途径,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更好地解决融资问题,改变区域间的文化理念。与此同时,加大博物馆文物保护力度,融入国外资金,提高博物馆经济效益,完善博物馆工作制度。在管理博物馆文物过程中,有关部门可利用各种管理手段开始工作,最终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4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文物的保护方法
4.1 优化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开展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实际发展阶段,要想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就要对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在构建基础设施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博物馆管理人员的思路,只有了解管理人员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构建基础设施,其构建流程才能顺畅。针对实际操作方面来讲,需要考虑以下三点:①有关政府要多多支持博物馆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从转变文物保存环境入手,避免环境遭到破坏。②博物馆要结合自身实际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来购买相应的设备,如处理能力差的系统。③博物馆应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自身实力,如在管理阶段,构建信息网络平台,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4.2 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
现如今,信息化博物馆的核心部分指的是专业化服务体系,专业化服务体系在应用和发展阶段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基于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要在信息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来完成,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平时的使用和创造阶段建立健全的数据库体系,是专业化服务系统的前提基础。基于此,要主动构造文物资料管理系统,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转变数据库系统,向服务系统迈进。②加大展馆监控系统的构建力度,为展馆文物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合理掌控观赏的人流量。
4.3 完善团队建设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扩大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然而技术的使用和管理与工作人员有很大联系,对此一个好的团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需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规范标准。针对人才团队建设需从以下几点入手:①在招聘管理人员过程中,应使用公开选取方式。在选取时,要保证招聘的公平性,确保选择人员质量的真实性,以应聘者能力为参考基准,而不仅仅看应聘者的学历和阅历。②提高已有员工的工作技能,可选择在岗培训方式。③科学严谨的建立奖惩机制,进一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并规范工作行为。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想做好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就要与网络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建立健全的基础设施和软件管理系统,与此同时提高员工的信息化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从而来保证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孙璐.析现代博物馆文物保护及管理趋势[J].黑龙江史志.2014,(24):77-78.
[2]劉溪尧.对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6,(14):277-278.
[3]黄小伊.浅谈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赤子,2015,(18):118-119.
[4]王子恒.信息时代下博物馆文物保护的措施[J].中国民族博览,2016,(11):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