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敦煌壁画看中国绘画发展史

2018-12-24许少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6期
关键词:壁画敦煌发展

许少芳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交替,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中国绘画亦是如此。从魏晋南北朝的兴起到隋朝的创新,再到唐朝的鼎盛,中国绘画的每一阶段都在寻找传承和突破的平衡点。敦煌壁画作为其中不可多得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1]。其汇集百家之长,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深深影响着我国绘画发展史。文章主要论述从敦煌壁画看中国绘画发展史。

关键词:敦煌;壁画;绘画发展史;发展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壁画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着我国绘画史的发展。我国壁画发源较早且覆盖面积甚广。丝绸之路把敦煌推向了世界,搭建起了中外文化的桥梁。不同种类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结合,致使敦煌文化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敦煌壁画从始至终与我国绘画史紧密相连,记录了当时很多未被广泛传播的民俗生活等,可谓是宝贵的文化资源。

1 敦煌壁画简介

敦煌壁画历经千年,跨越多个朝代,为我国绘画史添砖加瓦。敦煌壁画将建筑与绘画结合,融合中西绘画艺术,并加入西域佛教题材,经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壁画风格。其斑斓的色彩、精妙的雕刻使画中场景栩栩如生,令观赏者惊叹不已、印象深刻[2]。

1.1 艺术特点

敦煌壁画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需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其带有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体现出不同时代下的人们对当时社会的认识,反映着人们对美好自然的追求。在构图方面,敦煌壁画多采用对称的构图方法,均衡的结构可使观看者在视觉上处于轻松的状态,同时,人物形象上的对称也为整幅壁画增加了平衡感。然而,对称虽给人以形式上的美,但缺少些许生机与灵气,而敦煌壁画却能在保持整幅构图对称的基础上突破常规,强行使之“不对称”,使每幅壁画都独具艺术魅力。敦煌壁画极具生命力,真实感十分强烈,它主要是通过色彩来表现的。敦煌壁画的色彩遵循绘画的色彩规律,在主色的基础上创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的组合色,将色彩能够带给人的视觉美感发挥到了极致。敦煌壁画的线条粗壮有力,不仅勾勒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具有强大的表现力。

1.2 壁画的产生与发展

敦煌壁画的产生源于人们辛苦的劳动创造,是人们精神追求下的艺术产物。敦煌莫高窟由东方人所创,因而敦煌壁画源自中原艺术。在西域佛教传入敦煌后,敦煌壁画加入了浓烈的宗教文化,又结合了西域多个地区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壁画艺术。敦煌壁画使中原传统绘画技术得以传承与发展,也推动着佛教文化艺术在中国走向兴盛。敦煌壁画自魏晋时期逐渐兴起,隋朝有所创新,到了唐朝进入鼎盛时期,五代后敦煌壁画逐步走向衰落。到了宋朝,其艺术水平显著下降,壁画的内容千篇一律,其色彩的表现也暗淡无光,元朝时壁画的内容形式更是变了形,敦煌壁画就此暂别辉煌[3]。

2 时代特点

从古至今艺术都是产生于生活,又超越生活,艺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其壁画深受境外文化的影响,在继承我国传统绘画技巧的基础上,融合新元素,不断创新并发展,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都形成了独具风格特色的绘画表现形式,推动着中国绘画的进步与发展。

2.1 兴起时期

秦汉时期的大一统,让古代中原地区得到了短暂的平静。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段长期的战乱又开始了。敦煌建立在汉朝将匈奴击退之后,到了北朝时期,主要受鲜卑族政权的统治。鲜卑民族虽是游牧民族,却能广泛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尤其是对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就使得敦煌地区的文化艺术不仅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反而更加蓬勃发展。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敦煌地区接受了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及部分欧洲国家的文化,与之融合后逐渐形成了其独有的艺术特点。敦煌壁画在继承汉代美术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佛教文化,其色彩丰富,人物形象鲜明,风格多变,总体上看装饰感十分强烈,多被用于寺庙、石窟、墓室的墙壁之上。而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形式多为长卷式,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尽可能表现人物的气韵、风貌。不同的绘画种类使用不同的方法技巧,已然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体系,对人物的描绘技法达到鼎盛时期。期间,出现诸多颇有成就的画家,顾恺之便是其中一员。他的《洛神赋图》通过提高绘画的再现力,将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对古代绘画的发展极具意义[4]。

2.2 创新时期

隋代是敦煌壁画的创新期,其在延续北朝壁画的风格上,又加入了新元素,形成了自身特性。隋代的故事画里加入了一些山水、林木元素,并逐步改变其构图次序。随着朝代的更替,壁画内容从故事画向经变画过渡,尤其在隋代末期,经变画已成了当时的主流。经变画减少了一些抽象的定义内容,增加了故事性,结构也随之改变。豪放和婉约都是隋代壁画的绘画手法,既可以体现朴素的人民生活,还可以凸显敦煌的气息。在色彩方面,隋代壁画用色更加五彩缤纷,土红已不再是其主导色系,取而代之的是绿、青、蓝。在线条运用方面,隋代更注重粗细结合,把轻重缓急表现得淋漓尽致。兰叶描作为其线条的代表,更是把隋代壁画推向了新的高度。

2.3 鼎盛时期

唐朝經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上的稳定也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绘画亦步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继承了魏隋时期的艺术风格,并在内容以及题材方面发展创新。唐朝文化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此时壁画创作融合更多的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与现实生活更为贴近,得到更多普通百姓的关注与喜爱,人们对绘画、对艺术的欣赏水平有了整体提高。唐朝绘画在构图方面特点突出,既能突出人物主体,又能将周围景物之间的远近、疏密安排得当,构图充实丰盈的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均衡性,故唐朝画作的装饰性极强[5]。在人物形象上,也由眉目清秀转向结实丰满,造型更为现实。唐代知名画家颇多,以“画圣”吴道子为代表,其作品多表现皇室贵族雍容华贵的生活,同时也包含着许多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充分反映出社会现象及文化思想。

2.4 衰落时期

自五代十国起,历经两宋,再到元代,由于历史原因,敦煌壁画开始走向衰落。然而,这段时期的敦煌壁画对中国的绘画发展史来说亦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这个阶段的壁画承袭了隋唐壁画的内涵,又融入了两宋绘画之风,兼具多民族的文化特色,既有豪放之气势,又有婉约之柔美,表现形式独具一格。元代壁画的线条更是富于变化,对线条描绘的精准把控使其刻画的人物形象更为真实。虽在色彩方面的表现力大不如前,但凭着对线条变化技术高超的掌握,元代壁画仍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元代的壁画有汉风绘画和藏密绘画,其作者多为士大夫画家,也有不少出自民间。士大夫画家多为宫廷官府作画,也为一些大规模的僧道寺观作画,而一些小的寺观和普通民宅的壁画则多为民间画工所作[6]。壁画的内容有人物故事,也有青山绿水。元代壁画虽已衰落,但其艺术表现力仍然很高。

综上所述,在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每当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必将带来艺术审美观念的改变。绘画的创新与发展,虽受制于时代背景,但凭借着艺术家们对绘画的更高追求与不断的自我突破,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绘画发展的特有体系。敦煌壁画这一传承千年的艺术,结合了中西文化的精华,艺术表现手法极其精湛,以其崇高的绘画艺术境界,将绘画所能表达出的意境发挥到了极致,给人以心灵上的触动,引领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绘画欲高速发展就必须寻找突破,借助敦煌壁画的藝术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以辩证的态度接纳外来文化,从而将中国的绘画艺术推向更高、更快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敏杰.高等院校美术类学生专业参考大系:壁画的高度(世界名家作品精选)[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3.

[2]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壁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壁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3]李玉君,张新朝.二十一世纪以来辽代墓葬壁画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5(5).

[4]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东风里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3(10).

[5]李伯萍.从洪洞广胜寺水神庙壁画看元代地域文化[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2.

[6]拉日·甲央尼玛.初论玉树格查拉康新发现的元代壁画[J].西藏艺术研究,2014(2).

猜你喜欢

壁画敦煌发展
三观壁画
“反美”壁画
作品二
敦煌画师,I服了YOU
区域发展篇
敦煌 敦煌
“飞蛾”修复壁画忙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