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区域之间的有效互动

2018-12-24邱丽英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新郎新娘活动区温馨

邱丽英

开放性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贯彻落实《指南》教育理念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但笔者发现班级各区域之间普遍缺乏关联,较少产生有效互动。那么,如何实现区域间的有效互动呢?对此有几点看法:

一、选取合适的区域主题是活动区互动的根本

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的区域主题内容,让各活动区有机联系、自然整合并互动。

如中班“温馨的家”(娃娃家)里最近玩出了新花样一一当新郎新娘。有孩予说:今天我要和新郎结婚啦,我当新娘,你当新郎,我们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其余的幼儿就鼓手叫好。于是幼儿自发地玩“结婚”的游戏。教师没有干预,而是在一旁观察,发现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到了讲评时,教师有意请“温馨的家“中的孩子进行交流分享,他们兴高采烈地描述了今天的玩法和收获。经过深人思考,教师尝试引导幼儿在“温馨的家”中增设“结婚”这一有趣的主题,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地发现、探索有关“结婚”的更多秘密,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对“结婚”的好奇和喜爱,同时促进活动区之间的交流、沟通,跨越活动区界限,实现活动区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精心策划与准备是推进活动区互动的开始

一个新主题的策划与准备过程都是课程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各活动区互动的开始。根据需要,活动开展之前的环境创设、各类材料、道具都可以在原有的各活动区中进行,这不仅给原本旧的活动区带来了新的活动内容、使这些区域自然整合,更使幼儿成为活动准备的参与者与决策者。

“结婚”主题确定后,为了活动的开展更加顺畅,教师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带孩子去参加婚礼时有意地引導幼儿观察婚礼的细节,并下载婚礼的视频让幼儿观赏,丰富幼儿有关婚庆的知识经验。之后,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与幼儿讨论:平时爸妈带你参加婚礼,有被邀请吗?怎么邀情的?新郎新娘都做了哪些准备?办婚礼、喝喜酒在哪里比较合适?最后,师幼共同决定:关于人员配备,要有摄影师、更换婚纱的助手、主持婚礼的司仪、办喜酒的厨师;关于材料的准备,孩子们认为需要有美丽的婚妙、头纱、新郎的礼服、领结、要有红色卡纸来做请柬等等;关于场地,可以在“温馨的家”(娃娃家)中更换礼服、在“温馨画吧"(美工区)制作请東、在“温馨唱响吧”(表演区)举办婚礼。

讨论过后,老师、幼儿、家长都投入了紧锣密鼓的游戏筹备中。在筹备过程中,幼儿分工合作,有的带纱裙、发饰、项链;有的带糖果盒,说是要分喜糖给客人吃;有的带家中精致的空酒瓶和高脚杯,说是“喝交杯酒”用的;有的带仿真“水果糕点”;有的带“照相机”;有的带“生日蛋糕”……为旧的活动区增添了新的材料,也让这些活动区“活”了起来,有了自然的互动。

三、拓展活动内容促进活动区之间的深层互动

新的活动区主题确定后,要实现与别的区域之间的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逐步深人的。根据现有的情况,我们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区域都换成全新的,只能从当前区域开始,寻找一个内容让此区域与已有的区域联系互动。“结婚”是孩子自发生成的主题,也是孩子感兴趣的,我们将源于生活化的教材融于区域活动中,先由“温馨的家”开始,继而与“温馨画吧”(美工区)、“温馨唱响吧”(表演区)、“温馨探索吧”(科学区)互动,由个体推向部分、部分推向全体,逐步的推进,让全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然的互动起来。

顺着幼儿的兴趣点,“婚礼”这一有趣的游戏在“温馨的家”中展开了。“新郎新娘”自主选择了角色后,就开始了他们的“结婚之旅”。第一次扮演“新郎新娘”的幼儿只是满足于装扮自己、穿上美丽的婚纱和帅气的礼服,喝交杯酒、吃饭。第二次活动时,扮演“新郎新娘”的幼儿先两个人兴高采烈地去户外走廊挑选婚纱礼服、拍婚纱照,然后举行婚礼。第三次活动时,“新郎新娘”增加了到“温馨画吧”(美工区)制作请柬、并将请柬送给在各区域中想邀请的朋友,告诉他们“我们要结婚啦!”的喜事。第四次活动时,被邀请到的朋友则在原来自己所在的区域制作各种礼物:原来在“温馨画吧”的小朋友制作项链、制作贺卡、制作花束、制作糖果;原来在“温馨探索吧”(科学区)的小朋友拣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包装成“早生贵子”的礼物;原来在“温馨书吧”(阅读区)的小朋友则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送给新人……新郎新娘再分喜糖。第五次活动时“婚礼”更加隆重了:播放“彩虹的约定”这首音乐,被邀请到的客人和新郎新娘一起来到“温馨唱响吧”参加婚礼,婚礼的“司仪”为“新郎新娘”主持了生动的婚礼:先播放“婚礼进行曲”步人殿堂,接着喝交杯酒、分酒给客人喝,再切蛋糕、分蛋糕,最后请来宾和“新郎新娘”一起到“温馨的家”中喝喜酒。第六次活动时“喝喜酒”的环节增设了“自助餐厅"。第七次活动时我们应大部分幼儿的需求,开设了“集体婚礼” ……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幼儿对结婚的礼仪、结婚的准备工作、结婚的步骤等有了比较清晰的路线。在游戏的一次次推进中,幼儿一步步地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推进了活动区之间更深层次的整合及互动。

就这样,这个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并将之游戏化的活动内容获得了孩子们深深的喜爱,每次的区域活动,小朋友最期盼的就是当上“新郎新娘”!自始至终,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结婚”这一主题的开展,促进了家长、幼儿、老师之间的积极互动,还促进了各区域之间的交往、互动,使整个班级的各活动区“流动”了起来,达到了各区域的完美融合。

猜你喜欢

新郎新娘活动区温馨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傈僳族传统“婚后再名”婚俗探析
温馨的一家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不用摄影师的婚纱照
你像领导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寓学于乐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