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疑

2018-12-24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根河人物形象美的

问: 考试时间有限,在阅读题答题过程中,有没有必要对文章結构进行了解?

答: 有必要。阅读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文章情感态度、价值观、写作技法的理解与掌握,而文章结构是作者思维逻辑的体现,也是写作技法的体现,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实际上也就梳理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主人公的情感发展脉络。

了解结构,首先有利于解答“某句、某段话的含义或在文中的作用”这类问题,比如某个句子或某段话在首段或段首,往往有引出后文或统领下文的作用,单独一句或一段常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等。其次有利于解答如“某种构思有何特点或有何匠心”之类的问题。再者,有利于对文章主题、中心思想的把握,如2017年高考北京卷的阅读题《根河之恋》,把握住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和之后各段间的联系,才能理清文章的内在逻辑,从而较为容易地理解“这河的深奥”和作者寄托的情感。

问: 都说“欧·亨利”式结尾的小说,作者会在之前埋下伏笔,那么应该如何准确把握前文中作者的暗示?

答: 要准确把握这些作者的暗示,首先看前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对人物的肖像、心理、动作、神态等的描写,通常对结尾有暗示作用。若前文的人物形象是卑微、丑陋的,结尾往往是高大、光辉的。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前文写贝尔曼是“看家恶狗”等,是为结尾展示其高大形象做铺垫。

其次看悬念设置和情节安排。若前文悬念不断,情节曲折,紧紧吸引着读者,那么结尾通常与读者的猜测不同,出乎意料,形成反差。如《警察与赞美诗》中流浪汉苏比几次想通过故意犯罪来入狱过冬都没能成功,最后想改邪归正时,却因莫须有的罪名入狱。

还可以看环境描写。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若前文中的环境温馨、美好,结尾往往是不美的;若前文中的环境阴暗、凄清,结尾往往是美的;若环境描写美、丑相间,结尾就有可能是戏剧性的。

当然,文学创作是千变万化的,以上提到的几点都不是绝对的。要准确把握这样的写作风格,同学们还是需要在平时通过多阅读相关的文章来提升自己的感知能力。

猜你喜欢

根河人物形象美的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根河之歌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我骄傲,我是根河人
根河知秋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