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教学的基础性
2018-12-24蒲玉丽
蒲玉丽
摘要:虽然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相较于初中知识要更深奥,但是自从课程改革以来,高考试题更倾向于基础部分知识的考察。无论是文科基础还是理科基础中的化学部分,主要对学生的测试是《化学1》、《化学2》中的基础知识,所以化学教学要保持基础性。本文主要研究高中化学必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必修化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有效策略。尝试使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必修课;基础性
一、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教学的基础性的不足
1、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难以持续。
课程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然而,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教师将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与传统课程相比较,不仅增加了教学量,而且还遵循着过去“重复训练”的实践。学生很难走出传统的教学,在学习方式上还有一定的距离。缺乏教学资源,特别是缺乏实验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习方法的改变,制约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查显示,受各种因素的影響,虽然严格的限制了课时数量,但实际教学仍然不切实际地增加了教学量,提高教学要求,增加工作量,导致很多学生提前“分化”: 在基础知识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下还需要学习了大量的“额外”知识,这导致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下降,并且害怕在化学选修课程中进一步学习。高中学生对选择化学选修课程进一步学习的意愿不太强烈。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的继续发展,不仅影响高中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也会影响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
2、现有资源难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改革体现了“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理念并在必修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探究性试验的内容,还将《实验化学》作为选修内容融入其中并期望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同时,积极倡导高中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然而经过调查表明: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严重短缺,甚至教师会因为资源短缺无法进行实验,缺乏专职的实验管理人员;计算机网络技术普及到高中是实现起来并不容易的目标,由于受到实际条件的制约,仅仅依靠当下的教育资源实在是难以满足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教育部门要注意投资外,一线高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低成本仪器和替代药物,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工厂和研究机构,收集各种与实验有关的影视资料,运用多种方法让高中学生可以拥有更多机会体验科学研究。要确保教科书中的演示实验得以实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实验经常被减少,只有少数学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二、处理好高中化学必修课教学过程中必修教学与选修教学的关系
目前,高中化学选修课和必修课通常在一学年内完成。在时间紧迫的前提下,重点是课程标准的逐步进展,或者基于传统的高考目标,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义务阶段,我们必须逐步逐步给学生更多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学生热爱化学,积极学习化学选修课程对学生来说非常有益的。
在必修课的基础上,高中学生在学习反应原理外至少还要选修一个课程模块,因此。由于不同的选修课程在内容组织上线索不同、知识上特征不同,内容结构上也有差异,所以必修与选修的内容上如何衔接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选修教材中的内容,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慢慢展开的,这样化学知识的衔接就相对较容易别学生接受;又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是选修教材中的内容,选修内容主要是运用应用知识来解释化学现象,运用生活、技术、实验来展开教学内容,但是各个教学主题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化学知识散布在他们之间,对于化学知识为什么是这样等问题是没有办法做到一个一个回答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书制宜(根据选修课程的特点)、因生制宜(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特点)的来确定如何衔接教学知识间的内容,既要重视对必要的知识学习,也不能任意地延伸和扩展知识。从教学方法上来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存在差异,选修课程之间也存在差异。例如:《化学1》、《化学2》在教学过程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在此过程中重点应当关注学生的探究(应当是基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性学习(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等课程更注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提炼知识、形成观念的能力,运用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和决策的能力;《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内容相对抽象,教师应注意核心知识的解释,通过实验,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结合化学知识原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所以在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时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应当根据不同课程的结构特点来进行。
参考文献:
[1] 汪瑜敏;高中化学选修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2] 戚竹;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深、广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宋新文;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课程衔接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