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经典 立言立身

2018-12-24唐子江

求学·素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书柜做题上学

唐子江

传统上民间将上学称为“读书”,把学生称为“书生”或者“读书人”。在过去,这个叫法是名副其实的,因为那时上学真的就意味着“读书”——大量地诵读、研读经典著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变化,上学的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上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考试”逐渐“反客为主”,成为压倒一切的优先项目,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做题比读书更重要,以至于学生到了高三基本只有复习和做题而“没有时间读书”。这种直接针对高考的教学方式从高三往高二乃至高一年级蔓延,学生进入高中就进入高考快车道,导致整个高中阶段——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少读书、“不读书”。

相信没有多少位语文老师不知道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甚至最保守的家长也乐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多读书——假如不“影响”考试成绩;最挑剔的专家学者也不是要学生不读书——假如不因此而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的话。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一般满足于兴趣爱好和纯粹求知欲的阅读在现有的评估体系中无助于甚至有碍于学生的升学考试。在总量一定的时间内用于读书的时间多,那么用于应试相应训练的时间就少,这确实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学生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选择少读书乃至“不读书”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在这信息时代,手机、电脑、多媒体在提供阅读便利的同时也为浅阅读、快餐阅读的泛滥打开了方便之门。

“专治不读书”的法宝不应是高考“让15%的学生做不完语文试题”的“倒逼”,也不应是权威专家苦口婆心的“劝学”,语文老师带头把书读起来才是关键!2018年8月19日,笔者到一所学校参加题为“经典阅读,悦读经典”的小型研讨会。在该校语文组的办公室里,我留意到一个高过人头的立式书柜,里面放著《论语今读》《孟子旁通》《红楼梦》《古文观止》《活着》《目送》《浮生六记》《人间最美是清秋——王维传》等书,而在书柜的门上张贴着一沓《语文备课组阅读记录》,2018年以来每月一张,栏目中包括老师的姓名、阅读书目、作者、总页码和阅读进度,“进度”又细分为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我看到那粉红色的记录页上写满了该语文组老师的名字以及《蒋勋说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著作的阅读情况。站在那个偌大的书柜以及那沓密密麻麻的阅读记录面前,我肃然起敬,满怀喜悦和信心,因为我看到了解决中学生“不读书”的希望所在——那就是语文老师先把书读起来!

在交流中我得知,他们不仅自己阅读,写读书笔记,还会给学生开展经典阅读的读书讲座。他们通过经典阅读吸收知识和品德养分,通过讲座、写作将阅读效果深化又外化,并将这些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成人。我在发言中对他们先于学生读、相互监督读、共同分享读的做法大加赞赏,并深表敬意。我提出了以经典阅读促师生立言立身的观点。一线语文老师在促使学生读书方面大有可为:其一是首先读,给学生传递出阅读的信息;其二是推荐读,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推荐阅读的书目;其三是指导读,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介绍阅读的方法;其四是交流读,特别强调写出读书报告。这样就使阅读与促进思想道德以及写作表达能力提升融为一体。总之,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己阅读这个最直接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爱读书、会读书、一起享受读书的环境。

在这里要十分强调“悦读”的理念。读书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收获快乐,就会乐此不疲、欲罢不能,从而能长期坚持阅读。“悦读”是自由阅读,轻松自由状态下的阅读会给人带来更多的愉悦;“悦读”是高品位阅读,高品位的经典作品给我们生命滋养和人生启迪,从而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悦读”是代入感的阅读,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更投入情感,在阅读中,若我们将自己融入经典所描述和营造的世界中,会遇见很多的惊喜……

阅读经典,就不用担心孩子读书会“学坏”;怀着愉悦的心情去阅读,就不用担心读书会消耗孩子的耐性;阅读致力于吸收,用于提升我们的精气神,直接运用到作文之中,就不用担心读书“无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于担心所谓的“增加学业负担”而否定倡导阅读的重要性的想法是错误的。著名学者钱理群说语文教育应该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阅读经典最能为学生打下终身受益的精神底子。

猜你喜欢

书柜做题上学
整理书柜
做题做恶心
高考《不等式选讲》考什么
上学啦
注重积累,大胆探究
整理书柜
由一道反函数题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