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2018-12-24周小榛邹美蓉
周小榛,邹美蓉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是计算机管理和储存信息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全球化的互联网发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出现了越来越多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黑客的攻击和病毒的感染等,这些问题威胁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修补其漏洞,让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可以稳定地运行,为人们带来便捷的服务[1]。
1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
各种对用户来说非常重要的信息数据都被储存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库中,这些重要的信息数据如果丢失或被破坏盗取,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要保护用户的信息资源不受威胁,就要保障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信息数据的安全,做好数据库的防护工作。
1.2 保护操作系统安全
如今操作系统的防护其实并不完善,因此入侵者仍然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来操作一整个操作系统。另外,入侵者还可以利用已经到手的操作系统使用权明令计算机连接其他服务器,得到服务器的信任,置整个计算机的服务器于危险之中[2]。所以,操作系统的保护对于计算机的网络数据库是非常困难而又非常重要的。
2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和漏洞
2.1 数据库网络的安全问题
数据库所在网络的安全和数据库本身一样的重要,数据库所在的网络出现问题后,数据库的安全就受到了威胁。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还会受到网络里木马、黑客和病毒的袭击,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产生了影响。
2.2 数据库管理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管理安全是人为问题,人为操作的失误和人为的管理不当造成了不健全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
2.3 物理硬件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基础就是物理硬件,想要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可以稳定地操作和运行,就要搭建好物理硬件设备。如果计算机的电源、网线或是服务器设备等硬件出现了问题,将会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造成十分惨重的影响。会导致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数据信息遗失,甚至导致整个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崩溃[3]。
除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出现的安全问题外,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还存在两个安全漏洞。
2.3.1 系统的漏洞
因为计算机系统自己存在的漏洞,致使很多人利用漏洞入侵系统获得操作权,并随意改变指令,威胁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严重的可导致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整个陷入瘫痪,数据库里的数据信息外泄,资源受到严重损失。还有软件的更新不及时和软件漏洞等缺陷的发生,使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岌岌可危。
2.3.2 黑客的入侵
因系统自身和操作系统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导致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因为这些原因受到黑客的攻击,成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最大的隐患。网络程序在逐渐的增加,这些网络程序因程序员水平参差不齐,质量较差漏洞较多的程序便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用户的计算机会因为这些被黑客攻击的程序而受到安全上的威胁,造成信息数据的失窃[4]。
3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主要措施
3.1 病毒查杀技术
黑客通常会利用计算机的病毒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进行侵入和攻击。它是一串很难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使用安全的数据代码,容易造成用户信息的外泄。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速度快且范围大,还非常隐蔽,可以进行互相传染和自我不断复制。因其繁殖的速度快,但清除比较困难缓慢,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威胁。因我国目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的病毒极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人员要对病毒进行快速的全方位的处理和查杀,而安装杀毒软件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系统里可以有效地提高查杀病毒的效率。对程序杀毒后要进行再一次的检测,看看是否还存在漏网的病毒,发现后要对其快速查杀。例如最让人头痛的木马病毒,每天都有无数的变种出现,而传统的木马收集方法已远远无法跟上木马更新的速度,使用专业安全技术公司的木马云查杀可以在后台建立强大的流行木马分析和处理系统,只要用户提交了可疑文件,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出木马病毒等危险样本,还给用户一个环境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
3.2 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模式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模式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优化来提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拥有内部的网络和外部的网络,运行范围较广泛,导致数据库的安全受到较多的威胁,需要在进行安全管理时考虑多种因素。安全网络管理模式可以提供较为全面的策略和方法给用户,用户对网络安全管理模式加以利用,有利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性的提高。
当前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有静态层次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和分布式管理模式,其中对集中管理模式使用较多[5]。计算机在安全管理的模式下可以对信息数据分层储存和分类管理,根据数据等级的不同制定不同等级的密码,形成差异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以此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性。
3.3 加密技术
数据的加密技术是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之一,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数据加密技术是种安全可靠的数据安全管理技术,它可以利用一定的语言程序对计算机的网络数据库加密。目前的加密技术有很多,例如保密通信、计算机密钥、防复制技术等都属于较为常见信息加密技术。数据不容易在加密技术加密后受到病毒的攻击,即便受到攻击也不会造成信息的外泄,确保了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
3.4 存取管理技术
储存和管理数据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主要作用,使用者在获得权限之后根据使用的等级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和查看。这样的登录方法在没有外部因素的情况下能够保障数据库的安全,可现实中的黑客入侵和计算机病毒等非法的侵入手段数不胜数,对数据库的稳定造成巨大的威胁。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在没有访问权的情况下被入侵者直接接触到,导致数据信息的丢失、外泄和篡改。存取管理技术是指在计算机运行时对数据库用户的账号和登录系统的权限进行全面的检测,排查非法入侵者。存取管理技术可以对账号的外在状态和访问数据权进行检测,以确定访问的账号是否属于系统设定用户。如发现不在访问权限内的访问用户,将自动停止其查看及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对数据库进行保护。
3.5 认证身份技术
采用用户的身份认证技术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访问进行管理,控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有利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性的提升。访问的控制分为自主地访问控制和强制的访问控制两种。用户在自主访问控制中访问权较自由,既可以对权限内的信息进行访问,还可以授予他人合法的访问权。用户在强制访问控制中的主权很低,系统会按照设定来控制用户的访问,而没有访问权限的用户禁止访问数据库。所以计算机最好选用强制的访问控制来控制数据库的访问,只允许经过身份认证的用户访问、查看和使用数据库中的信息。
3.6 常规备份和异地备份
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进行备份是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除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自带的常规备份外,还要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进行异地备份。所谓异地备份就是指将数据在别的地方实时产生一份可以使用的副本,且不需要做数据恢复就可以将副本立即投入使用。这样就可以对一些极其重要的文件及数据信息进行备份,实现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作用。
4 结语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对计算机的运行和用户的信息数据至关重要,数据库安全管理人员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时找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出现的隐患和漏洞,应用病毒查杀技术、安全的管理模式、加密技术、存取管理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提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性,保证用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姚丽丽.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技术研究[J].电脑迷,2017(3):52.
[2]汤应.关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2):223-224.
[3]李丽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4):97-99.
[4]金海.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3):134.
[5]冯娜,韩淑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研讨[J].通信世界,2017(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