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加强:一百多种声音张口就来

2018-12-24

北广人物 2018年45期
关键词:铁道兵祖传口技

成加强,2009年被认定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口技代表性传承人,曾任铁道兵文工团杂技团副团长。他出生于杂技世家,在继承祖传口技的基础之上,自创了音乐口技。

尽管年纪渐长病痛加身,65岁的成加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显年轻。几十年的职业习惯在成加强身上已经根深蒂固,至今他走起路来仍很讲究形体,步履稳健,“不能有半点拖沓”。成加强现在已经很少上台表演,但口技的台上功夫还是丝毫没有落下,日常生活中总要把掌握的一百来种口技声音抽样过一遍,鸟鸣、动物叫、火车飞机轮船发动声等种种声响熟稔于心,张口就来。他说:“我平时要经常练功,一周练三四次,练气息、肺活量和声带,把口技这些声音都过一过,有的声音还要借助麦克风。要不然嘴巴就变笨了,舌头就不听话了。”除了口技,在24年的飞叉表演中,他从没有让飞叉掉下去过,还曾获得飞叉全国优秀表演奖。此外,他还会表演数十种“戏法”(魔术),尤其擅长表演代表作《钓鱼》。口技、飞叉、魔术等都是家传绝活,这使他在盛年之时成为舞台表演的佼佼者。

成加强的绝技有祖传的功力,爷爷成月川是天桥老艺人,因飞叉功夫了得而被称为“叉成”。成加强说,爷爷从“耍小孩”开始,着力培养5名子女学成杂技。成加强的父辈中,“成氏五兄妹”曾是中国杂技界一面旗帜,他们的小武术节目广受欢迎,并得到周总理的喜爱和接见。

成加强说,他是最后一批小时候打出来的孩子,7岁开始便每日起早练功。“杂技讲究练私功,我们几个孙辈,5点时分天还没亮就被爷爷用鸡毛掸子从床上打起来。先打的我,为什么呢?我大哥不能打,他大了要给他面子,女孩不能打,弟弟小不能打。我7岁了刚好能打。”起床以后练倒立,练完功才能吃早饭去上学。“我爷爷有一个想法,一定要练得比别人强。别人功夫练到十成就不得了了,他要求我们要练到十二成。”因为飞叉功夫了得,他曾在电视剧《谢瑶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表演过飞叉,难度最大的是在《谢瑶环》中出演杀手,须在离对方眼睛仅10厘米处飞出飞叉,却不能伤对方分毫。后来他凭借飞叉表演技艺进入铁道兵文工团。现在,他还义务教一些农民朋友练飞叉……

成加强说,口技是中国人独有的绝活,最早的历史记载是2000多年前孟尝君靠门客学鸡叫逃出函谷关。口技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则可以从电影《侦察兵》中看到,女兵们以鸟叫虫鸣作为沟通暗号,未动一枪一弹,就拔除多个伏击点。现在,口技艺术不仅可以单独表演,还跟相声、小品、舞蹈等其他艺术合作,籍此开拓口技的“戏路”,同时,也对其他艺术形式有所裨益。

他说,所谓“干一行,爱一行”,练口技这门功夫就得像谈恋爱一样,不管如何都是爱。成加强有一个夙愿,就是要为全国每个杂技团培养两名专业口技演员。然而,苦于热爱这门技艺的人才寥寥,至今他只收了一个徒弟和一个学生,分别是相声演员焦健和相声团队“嘻哈包袱铺”成员之一刘洪珍,广收徒的宏愿一直没能实现。子女不能继承他的祖传功夫,成加强多少是有遗憾的。“这个没办法,现在行当多了。”

“我现在年届65岁,要把舞台交给年轻人,希望这门传统艺术能传授给更多专业演员登台表演,而必须有专业老师指导,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成加强说。

猜你喜欢

铁道兵祖传口技
擅长口技的猎人
大兴安岭的铁道兵
新时期传承铁道兵精神与企业文化研究
浅谈口技表演的技巧与训练
百年祖传
祖传奥运才(壹)
祖传膏药批发
铁道兵赞歌
从“一”字入手读《口技》
难忘的岁月——忆原铁道兵副司令员刘金轩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