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初探

2018-12-23陈代君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整治策略

陈代君

摘 要: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对区域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本文从畜禽养殖业的产业特点出发,分析了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了当前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生态环境;整治;策略

近年来,在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畜禽养殖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创收的主要来源也在各地蓬勃兴起,并迅猛发展。但伴随者快速、粗放的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畜禽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1.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2018年中共中央颁发一号文件,一方面提出了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发展农村文化、民生、生态的全面乡村发展规划,提出乡村振兴中经济发展要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战略要求。近年来,畜禽养殖业为乡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给区域水质、空氣等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响应中央号召,乡村振兴的新目标。

2.畜禽养殖业行业特点决定的。畜禽养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粪便垃圾、浓郁恶劣的气味。目前,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业多数规模较小,零散分布在农村,无统一规划,科学养殖、畜禽养殖业循环经济发展未得到充分发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加上养殖户们知识水平低、环保意识差,造成了畜禽粪便污染、疫病的传播、区域水质污染、区域大气污染等,继工业污染之后,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已逐渐显露出来。畜禽养殖业本身的生产模式和产品特点决定了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其污染治理,降低、减弱或使其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为打造“宜居乡村”做出贡献。

3.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畜禽养殖业发展总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而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要一方面就是强调其发展要在当地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要利用循环经济模式,且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危害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当前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势在必行,不能只注重其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生态效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治理,保护环境。

二、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策略

1.意识上提高。治理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首先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改变长期以来的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思想。从政府角度来说,要实现“两手抓”,一手抓畜禽业发展,一手抓畜禽业污染防治,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要确保环境效益不受损。另外,还要加强宣传,着眼于长远,惠及子孙万代,根本要提高畜禽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变其消极配合性治理为积极主动进行污染防治,提高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效果。

2.政策上扶持。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政策,各级政府必须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对于管辖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要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实行排污许可管理,设立农村畜禽污染治理项目,在畜禽养殖户建设相关排污治污配套设施,积极帮助畜禽养殖户进行污染的治理;另外,鉴于行业特殊性,畜禽养殖业风险较大,环保投入资金欠缺,政府可通过政策拨款、招商引资方式多方融资,支持和帮助其建立标准化、综合性的排污防控设施,积极开展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生态养殖方法。

3.技术上指导。目前我国大部分畜禽养殖业,特别是中小型养殖户或养殖场,污染处理技术落后、粗放,应加强污染处理的技术指导。如在饲料配制上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控制其组成成份中的重金属、抗生素和激素等添加剂的量;畜禽粪便排放物应实行固态和液态分离,推广可吸附粪污、利于干式清理和综合利用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技术;条件成熟的畜禽养殖场可采用“厌氧发酵”、“高温好氧堆肥工艺”技术等回收沼气能源或生产有机肥等,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污染治理,甚至排污物的资源再利用,能更好的降低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4.管理上规范。整治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必须实行规范化的管理。首先在畜禽养殖场创建之始,要进行科学的选址,注意避开居民饮用水水源,远离主要河流,防止破坏风景名胜区环境,不得建立在文教区和城镇居民区附近等;其次,畜禽养殖场建设布局要合理、规范,实行标准化生产,在养殖栏舍的配套建设、生产设施的配备、良种的选择、饲料的选配、卫生防疫、污粪处理等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另外,还要加强协调和监督功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部门较多,如农业、国土和环保部门的总体规划,畜牧、工商等部门证件的审批等,各个部门之间不能相互推诿,应相互协调,互相监督,只有通过共同监管,才能切实加强其污染治理,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5.法制上约束。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任务重、时效长,仅凭政府的宣传、指导、监管和养殖户的自觉性发挥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法律制度的强制约束。我国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促进了畜禽养殖业防治污染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了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畜禽养殖户的法律宣传和教育,把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提升到法律层面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加强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的强制性,提高了畜禽养殖户的污染治理责任感,提升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强度。

三、结语

总之,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关系到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生态农村的建设规划,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巨大工程,需要各级政府正确领导和严格管理,需要污染治理技术的提高,更要养殖户积极配合和认真执行。在发展畜禽养殖业的同时,加强其污染整治,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文光.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探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6(1):41-41.

[2]张兰伏.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24).

[3]张永杰. 浅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8):00247-00247.

[4]石艳丽. 基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探讨[J]. 绿色科技, 2016(2):143-144.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整治策略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