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生活污水防治的发展趋势
2018-12-23谭阳金
谭阳金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当前农村生活污水的防治工作也逐渐成为人们密切的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农村生活污水不但会导致农村水源安全隐患,同样也会加剧水资源危机,结合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对农村生活污水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同时也对农村生活污水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判断,希望可以为顺利开展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创造新的条件。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发展趋势
随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陆续开展,当前我国许多农村的村容村貌都获得了全面的改善,相应的生活污水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随着创新污水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也在提升。尽管如此,由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还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有更多的农村在生活污水的防治与处理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而由于缺乏治理模式与科学手段导致污水问题依然严重。为了进一步分析农村生活污水防治的发展趋势,现就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分析如下。
一、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覆盖面广、收集和处理难度大的特点,一些发达国家在污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经验与处理策略,比如说澳大利亚采用污水灌溉的方式来处理污水,而灌溉的农作物属于可以吸收污水的农作物类型,充分利用了污染物的化肥效果的同时也解决了对于土壤的影响,更是避免其直接排入到水体中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当前农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与之相匹配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也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对于当地的污染程度持续加深。从污水处理的流程控制与技巧上来看,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较小且处理成本较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实用有效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处理,否则不但会导致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恶化,还有可能会导致传染病的出现与发展,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
二、农村生活污水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资金问题
政府资金投入大以及污水收集工程施工难度高等问题都是农村生活污水防治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之一。在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水处理环节中,通过采用BOT招标的方式进行统一建设与规划,通过加强运行维护模式选择以及建设、运行与维护一体化,最终确定管网与终端的全面维护,确保运行维护的时间与效果,而处理终端与管网的运行维护费用则需要以单位为目标,每年需要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符合技术标准后再支付费用,这样既可以确保资金到位,也可以避免水质处理效果下降的问题。
2.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
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核心在于有机物通过厌氧菌发酵后形成沼气,这样一来,在发酵后的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大大降低,也就达到了水质净化的目的。而沼气不但可以作为家庭能源,同样也可以作为一些其他能源的储备,而处理后的污水更是可以作为灌溉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大大提升了处理效果,下图1为厌氧沼气池。
3.高效藻类塘系统
高效藻类塘系统应用过程中,CODcr的平均去除率需要控制在70%左右,而氨氮的去除率则达到90%以上,而磷等物质的去除率为55%。在针对藻类塘进行生活污水处理时,为了获得更为稳定的处理效果,必须要求CODcr、BOD5、TP以及NH3-N等物质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去除,其去除率按照顺序也需要达到70%、60%、91%以及50%以上。尽管该技术的应用效果良好,但是由于占地大、处理时间长以及卫生条件难以控制等问题,依然需要继续优化后才能够推广。下图2为高效藻类塘处理设备。
4.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目前许多一线城市周边的农村都相继使用了农村湿地处理技术来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的问题,在净化后水质往往可以达到较高的三类水标准,而进水污染物的浓度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时,人工湿地的BOD5去除率也可以提升到80%以上,这对于提升CODcr的去除率以及氮磷等化合物的去除率都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下图3为人工湿地处理现场。
5.土壤渗滤技术
土壤渗滤技术作为当前我国较为前沿的污水处理类型,其特点是可以利用地下土壤的渗滤特征来进行水体的净化,在处理过程中出水可以作为中水回用,而技术对于处理生活污水以及有机物、氮、磷等物质都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对于COD、BOD5、TP以及NH3-N等物质的去除率也分别达到了80%、90%、91%以及98%以上。作为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九五项目的主推技术类型,该技术目前在山东、浙江以及天津等地都设有实验基地,通过地埋式厌氧处理系统与生物头菌治理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其在农村废水处理中也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下图4为土壤渗滤生态处理系统。
三、农村生活污水防治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各地政府对于农村生活污水防治技术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当前统一规划、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实现分散处理与统一管辖也逐渐成为农村生活污水防治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结合城镇管网处理的条件将村庄的形态与规模纳入到城镇管辖范围内,为分散污水处理单元提供丰富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同时也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的供水达到同网同质的效果。另外,作为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水费的统筹管理,并将水费中一部分费用纳入到废水处理的环节当中,以此来实现资金的保障。在集中式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乡镇与环保部门协调监管的方式来实现第三方监管,从而通过社会组织来配合监管,这样一来农村地区废水处理分散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对于一些特别贫困的农村地区还需要加大扶持力度,确保资金与技术指导到位,最好可以直接通过设备扶持的方式来提升建设水平,不但能够降低当地废水处理的压力,对于缓解财政压力,提升地方政府的工作效率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不但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导致农村区域经济持续萎靡,加大城乡发展差距,不利于实现我国实行的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除此之外,由于生活污水会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同样也会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与自然资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也必须重视统一规划,通过专业化运作的方式来加强区域管理效果,以此来为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斯尧. 新型折叠板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农村废水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2]朱佳欣,王冲,窦晗天,张天琪,杜军,赵旭阳,张小燕,张立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家庭污水分类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9):178-179.
[3]赵迎迎. 生态节能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2.
[4]蒲宏江,何辉.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废水的治理途径[J].陕西水利,2011(02):163-164.
[5]陈鸿烈,曾安新,梁家柱.台湾农村生活废水之水质特性及其影響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9(03):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