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18-12-22张慧
张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其课堂教学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然而,部分高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整体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分析目前民办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民办高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改革研究
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授课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现代人才市场的需求。传统课堂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不符。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做出改变,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师教案设计等一系列教学设计模式也要随之做出改革。其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这一系列改革中最关键的环节。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内涵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界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一思想中,杜威把儿童当作中心、当作“太阳”,可以说这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挑战。随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1952年哈佛大学举办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这在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传统的课堂教学多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体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我国著名学者刘献君教授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要把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要特点就是让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与热情,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与教师、同学一起积极讨论,从而寻找解决方法,这样总结出来的知识能让学生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会对知识充满好奇,对课堂充满向往,也更加愿意努力学习、刻苦求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小组活动式、实际操作式等多种学习形式,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特殊场景等多种教学资源,切实做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过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一些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前准备不充分
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尤其是到了大学之后,没有了升学压力与各科排名以及选拔的压力,部分学生容易在学习上出现懈怠心理,认为在课堂上随便听几句、保证不挂科就行了。众所周知,课前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在预习的过程中需要学习者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这样走进课堂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和重难点,并解决好遇到的问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二)课堂纪律不够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且网络发达,普通的套餐流量已完全能满足学生平时的上网需求。有些学生对手机非常依赖,经常在手机上看小说、浏览新闻、看视频、发微信等,即使到了课堂上,这些学生也时常忍不住要看上几眼手机,这样的习惯是非常影响课堂学习的。为了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和手机分开,尽管高校和教师采取了不少措施,如上课期间收手机、在教室里摆放手机收集袋等,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上课看手机的问题。比如,课堂上交了手机后,部分学生即使不看手机了,也是在课堂上发呆,或者直接趴在课桌上睡觉。由此可见,没收手机不能從根本上解决课堂纪律问题。
(三)课后作亚完成效果不理想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对课堂知识内容掌握情况的重要检测,教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到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及“消化”程度,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再次加强对知识的讲解,直至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为止。然而,课后作业对一些大学生来说简直不值一提,他们认为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讲就已经足够“对得起”这门课程了,作业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还会发现有的学生直接抄袭同学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对学生来说其实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教师也无法从中真正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对学生学业情况的了解只能局限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现场发挥及发言情况来大致判断。
(四)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少
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同时记笔记,很少有学生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目前民办高校师生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还是较少,很多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当前,民办高校课堂授课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教、学生听,典型的“满堂灌”模式,整个课堂师生全程无互动,这显然和现在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吻合;另一种情况是课堂上师生有简单的互动,但仅仅限于表面,教师还是教师的思路,学生还是学生的思路,教师的思路没有被学生的思路“牵”着走,学生的思路也没有影响到教师的思路,这就是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五)课堂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课堂评价体系应充分体现出课堂的价值,而不是仅依靠期末考试的分数来考核教学效果。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教学就达不到预设的目标,就不能真正地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通过课堂评价的方式提高课堂评价在整个学期中所占的成绩比例,改善原有的课程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三、民办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加大教风建设,强调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高校管理者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的现代发展理念,强调授课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加强教师教风建设。在加强教风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可以执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进一步帮扶、督促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及兼职教师,让他们尽快进入状态。民办高校可以让学校里经验丰富的教授组成听课小组,教授听课小组每周制订出集体听课计划,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开始,逐一进行过课把关,并于每周固定时间集中评议本周教师的授课状况,教授听课小组通过打分的方式来判断被听课教师是否达标过关。根据授课中存在的不达标问题,教授听课小组提出改革措施,并于一周后再次对不过关的教师进行听课考核,直到过关为止。
集体听课、评课还可以纳入部门教师量化考核内容,民办高校将每周听课情况汇总列表,在固定时间进行展示,以供教师评议观摩。这一措施的目的就是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积极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规范学生课堂管理
民办高校可以成立“学院学风督查小组”,并确立学风督查每日报表制度,即每天三抽查(8:30、10:30、14:30),记录该班级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玩手机人数、睡觉人数等情况,且备注教室、教师、课程名称。数据汇总后一份反馈给辅导员,便于掌握班级真实情况,另一份通报给任课教师,使任课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也能督促其“红红脸,出出汗”,毕竟教师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教风清才能学风浓,学风浓才能院风正。
(三)推广“课堂师生互致礼”的优良传统,坚持礼仪教育进课堂
民办高,校可以利用秘书礼仪、社交礼仪等规范学生礼节方面的课程,结合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让学生知礼、守礼,真正地把礼仪意识贯彻到行动中,营造和谐懂礼的文明之风。教师每次给学生上课,都要切实履行师生互致礼环节,这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给学生传达了正式人课的信号,以便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正在玩手机的学生会把手机收起来,伏桌休息的学生会坐直了身体,正在说话的学生会停止讨论……总之,随着课堂互致礼环节的开始,学生和教师都要停止一切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正式开始上课。
(四)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监控力度
为更准确地掌握课堂教学及其改革实际情况,民办高校可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监控力度,除采取更加重视听课环节外,还可以采取让学生对课堂进行测评、定期组织本科专业的在校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改革质量进行测评等方法。民办高校要合理地设计测评表格,可以有选择性地针对各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亚课程对授课教师进行测评,评估其课堂授课质量。通过对汇总的调查数据的分析,高校和教师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满意度,同时获取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各类建议,便于后期跟踪指导与提升教学质量。另外,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测评,如设定课堂学习风气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评价、综合评价等项目,让教师对各个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打分。教师给出的分数也可以真实反映出班级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对表現优秀的班级进行鼓励,对表现不好的班级督促其进行整改。这种师生课堂互评的形式加大了课堂的监控力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改革水平。
(五)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课程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民办高校需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全面深入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扩大专业实习实训规模,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型人才。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手段。课堂教学改革既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业,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教育理想,而应该是在全体师生的相互配合下,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与合作单位深入开展项目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合作,响应国家的转型发展大计,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亚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交际,2017,(12).
[2]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3]张俊超.推进从“教”到“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变革——“院校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4]黄娟.独立学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2).
[5]林韧卒,李鸿飞,高军,等工基于综合改革策略的高校内部办学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