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双刃剑”的大众文化

2018-12-22肖岑

赢未来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双刃剑文化传播标准化

肖岑

摘要:阿多诺批判“大众文化”有其对当下生活的严肃性思考。在笔者看来它是一把有着鲜明特征的“双刃剑”。大众文化因为其所依附的文化工厂将文化产品批量化生产,消解了产品及其使用者的个性选择,压抑了个人主体性的建构。但是在文化传播传承方面,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标准化;消解个性;文化传播;双刃剑

曾经听过朱国华先生名为“阿多诺为何批判大众文化”的讲座。在讲座过程中,朱国华先生结合当下中国国情及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发展趋势,围绕大众文化的社会针对性、它在文化生产中的地位与影响、在神学政治学维度中的意义、以及个体在大众中的消失等问题展开讨论。

阿多诺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文化工业理论,这个概念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阿多诺及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并首次出现在1948年出版的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一书中,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在这部著作中阿多诺称文化工业是从上向下“有意识地结合其消费者”。这个概念是阿多诺的哲学理论的中心,这部著作标志着批判理论早期的结束。

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具有标准化、程式化的特点。作为产品的文化被批量生产,逃离不了整齐划一的最终结果。因而文化工业产品都表现出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大众文化在现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生产完全类似于工业生产流程方式方法进行流水线作业。

所谓大众文化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听的流行音乐,花样百出的大众消费,委婉哀伤低吟浅唱的电台节目,看票房有“卖点”的电影,痴迷狂热的占星术……其实个人认为大众文化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对的它也不是一个褒义词。作为接触过各种文化各种思潮的当代人,我们应该站在一个相对公正又清醒的立场看待全球商品化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在过去文化是属于上层统治阶级,或是贵族阶级能享有的精神性活动。书籍、歌剧、舞剧、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哲学,这些代表人类精神财富的东西曾经长期的在一个小团体中流传。作为广大的普通人是无法领略精神文化带来的愉悦感受的。文化是作为一种统治者的象征,以一种垄断的形式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截然分开,以“文化沙龙”与“目不识丁”来判断人的出身与社会等级。带着一种贵族式的傲慢强调自己文化精英的立场。因而早期的文化消费是贵族式、封闭式、保守式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文化载体的书籍、音乐、电影被大量拷贝,代表着贵族精英色彩的精神文化产品被广大人群所接受。文化产业大大拓宽了它的接受范围,文化得到自上而下地广泛传播。文化产品不再是过去只能拘泥于富丽堂皇的宫殿内,它走向市井、走向民间。文化工业的兴起使得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在提升整体文化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同心力。用阿多诺的说法就是文化工业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胶”,它是统治和结合的工具。文化工业的结合作用在于其产品不断地调节着消费。这个调节不但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而文化工业本身就有相当高的物质性的趋势。

文化工业在使文化得到普及的同时,也因受众的接受水平,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呈现出消解精英的态势。在过去只能珍藏于宫廷的名画现在可以遍布大街小巷。珍贵的独本画作被大量的复制印刷,其内在的审美价值被大大拉低了。为了迎合市场迎合民众的需求,在利益的驱使下,文化产品开始屈从于受众的口味,而生活的琐碎性与日常性也迫使文化产品从高高的云端跌落俗世的尘埃中。

艺术作品被世俗化、均质化、商业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产业为迎合大众的需求批量生产出标准化齐一化的商品。而作为大众中的个人在接受“个人喜好”的同时,也在被迫放弃个人的自由选择。这就是阿多诺所批判的大众文化的标准化与伪个性化。个人在这种不知不觉中,极富生活情趣的个性特点以及创作性都因顺从这种标准化的模式而变成了泡影,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媒介极力推崇的样板生活的拷贝。

这是大众文化最负面的影响。它看似给了个体自由的选择权,比如音乐、比如书籍、比如电影、比如服装,但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个体只能选择文化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看一样的电影,听一样的音乐,读一样的书籍,穿一样的衣服。我们的生活看似得到全面提升,但其实这种伪审美升华表面供应文化快感和幸福承诺,却用华美的外衣遮蔽人性压抑的真实,它“不是纯化愿望,而是压抑愿望”。[1] 我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对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强制性的,我们一直认为房间的布置、窗帘的色调、地板的形状都是出于个人喜好自由选择的。但选择的范围永远是有限的。我们自以为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生活其实只是将工厂生产出来的规格化产品进行收集拼凑,你所使用的每一件商品都会在别人的家居中看到。你身上穿的着装会很轻易的碰到同款。

法兰克福学派详尽揭露了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对大众文化的平民化趋向采取激烈的拒斥态度,表现出一种誓死捍卫所谓精英文化的愚顽气。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这种拒斥的合理性,因为它消解了个人主体性建构的可能。但是这种拒斥过于极端化,忽略了大众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那就是它刺激了消费,提升了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战略性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注释:

[1]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页

猜你喜欢

双刃剑文化传播标准化
“行高人非”还是“见贤思齐”?职场上行比较对员工行为的双刃剑效应*
标准化简述
工作狂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双刃剑作用机制*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