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打印课程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2018-12-22蒋婷婷

赢未来 2018年20期
关键词:打印机思维能力素质教育

蒋婷婷

摘要:素质教育工作中,提倡培养全新的创新型人才。3D打印这项技术被影响在教育、医疗以及航空等各个领域。中学教育中,也增设了3D打印这项课程,这门课程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地践行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各项目标。笔者针对3D打印课程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索。

关键词:3D打印课程;中学素质教育;应用;创新性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工作不断受到重视,开设新型课程来进行人才创新已经变得非常重要。3D打印课程逐渐在很多中小学中开展。运用3D打印课程来开展中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改革工作,进而培养全新的创新型人才,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稳步开展。

一、中学素质教育中开展3D打印课程的重要性

(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工作正在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变得非常重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3D打印作为一种比较独特的加工方式,其制造过程非常有趣,学生可以在制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这样就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有效地培养,也就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3D打印技术将自己想象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然而,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学生被动接受新知识,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学习途径也只能来源于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率也就不能得到应有的提升。将3D打印课程应用在中学素质教育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三维模型的相关知识有一个理解,进而让学生利用三维建模手段来完成3D打印课程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这样就能够将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变成现实。在三维建模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提升,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三维建模的过程中,能够感受数学知识中的空间图像变为抽象的过程,这样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强调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还应该让学生学会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在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比较差。举个例子:笔者班上的住宿生宿舍中走廊灯坏了,打电话叫来维修师傅来维修,发现只是灯泡坏了,师傅换了一个灯泡之后就可以正常运行了,一周之后,又有一处灯坏了,同学们自己换了灯泡之后,发现并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又请来了维修师傅,维修师傅检查了电路,将断线接上,恢复正常,同学们感叹:这些都是我们物理课上学过的,为什么到现实生活中就不会运用了呢?其实,这主要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强度不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地锻炼。将3D打印课程应用在素质教育中,能够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进而利用打印机将物体打印出来,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践行了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

二、中学素质教学中对3D打印课程应用的探索

(一)学习3D打印课程的理论知识

在3D打印开展初期,同学们普遍存在“3D打印是什么?”这样的疑惑,这就需要教师向同学们介绍3D打印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提前进行备课,有效掌握有关3D打印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而有效进行应用。

(二)使用桌面及3D打印机

教师在向同学们介绍完3D打印的理论知识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对3D打印机进行操作,一般情况下,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学生对3D打印机有着期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习完3D打印的理论知识之后,学生并没有学习三维建模的相关知识,此时对打印机进行操作,需要学生上网下载模型或者打印教师提供的模型,这样就能避免在打印过程中出错,等到学习三维建模之后,学生再熟练打印自己的作品,这样就起到了循序渐进的作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

(三)学习三维建模

“三维建模”是3D打印课程中的基础,只有完成三维建模,学生才能够按照自己的想象打印出相应的作品。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不属于专业人群,所以使用的建模软件一般即可,建模内容也不需要专业性很强,以简单生活模型为主,利用卡通人物和建筑等进行建模即可。

(四)应用三维扫描技术

在3D打印课程开展中,三维扫描技术是作为三维建模工作的补充而存在的。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能够直接得到物体的三维模型。在对这项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笔者对上课学生进行了分组,在对全体同学讲解之后,再对其中一组组长进行详细讲解,并让组长演示给其他小组看,以此类推,有效节省了时间,并帮助学生掌握这项技术。

(五)成绩考核

3D打印課程作为一门课程存在,就需要有必要的考察阶段,笔者先布置需要三维建模的图形,并让学生进行自由想象,开展三维建模工作,三维建模完成后,让学生使用3D打印机将模型打印出来。最后,笔者针对学生的三维模型进行打分,且邀请其他教师共同打分,评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平均分,这样就保证了考核工作的公平性,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结语:

总之,3D打印课程已经在中学素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渐发展,其势必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彬,顾海,张捷,姜杰.3D打印课程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视界,2017,05:32.

[2]丁焱.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创客教育及学科教育中的整合运用[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03:20-25.

[3]何强.3D打印技术在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打印机思维能力素质教育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另类3D打印机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打印机基板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FDM型混色3D打印机的设计
复制粘贴打印机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