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走出误区:如何用数字经营
2018-12-22周忠涛
周忠涛
阿米巴模式强调全员参与经营。而很多中国企业在导入阿米巴时,却步步是误区
阿米巴模式的精髓是通过将组织划小,赋权经营,权责对等,独立核算,将经营权下放到基层,塑造全员参与的经营氛围。让员工像老板一样思考、决策和行动,每位员工都对利润负责。这样,每个员工就是一个“小老板”,他们在自主经营过程当中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企业经营人才。
但学习阿米巴经营模式的管理者要注意的是,京瓷阿米巴模式是稻盛和夫哲学和宗教思想在企业中践行的产物,离开了这一点,阿米巴经营模式就是无根之花。
阿米巴对员工的素质和精神境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中国企业的经营哲学还是围绕着利益,在钱眼儿里打转,奋斗、竞争、追求成功,将很难“利他”;搞“内部市场化”,部门之间除了内斗也很难真正配合;面对成本核算、内部定价、经营会让分权与集权、预算、利益分配等等问题时,矛盾就会层出不穷。这也是阿米巴模式进入中国以来,很多企业遇到的最大难题。
笔者有幸持续跟踪国内一家从事食品产销研一体的知名超大型企业(以下简称A公司)导入阿米巴模式的全过程。至今四年来,谈到阿米巴给企业带来的改变,用该企业老板的话来形容,就是“快乐并痛着”。
快乐什么?阿米巴一方面确实让该企业盈亏平衡点逐年降低,目前已比阿米巴导入前降低30%以上,企业经营体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痛的又是什么?企业经营者也确实遇到了一系列上述问题的困扰。
为此,笔者对该企业推行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在本文中展开深入分析探讨,将阿米巴中国落地实践中的心得、不足和收获一一分享给大家。
为何“利润中心”适得其反?
企业推行阿米巴模式的重要特征,是引入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核算的主体,是一个个划小的阿米巴单元,阿米巴单元分为利润中心(PC部门)和非利润中心(NPC部门)。
上文所讲到的这家A公司非常重视核算制度的顺畅运行,并将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划分为了PC部门与NPC部门。但是如何划分,以及划分后出现的问题,也是令企业管理者始料未及。
首先,A公司将员工餐厅划分为PC部门,初衷是员工餐厅有自己的收入、费用,能够明确计算利润。但作为内部餐厅,就餐人数相对固定,很难通过增加客源提高收入,同时又不宜在提高售价上做动作,餐厅的经营者们唯有在“经费最小化”上做文章,于是饭菜质量开始不断下降,本来每天一次的水果,变成每周一次、每月一次,后来干脆看不到了……员工对餐饮的满意度也越来越低……
公司的设备维修部门同样被划分为了PC部门,并设定了各种服务的工时费标准,想通过独立核算衡量设备部门做出的贡献。问题又发生了:维修人员为了追求更多利润,设备维修的效率越来越低。出现机器设备过度维护与保养不说,维修人员为了增加服务次数、延长服务时间,分明一次就能维修完毕,还要留些后手……于是设备停机事件频发。
公司为了提升销售人员服务质量,本来为销售部门专门配备了技术人员,以进行专业互补。进行阿米巴核算后出于专业管理的考虑,他们将技术人员划归到技术中心。这一改变,在经费控制方面,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一旦出现客诉,销售部门想要调度技术人员协作变得障碍重重。最终销售人员只能用自己蹩脚的技术能力来与客户反复沟通……客户感觉公司的售后服务越来越差。
经营单元是划小了独立核算也实现了但部门的功能却大打折扣。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推行阿米巴之前,部门运作是通过职能管理进行引导,虽然效率可能不高,也有些许浪费现象,但部门功能的实现是能够保障的;推行阿米巴之后,另一个要求的出现——追求利润最大,与职能实现之间不断博弈,结果往往是组织功能的实现效果不断触底。
阿米巴模式由组织划分开始,由组织划分结束。构建精细化核算机制,一定要围绕组织功能展开。核算结果是为了检验组织功能实现效果而不断改善提高的仪表盘。反之,让组织满足精细化核算的任性与方便,阿米巴难免会误入歧途。
为何“部门核算”一团糟?
很多企业推行阿米巴,对于稻盛先生描绘的简单明了算账、全员参与经营、持续提升能力的场景心向往之,期望像家庭记账簿—样的部门核算表,让经营变得简单。
抱着同样的憧憬,A公司也构建了自己的部门核算表。为了降低阿米巴核算导入难度,先以整个生产车间为一个大的阿米巴进行每月核算。
不曾想,经营分析与改善的效果非常糟糕:基层管理干部对经营数据的分析只是表面功夫,还原不到现场、触动不到本质,何谈改善?于是,公司又组织一批中高层管理干部,让其对相同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出乎意料,有的中高层管理干部分析、改善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基层管理干部……于是,A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再加入,分析来分析去,还组织针对性培训指导,改善的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
其实,阿米巴核算的关键是小颗粒、短周期、核算意识的培养,要求每个阿米巴负责人能够每天都关注经营过程中的数据变化。这个数据并不_定限定为核算结果,哪怕是一些关键指标的数字反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试想一下,如果每天都能拿到前一天的数据,及时还原现场,并带领全体伙伴群力群策,相同的问题,在一周内可以讨论和改善多次,看到每周汇总数据的时候,一周的讨论、分析与改善的情况历历在目,既利用了数据的及时性,识别了方法的有效性,又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该捆绑绩效考核吗?
有一个话题,一直在国内推行阿米巴的企业中争论不休,那就是阿米巴与绩效考核。据我所知,京瓷是不采用月度績效考核的,只有半年一次的人事评价。
而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家认为:推行阿米巴不错,直观反映小部门的收入、利润、效率结果。将这些数据用于绩效考核,既能统一指标,又能量化结果,还让员工与本部门的价值贡献、工作效率强相关,这样的考核结果必然量化、公平、有效。于是,国内绝大多数推行阿米巴模式的企业,绩效考核成了标配。
A公司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毫无例外地在每个员工的月度绩效考核表上增加了本阿米巴的收入、附加值、单位时间附加值指标。推行一段时间后,却发生了诸多让公司管理秩序一团糟的现象。
首先,不少阿米巴负责人开始纠结内部交易价格的公平性,质疑本阿米巴指标是被“算亏”,于是争相提出站在自己角度思考的“合理定价方法”,不断去领导处“上访”,看看能否调整内部交易价格;其次,某些阿米巴内部发现上游部门传递下来的不合格品,立即去领导处打官司,要求索赔,而且还列出了具体的损失明细……
利益导向的绩效机制效果还是立竿见影的,月度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影响了阿米巴成员的劳动报酬,成功地引导了所有阿米巴成员的注意方向,而让大家忘记了协同利他、忘记了改善提升,更抛弃了兄弟班的战友情,原先和谐的组织氛围无影无踪。当利益驱使战胜了利他、共享,阿米巴成员就成了内部市场化机制的破坏者。
阿米巴模式强调全员参与经营,而参与经营唯有由内而外、自动自发,才能持续有效。但中国很多的阿米巴企业管理者除了绩效考核,很少在员工管理方面再做其他的事情,于是,让参与经营充满了铜臭的味道。
运行阿米巴模式时要告诉每个管理者:除了绩效考核,还应该关注:
1.目标管理:建立全员共有的目标计划体系,让全体伙伴能够明确开展经营的方向,以及关键的工作任务与计划节点。
2.过程管理:每天关注数据,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做出判断与决策。
3引导方向:围绕“收入最大、经费最小、效率最优”这一方向,以身作则,带动全体伙伴群力群策,形成PDCA(又称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循环改善。
4.营造氛围:通过文化建设,统一全员的思维方式,并在此过程中,识别人才、培养人才。
当然,如果企业在导人阿米巴模式之前,绩效考核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管理手段,那么在阿米巴导入之初,还是要保持这个手段的持续性。若在阿米巴模式尚未发挥作用之前,就急着在考核力度上松绑,企业的管理依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过程的更迭到底要多久,就要看企业自身阿米巴导入的程度与效果。
为何同样赋权,却有天地之别?
阿米巴模式强调赋权经营,将权限赋予阿米巴负责人,委托其开展经营,既体现对阿米巴负责人的充分信任,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又通过充分的锻炼,帮助其成长为公司需要的经营型人才,
但为何企业推行阿米巴模式,将一批骨干提拔成为阿米巴负责人后,却经常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原因在于部分骨干此前更多是一个业务高手,而并不一定是合格的经营者,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权限全部赋予其本人,那就是将企业经营置于高风险之中。
推行阿米巴模式的过程中,即使是处在相同岗位,能力水平和工作经验却因人而异,每个人能够驾驭好的权限也不尽相同,最合理的做法就是赋权也因人而异。当阿米巴负责人通过充分的锻炼,能够很好地驾驭某件事情,才可以把这件事情的处理权限赋予他。
推行阿米巴模式,权力赋予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因人而异的进行针对性培养,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哲学与数字两张皮怎么办?
阿米巴模式是经营哲学践行的平台,哲学共有的程度越高,阿米巴模式导人效果越好。
国内推行阿米巴的企业,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文化部门牵头经营哲学的学习与落地实施。业务部门每天关注数据,定期召开经营会议,分析、讨论、改善不亦乐乎。而两者之间却是两条平行线,各忙各的,没有关联。其实,提高心性是因,拓展经营是果,两者是一不是二。那么,如何将二者合一呢,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推荐以下有效的方式与方法:
围绕哲学内容,持续开展干部研修
一把手带头,核心班子成员、重点岗位参与,定期、持续开展哲学研修,依照哲学条目的内容,谈企业现状、谈部门管理、谈员工关怀、谈经营改善。哲学研修的结果,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企业内可以切实落地的方案、制度、流程。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贪多嚼不烂,请一定先聚焦核心班子成员,与其哲学共有。这些种子选手将是全员哲学共有的标杆与排头兵。
围绕经营结果,开展哲学主题活动
每次经营数据的分析结果,往往都是工作过程的得与失。在开展分析的同时,还要在经营哲学中,探寻出现此经营结果的真正原因;围绕的真正原因对应的哲学内容,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主题月活动,以部门为单位,对经营哲学深入理解的同时,让参与本部门工作的人进行反思與改善,务实才能做出效果。
一把手要处处讲哲学,事事讲哲学
经营哲学其实就是做人原则、经营理念,一把手要养成遇事讲哲学的习惯,营造处处讲哲学的管理情境,潜移默化让经营哲学真正变成全体伙伴为人处事的判断基准。做好以上三件事,哲学一定成为开展经营活动的灵魂。
中国企业的阿米巴之行还在路上,个中滋味,唯有自己体会,不过从A公司坚持推行4年的情况来看,虽然问题多多,收获依然斐然。归根结底,经营者要不断拷问推行阿米巴模式的初心:
1.构建与市场挂钩的部门核算制度
2.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3.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领导人才
只有围绕这三个目的去设计落地方法,才是阿米巴推行的王道。
责任编辑:陶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