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化视角下名师工作室建设探析

2018-12-22崔志钰朱洪石

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专业化

崔志钰 朱洪石

摘要:名师工作室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建设高品质的名师工作室需要专业的情怀,把个性化教学主张作为工作室专业化的核心灵魂,把系列化主题教研作为工作室专业化的基本保证,把常态化承接项目作为工作室专业化的重要抓手,把可视化数据实证作为工作室专业化的成效表达。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专业化;教学主张;系列主题;项目产品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10-0038-04

名师工作室作为区域、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名师培养、教学研究、成果孵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打造高水平的名师工作室,如何使名师工作室成为真正的专业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必须加强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化建设,使专业化成为名师工作室品质的基本表达。

一、教学主张个性化:名师工作室专业化的核心灵魂

一个名师工作室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名师工作室,不在于该工作室处于什么区域或学校,也不在于该工作室属于什么学段或学科,更多的取决于工作室領衔人,也不完全取决于领衔人的理论素养和组织管理能力,更为重要的取决于领衔人的教学主张。

一个领衔人有没有明确的教学主张、有什么样的教学主张,不仅是区分名师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名师工作室的重要标志,事实上很多名师工作室就是以领衔人的教学主张来命名的。所谓教学主张就是“自己定义自己的教育”[1],是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信念和“个人理论”[2]。有了教学主张就有了明确的教学追求和共同的目标朝向,有了把成员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支柱。名师工作室不仅是一种组织的存在,更是一种理想、精神的存在,这种理想、精神主要体现于工作室的教学主张。

很多名师工作室都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主张。以语文学科为例,有文化语文、生命语文、格调语文、人格语文、简约语文、诗意语文、情意语文、情智语文、无痕语文、原味语文,等等,其他学科也类似。这虽然有贴“标签”的嫌疑,但依然值得肯定,因为这代表了各名师工作室对教育教学的个性化理解和追求。每位领衔人都在努力界定自己的教学主张,与他人的教学主张形成明显的区别,都在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比概念区别更为重要的是将教学主张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因为任何教育理论如果不能落实到课堂中,其有效性都值得怀疑,同样任何教学主张如果不能落实到课堂中,其有效性也是值得怀疑的。

教学主张概念上的区别远不如课堂上的区别更有说服力。能不能在没有任何告之或暗示的情况下,让听课者一走进课堂就能听出“文化语文”“生命语文”“人格语文”……,这是需要用心的,也是需要一辈子经营。教学主张如同教学的“味道”不能依赖于授课者的解读或解释,取决于听课者发自内心的感受或感悟,更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体验与表达。非常欣喜地看到,在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的获奖名单中看到了很多基于教学主张的实践性成果,有的名师工作室建构了基于教学主张的教学模式,并且有了很好的推广。但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很多名师工作室虽有明晰的教学主张,但教学主张在课堂中体现得并不明显,牵强附会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一个专业的名师工作室一定有着自己个性化的教学主张,一定有着体现教学主张的独特的课堂样式,这是名师工作室的品质保证,也是工作室的核心灵魂。

二、主题教研系列化:名师工作室专业化的基本保证

名师工作室作为一个共同体组织,自然应有完善的制度与规程,也必然伴随着丰富多样的活动,教研活动始终是名师工作室的基本活动形式。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活动有别于区域、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不是零散的、孤立的,它应该是始终围绕工作室教学主张的课堂实践,是一种主题教研。

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活动应是一种主题教研。主题教研是基于学科典型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教研活动,以有目的地解决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带有共性的问题[3]。对于名师工作室来说,共性的问题就是教学主张的课堂实践。但这种课堂实践不是简单的教学主张的课堂呈现,不是课例的堆积,而应该对主题作进一步设计,让每次活动不但有主题,更聚焦问题,落实活动的问题导向[4]。观摩了很多名师工作室的主题教研活动,发现这些主题教研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展示活动,并没有聚焦具体的问题,既然没聚焦具体的问题,活动就会有范围而失“准星”,难以解决具体问题,这样就容易使教研活动陷入低水平重复的境地,活动的效度会受到影响。

教学主张的课堂实践是一个系统建构与不断解构的过程,建构与解构始终交织在一起。没有建构就无所谓解构,但也决不能只建构不解构。所谓解构就是将教学主张进行分解,落实到课堂的氛围营造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的每一行动中、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这种解构其实就是教学主张的具体化,将教学主张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转化为相应的教学实施。这就需要对教学实施中可能遇到或现实遭遇的问题进行系统设计,对成员普遍疑惑的问题进行统筹教研安排,以系列化的问题设计推动主题教研系列化,避免主题教研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每次活动聚焦某一个(或一类)问题,实行“点穴”式教研,确保每次活动都能解决一些问题或形成一些共识,能再产生一些问题或引发一些新的争鸣。

系列化的主题教研关键在于系统设计,既然是系统设计显然应该包括远景规划、阶段设计和短期安排,这就对领衔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领衔人必须要有清晰的目标愿景,确立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形成具体的行动路径,让工作室的每个成员都知道我们最终要走向哪里,如何才能到达,这个学期、这个月应做些什么,使每次主题教研都成为前进途中的一个“驿站”,都是对“目的地”的一次趋近。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教研活动的专业。教研活动的专业化除了精细化的组织,更在于系列化的设计。将教研活动由单纯的主题教研向系列化的主题教研转化,是名师工作室专业化的基本保证。

三、承接项目常态化:名师工作室专业化的重要抓手

名师工作室不能满足于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体现教学主张的课堂教学样式,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不能只满足于自己课堂的改变与优化。名师工作室应肩负更为重要的使命——為教学改革的底层突破探索新路,应成为教学改革的发源地、教学成果的孵化地,促进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这就需要各名师工作室确立成果意识,将承接项目作为工作室品质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性成果。

项目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省市级教育科学课题,可以是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可以是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项目,也可以是自己开发的项目。承接项目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申报评审承接,可以是教育行政委托承接,也可以自我开发承接,等等。当前,很多工作室都拥有各自的项目,这样就将工作室日常的研究、实践与项目的组织、实施结合起来,使工作室呈现项目化运作的新态势,工作室也演变成项目组。通过周期性的项目化运作,条件成熟的可以将项目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独特的产品成果。如本真音乐工作室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名曲进行遴选,开发了“百首名曲”产品,审美人生教育工作室在认真梳理古今中外各绘画流派的基础上,开发了“百幅名画”产品。这种产品是系统的、完整的,包括教材、视频、音频等资源,有手机版、网络版、纸质版等形式,这就突破了单纯学校教育的范畴,满足了不同阶层用户的欣赏需求。

根据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承接相应的项目应成为名师工作室的常态。当前,很多名师工作室缺乏项目意识,形成不了拳头产品,工作室的成果往往局限在成员的专业发展、开设了多少节公开课、进行了多少场讲座、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取得了多少表彰奖励等方面。这些成果固然是需要的,可以作为衡量名师工作室的指标,但作为一个高品质的名师工作室,除了这些发散的成果外,更要有产品成果。这种产品成果的形式是多样的,如课程、软件、创新作品、专著、系列案例,等等。笔者领衔的江苏省e项目名师工作室近些年一直在推动课程项目化,围绕“微型游戏项目”研究主题,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入手,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在精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游戏项目化、项目游戏化”为基本路径,全力开发国内第一本微型游戏项目体例的课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名师工作室不仅是名师的孵化地,更是产品的孵化地。项目是产品的主要依附,名师工作室要敢于承接项目,将承接项目作为工作常态,将实施项目作为研究常态,使项目成为产品生产的“流水线”。一个名师工作室如果不断有产品涌现,说明他们不仅在用心地做研究,更是在创造性地做研究;反之,如果一个名师工作室始终形不成自己的产品,说明他们的研究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够、专业化不够。产品亦是衡量和区别名师工作室的重要显性标志。

四、数据实证可视化:名师工作室专业化的成效表达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每个工作室当然也会有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工作室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各类活动、学术论文、教科研成果、专题展示,等等。工作室需要“发声”,需要“出镜”,没有经常性的“发声”“出镜”,工作室的影响力就难以彰显。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表达的意义时,我们发现相对影响力而言说服力更为重要,有影响力不一定有说服力,有说服力自然就有影响力。

各名师工作室在阐述自己的教学主张时首先要做到“自圆其说”,即自己要先能说服自己,只有自己说服自己,才可能说服他人。我们经常能听到、看到有关教学主张的专家论证会,试图通过权威专家的观点来为教学主张把脉,以论证教学主张的正确性。专家论证固然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明白,正确不仅是论证出来的,更是实证出来的。无论论证多么科学、合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都必须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对于名师工作室而言,表达可以通过活动呈现、论文表述、课堂体现,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数据、事实来证明。在实证过程中,学生显然应成为最为重要的表达因子。

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是工作室的一种可视化表达,也是最强有力的表达,需要开展实证研究,甚至需要长时期的数据采集和个案跟踪,需要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对照。然而,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说,我们平时并不擅长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我们缺乏数据采集、提炼、分析、处理的职业惯习,我们更多的是用现象、案例和推理说话。

学会用数据和实证表达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名师工作室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e项目名师工作室在进行“微型游戏项目教学”[5]的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数据和实证说话。例如,为验证游戏项目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效果差异,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将“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作对比研究,在尊重现有评价机制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效果检测,每进行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都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分析和证明,进行大样本分析和数据对照,发现“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与此同时,每一学期将工作室成员任教班级的学生与非工作室成员任教班级的学生在不改变现有评价机制的情况下进行多点对比分析,同样发现存在显著差异,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微型游戏项目教学”的有效性。数据成为工作室研究实效的重要表达,也成为吸引工作室外成员纷纷加入“微型游戏项目教学”研究的最强“磁铁”。目前,e项目名师工作室已经吸引了区域外工作室成员10多名,实验学校10多所,影响力不断扩大。

建设高品质的名师工作室需要专业的思维、专业的实践、专业的表达。只有我们始终以专业的情怀投入研究与实践,将专业化作为经营名师工作室的基本策略,我们才能将名师工作室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教学主张:打开专业成长的“天眼”[J].人民教育,2015(3):17-21.

[2]余文森.名师的教学主张及其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4(1):57.

[3]左思路.学校主题教研的实践价值[J].教学与管理,2016(1):31-32.

[4]崔志钰.主题教研: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品质追寻[J].江苏教育,2017(7):46-49.

[5]崔志钰.从“做学教合一”到“玩学教合一”——微型游戏项目教学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7(6):52-56.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名师工作室专业化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基于学科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