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圈理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2018-12-22曲绍旭
曲绍旭
摘要:高校生态圈以大学生创业发展能力提升为基础,通过融合各培育主体,达到培育主体合作共赢、满足就业需求、拓展就业理念、提高就业能力等目标。高校生态圈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表现在完善就业培育模式、满足社会就业需求、降低流转成本等方面。为进一步完善这种培育模式,需要以就业、资源整合为基础形成多元化的培育主体,并在其基础上完善经验性的培育指标和具体的培育任务,最后形成培育系统和流程化管理,以此构建完整的以就业关联性为基础的合作平台。
关键词:高校生态圈;大学生; 就业能力;培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10-0051-05
大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大学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就业率的差异直接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相联系”[1],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完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模式逐渐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职责。此外,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尤其是高校学生)能力的需求愈加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完善教育、科研、就业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也显得尤为必要。近几年,围绕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各高校在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评估、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要素整合[2]等方面逐渐发展出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培育模式。由于高校间在就业的针对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且各地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市场和就业环境亦有所不同,因此很难形成统一的、可借鉴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模式。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方式的优化还需从机制优化的角度出发,通过整合就业培育所涉及的要素,进而夯实培育平台。笔者以高效生态圈的构建为出发点,试图将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相关的高校(包括学生、教师、高校管理部门等)、社会(包括企业、政府等主体)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层次化、多元化、网络化的培育平台。
一、概念阐释与理论综述
(一)概念阐释
生态圈本是生物学的概念,意指所有生物及其关系的整合,是生态系统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圈的构成不仅需要各组成要素之间功能的发挥,还需要内外部环境的配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许多学科为了更好地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纷纷引入生态圈的理念,出现了金融生态圈、社会生态圈、创新生态圈等概念,并延伸出诸多可借鉴的成果,拓展了其学科的研究领域。
高校生态圈以大学生的创业发展能力提升为基础,通过融合大学生、高校管理部门、科研部门、企业等主体,以创业、项目研发、学习娱乐等为内容,形成主体合作共赢、社会多元需求的标准化满足、社会本位教育理念的拓展、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升、建构主义教学的有益补充等目标。高校生态圈各主体能发挥自身所长,对大学生来说,能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如同生态圈的运行机制。此外,学生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有所提升,甚至为达到某些科研、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
(二)理论综述
1990年,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提出 “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等就业能力特征,正式把“就业竞争力”引入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随后,加洛尔(Galor)等学者进行了拓展性研究[3]。西方学界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专业能力提升、社会实践、社会参与等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包括:其一,能力培养的市场考量。以学校或专业评估机构所做调研为基准,通过对人才市场进行分析,确定所需人才类型与数量,据此确定专业及学生培养目标,分解综合能力与专项技能,编制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4]。其二,多元主体的实践结合。在“双元制”模式的引领下,强调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突出知识积累和技术应用。同时,学校、企业、学生等主体在实现充分沟通,企业与学校建立双互实习基地,学生或学校与企业建立前期工作合同,既能实现实践教育的长远发展,又能解决各主体的后顾之忧。其三,教学设计的社会参与。在教学设计方面,除依据政府或行业制定的标准外,更多邀请企业参与制定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计划与实际对接,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对接[5]。
在國内,孙富安、孙祥等学者围绕方式与方法等问题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6-7]。从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看,国内学者是以思想理念为基础、以目标定位为方向、以经验借鉴为方式来展开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包括:其一,对就业能力教学理念的反思。认为就业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就业能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因此,要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规范教学活动,激发教师和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8]。其二,对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认为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培养目标要区别开来,就是说,两者在人才去向、培养方案、培养内容方面要体现其属性与特点[9]。
以上研究表明,目前学界已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形成了理论自觉,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和有价值的建议。学者们从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管理优化、教学经验凝练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进行研究,但较少从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内外环境的融合的视角来研究此问题。虽然部分学者提出主体多元化、社会参与多样化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的根本,但多集中于理念的阐述,没有较多的构建设计模式等内容。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机械地以本土实际出发,忽视了高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另一方面是只注重表层与瞬时意义,忽视就业能力培养的长远价值。笔者试图以此为基础,从构建高校生态圈的视角出发,尝试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模式。
二、高校生态圈理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高校生态圈是一个具有自生长的体系架构。这一体系不仅包括学生、教师、管理部门在内的高校系统,还包括企业、风投等就业和科技转化的社会系统。这一体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多方面的,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完善就业能力培育模式
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模式主要以高校教学为主要方式,围绕大学生就业开展诸如专业知识教学、就业技能培训、就业经验分享等理论教学,以及实习基地教学、课程设计、校企联合等实践教学内容,共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就业培育模式能增进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认识和理解,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培育主体单一。高校是大学生就业的唯一主体,没有发挥其他培育主体,如企业、培训机构等部门的积极性,这使得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二,培育方式单一。现有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方式虽然要求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但从实际情况看,高校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尤其是部分文科专业)。这使得大学生日益缺乏全面的就业技能。其三,没有认识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普遍性中的特殊性。部分大学生从本专业的核心知识中凝练出较强的创新能力,或者融合其他专业知识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这种特殊性的能力对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但在“普遍式”的教学模式中,缺乏对这种特殊性的挖掘,进而会影响其就业效果。
在高校生态圈视角下,上述问题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其一,高校生态圈强调培育主体的多元化,大学生不仅能在高校内接受系统的就业知识训练,而且在生态圈内也有许多机会接触企业,得到诸多实践知识;其二,高校生态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育会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式,进而全方位、全面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育质量;其三,在多元化培育模式的基础上,每个大学生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育模式,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有利于满足社会就业需求
社会(尤其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其一,专业能力的发挥。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是开展业务的基础,最基本的专业能力表现为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方法。随着行业和经营领域的融合,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会更加多元,如不仅需要工作能力,还包括学习能力、转换能力、融合能力,等等。其二,适应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单位的环境、文化对求职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用人单位为节省成本,提高竞争力,对入职者的适应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其三,沟通能力。沟通是开展工作的基础,许多单位对其非常重视,也要求员工具备这种能力。常见的沟通能力主要集中于业务的沟通,但随着社会发展,不同行业、职业之间的融合度越来越高,这也对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需要简单的业务沟通,还需要不同领域之间进行沟通。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要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的模式更具有针对性。
高校生态圈的构建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这是因为:其一,在高校生态圈的环境下,专业学习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通过专业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多主体支持等方式完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专业之间的隔阂被逐渐打破,原有的“以点逐面”的教育理念,逐渐演化成“点线成面”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就业素质会更高,进一步迎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如专业的多元化、能力的多元化)。其二,在高校生态圈背景下,大学生能接受更加标准化的培育,这会使得培养机制更具稳固性和长期性。
(三)有利于降低流轉成本
对很多企业来说,人力成本是最重要的成本,而人力资本的流转不仅会造成人才安排的错位,而且会浪费企业成本。人才流转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主观因素方面,与求职者的专业、求职欲望、工作适应性有关,在客观因素方面,与企业的人文环境、管理制度等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求职者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人才流转的重要原因。
高校生态圈一改以往单一主体的培育方式,结合多元主体、多种环境、多方参与等优势,能进一步减少企业和求职者(尤其是接近于毕业的大学生)之间的信息沟壑,主要表现在:其一,能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将企业对人才在道德社会化、言行专业化、结果客户化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前期培育,在校培养学生的专业事务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接收企业文化的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这样会进一步减轻企业的压力,降低人力资本的流转成本。其二,在高校生态圈内,由于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前期已经与部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增加了双方的感性认识,这样在求职过程中会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其三,还能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在高校生态圈内向部分企业推荐大学生,提前与企业加强沟通与联系,完善双方的就业渠道。
三、高校生态圈理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模式的路径分析
在高校生态圈的理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应结合点—线—面的时序语义开展就业能力培育。首先是聚“点”过程,就是将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相关的主体进行联合,并在基础上对培育模式进行系统化的改造。主体联合是高校生态圈构建的前提条件。其次,完善“点—线”过程,即在聚点的基础上,根据需求确定培养任务。再次,延长培育链条。高校生态圈注重系统化的培育,需要前期对大学生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实施流程化的培育管理,并在主体、客体、过程等培育要素成熟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培育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主体融合
1.以就业为基础的主体融合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的主体融合方面,高校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积极与社会联系,引入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资源进入高校,可采取以下方式:其一,在高校内部建立企业孵化基地,将企业的部分工作流程引入高校内,一方面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与高校的互动。其二,实施大学生就业的双导师制。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实行了就业导师制,但从发展情况来看,存在诸多问题,如就业导师与就业大学生间没有共同的利益引导机制,关系较为松散,难以形成合作的就业帮扶模式。此外,就业导师多集中于专业教师,许多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对学生的就业帮扶力度较小。如果采取双导师制则会弥补以上不足。通过双导师制的内外(校园内和校园外)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认知水平,这需要高校与校外就业指导教师真正开展合作。
2.以资源整合为导向的主体融合
高校不仅要积极引入其他资源来完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机制,而且还要利用本身的优势来吸引外部资源介入,而与校外资源进行整合则是引导资源介入的重要途径。可采取的方式包括:其一,利用科技研发优势来吸引校外资源。高校是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许多科技型企业会借助于高校的科技优势,与高校开展相关的合作。因此,高校可在技术合作方面与企业共同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引导。其二,利用硬件优势来吸引校外资源。许多高校具有雄厚的硬件基础,如场地、设备、机械等,高校应利用这一优势,与企业开展相应的人才就业培育合作。
(二)确定培养任务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主体融合后,高校生态圈的雏形基本形成,之后要围绕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确定培育任务。
根据“道德社会化”“言行专业化”“结果客户化”的要求,笔者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划分为专业事务性、专业创新性、企业文化认知与团队需求等形成经验指标。专业事务性是指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对本专业所涉及到的基本业务的操作能力,专业事务性注重实践能力,专业事务能力的提升需要在高校生态圈内进行系统性培育。专业创新性是指围绕专业知识进行知识拓展、知识更新以及知识融合的能力,随着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专业创新性是人才竞争的主要手段。高校生态圈的多样化培育方式对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认知、理念等要素的综合,提高企业的文化认知对规范员工行为、营造和谐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必须要以就业为前提,但在高校生态圈内,因为有企业的参与,企业的文化认知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团队经验是就业的重要筹码,在高校生态圈内,因为多元主体的培育支持,很容易形成团队精神。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高校生态圈可确定知识学习、社会实践、团队合作、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培育模式,进而提高完善现有的就业能力培育模式(见图1)。
(三)培育系统的形成与流程化管理的确定
1.培育系统的形成
高校生态圈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分类两类:一类集中于专业知识的获取;一类集中于实践知识的提升。前者主要依靠专业的授课方式,可利用高校生态圈的理念和智慧校园的技术开发知识认知模型,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实践知识的能力,主要采取两种方式来进行:一种集中于知识的融合模式,集中于理工科与文科、理工科之间、文科之间(通过信息平台的交流);另一种方式集中于项目化知识融合,以某一创新主体为出发点,广泛吸纳与发挥各专业学生的知识优势,完善理念到产品的转化,形成创新,并根据日后知识更新不断创新培育模式。(见图2)
2.流程化管理
该阶段主要指向科研与创新流程化(具体领域中创新性工作事务化)在领域上的拓展与优化,由前期道德社会化、言行专业化、结果客户化中的微观满足拓展至解决整个专业能力的流程化方案。这一方案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发当作产品,当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根据其专业、兴趣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形成培育模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其实践与就业等能力,如图3所示。
3.以就业的关联性为基础的合作平台构建
首先要与高校的学工部门合作,让其参与模式化的设计进程中;其次与企业沟通,获取其对大学生先期工作的基本要求;再次,在高校中形成完善的企业用工前期培训,节约企业的用工成本,减少了企业人才流失的弊端。例如,开发企业用人前期培养模式,这一方式主要以合作平台的开发为基础,针对企业对综合性、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开发诸如道德提升、企业风险规避知识、企业基本业务操作等内容,如图4所示。
高校生态圈能进一步融合现有价值多元化、发展综合化、人才多样化的高校教学理念,并以工具性的方式整合出多元化的具有自生长性的教育模式。此外,在高校生态圈的背景下,大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将自己纳入相应的社会结构,熟知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规范,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11):87-88.
[2]孟宇,冯秋菊.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中国外资,2014(12):256.
[3]Oded Galor,Omer Moav.Ability-Biased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Wage Inequality,and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 (May 2009): 469-497. Howard. Trans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J].Open University Press and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1995(4):126-138.
[4]Gibb A.Creating conducive environ rents for Learning and entrepreneurship[J].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2012(6):135-148.
[5]Patrick, Wagstrom Scarlet.A Framework for Context Aware Computing[J].The Graduate College of the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3.
[6]孫富安.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渐进式”就业力培养探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5):100-103.
[7]孙祥,刘业政,张行宇.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社会就业观念转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5):36-40.
[8]施宏开.浅析大学生就业素质中的非专业因素[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88-92.
[9]马陆亭.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与展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16-22.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