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播在路上
2018-12-22成文胜齐茗馨
成文胜 齐茗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新闻现场直播作为“广播优化自身本质功能的重型武器”,在日臻成熟的传播技术的支撑下,手段越来越丰富,方式越来越多样,其形式和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在阐释现场直播内涵的基础上,力图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发展的轨迹,分析其发展特征,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關键词】改革开放 广播新闻 现场直播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1997年,中国新闻奖从第八届开始为广播设立了“现场直播奖”,这个奖项的设立,可以说标志着作为广播新闻后起之秀的现场直播已经成为“广播优化自身本质功能的重型武器”。
如今,这种最能体现广播新闻报道优势和特色的直播报道形式,越来越多地为我国广播新闻工作者所采用,它已不再是中央及地方大台的专利,一些市县广播电台也越来越注重运用现场直播这个重型武器,成为广播媒体“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力图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发展的轨迹,分析其发展特征,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广播新闻从现场报道到现场直播的理念转变
在实务操作中,对现场直播曾有过认识模糊、称谓混乱的时期。早些时候,一般把直播报道称为“实况广播”“现场实况广播”和“现场实况转播”等,其实那时候的媒介技术并不能实现广播新闻的同步直播。后来,有叫“现场直播报道”“连线报道”和“新闻同步报道”的,这时候更多的应该是单一现场的报道。
这些不同叫法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直播与转播、现场报道与现场直播等概念存在混淆的问题。而对称谓的不断修正是广播新闻现场直播不断摸索、逐渐成熟的实践过程,体现了广播人新闻报道理念的不断变化,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廓清了现场直播的内涵和外延。
历史上,作为广播“自己走路”迈出的重要一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爱德华·默罗(Edward Murrow)最早创造了现场报道这一形式。这种省去了中间录播环节的广播新闻报道形式,以其最快的传播速度、极具现场感的独特优势,在广播新闻报道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现场报道只是对新闻事件进行一次单篇连线、单点呈现的一事一报,在媒介技术发展的支撑下,勃兴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现场直播实现了对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它融合了包括现场报道在内的多种新闻报道形式,对现场报道在题材选择、直播主体、节目形式等诸多方面实现了超越和延展。
现场直播和现场报道虽都冠以“现场”两个字,都是发自新闻现场的报道,都是直播形态(当然现场报道还有录播形态的),但它们之间的不同也是很明显的。
一是在报道内容上:现场直播的报道对象必须是重大新闻,一般来说是可预知的,而现场报道则未必。
二是在报道结构上:现场直播一定是要对重大新闻进行全程、全面的报道,或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报道,不再局限于新闻事件的某一个点,“除了新闻实况之外还有现场报道、背景介绍、专家述评乃至与该事件有关的来自异地的新闻报道和新闻插播等诸多内容”,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现场报道相对来说比较短小,一般只报道一个点、一个局部,仅仅就某一新闻事件做简单的报道或点评。
三是在报道形式上:现场直播都是集体行动、团队作战,记者在前方一线采访,嘉宾在后方直播室解读,主持人主要担当串联、解说、引导的任务,记者在直播中可以担当报道者、解说者、主持人等多个角色;而现场报道只是记者个人的行动,主要承担现场解说。
四是在报道现场上:现场报道的新闻现场只能有一个,基本上就是在一个地点的一篇报道,地点是相对固定的;而新闻现场直播则是正处于发展变化中的“现在时”的新闻事件,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现场也会不断转换,呈现多现场在线的状况。
区别于现场报道归属于广播消息,广播电视业界逐渐明确了现场直播为独立体裁形式。在新闻评奖时对现场直播作出了这样的“技术标准”界定:现场直播是广播电视利用电子信号把新闻现场的声音或图像直接发送并同步播出的节目形式。它在传播新闻事件发展变化的同时,把记者的现场报道、播音员或主持人的现场描述或背景介绍同步传输,集新闻报道、知识分享、事态分析于一体,参评节目必须是以新闻现场为直播主体,来自新闻现场的直播信号长度不得少于整个节目长度的1/2,所用录音、录像资料不能超过总长度的1/3。③ 纪念会、报告会、文艺演出的直播节目及以演播室谈话为主的直播节目,不属此项的评选范围。
二、我国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发展轨迹
如果从1949年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算起,我国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发展已经走过近70年的历程。一路走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这40年里,这条发展之路始终贯穿着“自己走路”的主线,在逐渐回归广播媒介本真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段不断探索、创新、修正、完善的历史。
(一)早期的实况转播
早在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当时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就实况转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这堪称是我国广播界的第一次现场直播。
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以实况转播方式报道国家重大时政活动和精彩文艺演出及体育比赛。但那时候的重大时政、文体直播大都是现场加解说的“现场转播”,实则是实况播出,在技术上并没有实现同步直播。
20世纪80年代初,原广播电视部一位领导提出,“转播”一词用在这里不合适。因为它不是别人播了,我们转出去。于是打那以后,广播界逐步把实况转播叫做新闻现场直播。④
(二)改革试水的直播报道
1980年10月召开的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广播宣传工作要坚持自己走路。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被称作是广播电视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提出广播电视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和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1986年12月15日,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开播珠江经济台。珠江经济台率先推出“大板块+主持人+直播”的节目形式,这一全新的广播传播模式被称为“珠江模式”。
之后,1992年10月,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正式开播。它继珠江经济台之后,在中国最早开启全天候24小时直播的运行模式,成功地把熱线点播、热线谈话、热线专访、热线咨询等形式运用到节目之中,被学术界称为“东广现象”。
从录播到直播,将直播室与新闻现场无缝隙连接起来,一根电话线、一部手机就解决了现场信号传输问题,户外直播、现场报道就这样逐渐进入人们的耳际。⑤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传播技术的支撑下,一线记者纷纷拿起电话在现场近距离进行新闻报道,一些电台,特别是学习“珠江模式”而先后成立的各地经济广播,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现场直播的尝试。如:1991年7月21日,广东珠江经济台、湖北楚天经济广播、南京经济广播、浙江经济广播、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等联合直播了抗洪救灾特别节目《长江珠江一线牵 水患无情人有情》,节目长达3个多小时,主持人串联+异地多点现场报道,受到了广大听众的热切关注和热情支持。可惜的是,当时的中国新闻奖尚没有设置现场直播奖项,此次节目在第二届中国新闻奖评奖中获得的是新闻性节目编排二等奖。
(三)专业化发展的现场直播
1997年香港回归,从6月30日到7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多场新闻现场直播。其中,《百年长梦今宵圆》长达7小时,节目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广播的声音特长。连线北京、香港及内地6省市和海外多地,有新闻现场实况、记者连线报道,也有历史音响回放;直播间里有主持人串联介绍背景,也有专家评述、嘉宾访谈。“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是中国广播史上罕见的大规模、长时间、横跨多区域、技术传输复杂、多兵种运作的宏大作品。”⑥
央广的这次香港回归现场直播显示,这个时期的现场直播在采制上趋于专业化操作,成为媒体主导的报道式直播,作为整个节目的核心,新闻现场的实况处于主体地位,而新闻专题、嘉宾访谈、多点连线现场报道等节目形态,作为节目的构成元素,在主持人的牵引和串联之下融入到整体的节目之中,体现出较为成熟的现场直播节目形态。
广播电视业界“97香港回归”现场直播的巨大成功,最终促成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首次设立现场直播奖。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国广(当时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制的现场直播——97年香港回归大型现场直播节目《百年长梦今宵圆》和《英语普通话广州话香港回归现场特别报道》获得特别奖。
(四)常态化播出的新闻直播类节目
2003年被国家广电总局定为“广播发展年”后,我国广播新闻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04年央广成功推出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2005年1月4日,中国之声在原来的午间《第一报告》和《新闻直播间》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开播《直播中国》节目,将现场直播这一传播方式带入到日常播出的固定栏目之中。
从“珠江模式”开始,直播虽然已经成了广播媒体非常流行的播出方式,并越来越为广大听众所认同和接受,但是长期以来,只有当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如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发生时,广播电台才尝试着以特别节目的形式通过现场直播将这样的新闻事件迅速及时地传递给广大听众。换句话说,就是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只是偶尔为之。
来自中国新闻奖的获奖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在现场直播奖项设立的头3年,除了像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这样的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获得特别奖外,剩下来获得二等奖的《邀请美国总统做嘉宾》和获得一等奖的《大墙内的声音》都是直播间直播栏目里所采制的一期节目,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新闻现场直播,大多数奖项都空缺,这至少说明新闻现场直播在广播业界尚未常态化。
《直播中国》实现了广播新闻节目直播形态从偶尔的特别报道到常设直播栏目的跨越。这个节目的播出时间固定在每周一到五的中午12点,节目主持人与各地记者进行电话连线,记者口头播报自己在新闻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这种直播的方式向听众传递各地刚刚发生、正在发展的新闻。秉承着“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传播理念,节目的报道范围不再局限于一些重大的活动和重要的会议,而是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至此,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开始成为常态化的节目种类。
可以说,《直播中国》是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报道常态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只是因为多数题材缺少重大新闻事件所拥有的现场盛况,直播中少了现场实况的内容,因而与严格意义上的现场直播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个节目以实操中经常化的事件即时切入新闻栏目,实现经常化新闻事件的直播等,成为这一阶段直播常态化的基本特征。
三、我国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变化发展的基本特点
回首我国广播新闻现场直播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台在这方面的实践,可以发现,在日臻成熟的传播技术的支撑下,直播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方式越来越多样,其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由单一事件性直播向主题综合性直播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在内容上逐步实现了由单一事件性直播向主题综合性直播转变,也就是说不再仅仅是一事一报的现场连线报道,大多数现场直播已经是同一主题在多点连线,“多现场、多主持、多时空的纵横捭阖中集合成新闻事件、背景、人物、人文等内涵丰富的综合体”⑦。从节目的具体表现上出现这样一些变化:
1.从室内直播走到室外直播
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一个最基本形式,就是将台内的直播间和前方新闻现场信号连通,以直播间为直播主体进行现场直播,这样的现场直播方式很方便,运作成本也低。
所以,最初前方新闻现场的信号就是记者的移动手机信号,由记者进行现场连线报道。如央广2003年9月播出的《我国首例机器人异地遥控操作手术》(获得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就是这样。在这场现场直播中,节目主持人和嘉宾坐在直播间里,他们在1小时的直播过程中为广大听众介绍手术的进展、医用机器人发展的状况等,并随时回答听众和网友的提问。由于整个手术是由两台计算机指挥远在600千米以外的机器人做的,所以新闻现场分别设在北京、沈阳两个城市的两家医院,通过记者电话连线,进行现场报道。
由于缺少新闻现场的音频信号,听不到现场的背景声音,现场感不强,也有的专家认为《我国首例机器人异地遥控操作手术》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现场直播”。所以,类似在主要的新闻现场通过记者电话连线来报道的现在已经不多见了。目前更常见的操作方式是在新闻现场设置专门的直播音频信号,再加上记者的现场报道,甚至是直接在新闻现场设置分直播间,与设在台里的主直播间配合,共同完成对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
如央广中国之声播出的现场直播《嫦娥探月——“嫦娥二号”卫星发射特别报道(卫星入轨段)》(获得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次直播在央广台内设立总直播席,又分别在国家天文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飞控中心设立了分直播席,同时启动直播,多地配合互动。由于前方现场设有直播室,可以全覆盖收录和采用各种现场信号,如发射阶段成功后的掌声、现场指令声、火箭发射升空的响声,甚至太阳翻版展开延时的现场屏声静气的等待音响,都给听众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在一个小时的直播中,还充分利用驻地方记者站的优势,通过电话连线,4个直播席与天南海北布点的记者进行无障碍对话,报道了青岛、新疆、海南等检测站检测情况,以及上海世博园、北京火车站等地群众观看和庆祝活动情况,在电波中实现了时空的瞬间挪移。
既然是新闻现场报道,那就应该到新闻现场去,所以近年来许多电台进行现场直播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直播间移出电台,甚至开出直播车,直接在新闻现场搭建临时直播间,主持人和记者都在现场,更便于直播报道的顺畅进行,现场感明显增强。这种现场直播方式显然已经成为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操作模式。
2.从单点直播到多点直播
2009年,央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大影响、最具震撼效果的一次国庆大典直播——《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获得第20届中国新闻奖特等奖),它的直播台搭建在当年直播开国大典的原址上。这场直播是一个单点的现场直播,就是固定在一个直播点上,由主持人进行现场解说报道,也没有记者的现场多点连线报道。早先我们的现场直播多为此种形式,这是技术条件使然,也有题材上的特殊性。
如今,各家电台基本上都不再采取这种单点的现场直播形式了,代之以多点直播和多地记者的现场报道。
如央广播出的“青藏铁路通车运营”现场直播——《穿越青藏高原》(获得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会场分设在格尔木与拉萨两地,两地分别开出首趟列车。为生动反映以慶祝大会为核心的所有内容,央广专门设置了4个直播间,分别是北京总直播间以及格尔木主会场典礼现场、拉萨分会场典礼现场和拉萨始发的首趟列车直播间。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冰雪五环、聚焦冬奥——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揭晓》现场直播,安排了8路记者在与冬奥会关系密切的不同地点——申办冬奥会现场的吉隆坡、北京鸟巢、世贸天阶广场、北京延庆、首都体育馆、水立方、北京体育馆、河北张家口,在申奥成功之后第一时间与直播现场连线,真实、全面地传递了各方在申办冬奥会成功之后的兴奋与期盼。
3.从固定直播到移动直播
从固定的现场直播到移动进行式的现场直播,不仅取决于直播的题材——新闻事件本身具有移动的特点,更要有较强的技术支撑,甚至有的电台把直播间设在直播车上,或是设在其他移动交通工具上,利用移动通信工具,移动现场直播,追踪新闻事件。
如《京沪高速铁路通车运营暨天津西站建成启用》现场直播,天津地方电台派出记者登上从北京南站始发、终点为上海虹桥车站的首趟京沪高铁列车(G1),主持人与济南、南京、上海三地交通广播记者及首列开行列车上的特派记者进行连线,和听众一起见证高铁开通这一重要时刻,其移动性体现在记者的现场连线报道上,在行进的列车上记者不断与直播间多次连线报道,移动直播成为整场直播中的一个环节。
当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雅典奥运火炬激情传递》则应该是一次真正意义的移动直播。新闻现场在雅典奥运火炬点火仪式结束后,就变成移动的。为了适应这种移动新闻现场的需要,北京电台除了有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广场的固定位置的主直播台,还动用了两台直播车,跟随火炬传递,全程移动直播了长达8个多小时的雅典奥运火炬在北京的传递盛况。
央广在“青藏铁路通车运营”现场直播时采用海事卫星直播设备,在列车上设置移动直播间,为中国广播史上首创,也使这次直播在传播时效上超越同行。在行进的列车上,主持人或介绍沿途车外风光,或采访乘务人员与乘客,听众始终有身临其境之感。技术上的突破极大地拓展了广播现场直播的空间,让新闻始终处于“进行时态”,这也成为此次直播最大的亮点。
4.从近地直播到天地一体直播
短距离、近距离的现场直播,媒体工作者可以开出直播车,在移动信号所达范围内,在地面全程跟踪移动直播,而像载人航天飞行、青藏铁路通车等题材的现场直播,那只有借助天上的力量,来进行长距离、远距离或不确定地点的直播了。
央广《再探苍穹——“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直播节目(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开创了中国广播史上空中直播新模式。在2005年“神舟六号”返回段的直播报道中,10月17日凌晨4时38分,记者搭乘搜救直升机,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上空与北京直播间连线,发回了《神舟与星月同辉》 的现场报道。之后的搜救部队搜索、神舟着陆、两名航天员自主出舱等一系列新闻,记者都是在移动盘旋着的直升机上进行独家直播报道,整场直播以现场音响、记者报道、专家评点、背景资料和主持人穿插介绍组成,使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重大消息。
央广的“青藏铁路通车运营”现场直播——《穿越青藏高原》,则是以卫星连线为标志的超远距离、超大规模的现场直播。这场现场直播可谓是综合运用高科技手段、难度最高的现场直播,不仅设有临时的、移动的或固定的直播间,而且通过卫星连线,进行现场直播,实现了天地大串联。
(二)由单一媒体的封闭式独立直播向多媒体开放互动式融合直播转变
最初的新闻现场直播大多是电台在自己的内部系统中独自完成的,但是,现在已向多媒介开放互动式融合直播迈进。
一方面,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规模越做越大,一家电台独立去完成一场重大新闻事件的大型现场直播已经比较困难,特别是省级、地市级的电台要想进行跨地区、远距离的直播,无疑是对其综合实力的一次大考验。所以,现在多家电台合作联手进行现场直播、互动传播,已成为经常采用的一种现场直播方式。
另一方面,随着广播传播技术日趋先进和成熟,现场直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兴起,广播新闻现场直播中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网络新媒体的身影,这使得作为传播主体之一的听众,不再仅仅做个“看客”,而是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平台,有机会共时性参与到节目中,往往他们的表现也成为了直播内容的一部分,这时候原来传播者单方面提供信息就转变成了传播者与公众同时提供信息,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1.从一家媒体独播到多家媒体联合直播
从最早广东珠江经济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广播媒体联合直播《长江珠江一线牵 水患无情人有情》,到现在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2016年10月22日上午全国15家省区市广播媒体共同举行《雄关漫道从头越,不忘初心新长征》大型联合现场直播,联合直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这样的联合现场直播在直播过程中,以一家电台为主导,多家电台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共同打造一个相同内容的时段,也就是说,相关省市电台不同的广播频率在同一个时段同步播出。其幕后的组织、协调工作比起一家电台独立直播时更为复杂。
如泛珠三角11家广播电台联手打造、异地同步联合推出的2小时35分的大型现场直播《站在“9+2”最前沿》(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场现场直播由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牵头主办,与参加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云南、贵州、海南和香港、澳门等地的11家广播媒体各自采制自己富有特色的节目内容,现场以接力直播的形式,通过卫星和光纤向各自电台传送,共同协作完成现场直播。11家电台充分显示了广播大联合的优势,在广大听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从单一媒体直播到多媒体融合直播
广播+互联网,不仅弥补了广播仅有听觉传播的不足,实现融合传播;更重要的是,借助网络,广播在传播模式上真正实现了传受双向互动式直播,听众不再是信息的单一接收者,而是作为直播的参与者,成为节目内容的一部分。听众的参与度成为判断直播效果的有效标准之一。
如前文提到的央广直播节目《我国首例机器人异地遥控操作手术》,中国广播网也参加了那次现场直播。这是广播新闻现场直播中第一次融合了网络新媒体的报道手段。整场直播中,广播与网络紧密配合,多方互动,网友通过手机短信和BBS(网络电子公告牌系统)提问,主持人和特邀嘉宾现场解答。广播网络互动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资源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比如,机器人为病人做手术时,现场缺乏有效的音响,主持人这时候就告诉听众可以通过中国广播网去看现场视频直播,这是弥补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不足的一个典型案例。
如今,几乎每一场现场直播都是全媒体、融媒体操作。如2011年11月8日,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央广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等广播电台联合推出直播策划,中央电视台和湖北、河北、天津三地电视媒体及新浪网同时参与,以南北互动的形式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跨媒体、跨时空的现场直播《同饮一江水,共有一个家——南水北调中线大移民》(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三)由预知的策划报道向突发的组织报道转变
现场直播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一旦失误没有任何弥补的可能。所以,在传统的直播思维方式中,无准备、无方案、无预知结果的事件是不能用来直播的。⑧也因此,一般来说,以往的现场直播大多注重事件预设的程序,在精心选择直播主题内容之后,电台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重大事件现场直播进行前期策划准备,包括相关材料的收集,报道预案的拟定,参播人员的安排,甚至还包括直播地点的选择、节目预告等前期节目宣传等。
直到2003年央广伊拉克战争特别直播节目《海湾零距离》播出,才完成了直播由程序悬念向事件悬念的转变。美英向伊拉克动武,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央广在战争打响的第一时间,在第一套节目以插播的形式及时报告了这一消息,随后成立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组,紧急启动,迅速推出特别直播节目。从3月20日到4月24日,特别直播节目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播出,前方记者、后方主持人随时播报,军事专家详细解说,及时跟踪伊拉克最新状况。节目共播出91期,平均每天播出5个小时,征服了亿万听众,获得了较高的收听率。
《海湾零距离》的成功播出标志着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由预设程序式直播向动态跟进式直播迈进,直播报道开始由事前把关向事中把关转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突发应急事件在没有事先文案的情况下展开了现场直播。如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浙江台州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剧毒河豚丢失 全城紧急寻找》(获第25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等,都是在接到突发的紧急求助后,中断原来的节目,迅速变成一个有组织、有调动、有发自现场、有采访报道的大型现场直播。
从近期获奖的现场直播作品来看,打破常规、临时展开,主持人迅速到岗、记者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发布最权威、及时的信息,动态跟进式直播的趋势愈加明显。
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是一个发展的事物。改革开放以来,广播新闻从录播到直播,从实况转播到现场报道、现场直播,不断摸索,不断跨越,逐步走向专业化、平民化、常态化。当然,在这一发展趋势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泛直播化现象、直播迟迟到不了现场的问题、运用现场音响的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还有如何解决直播现场的流动性问题、现场多点同步和联动问题、多媒体交互问题、新媒介融入问题,等等。凡此种种,都不容忽视,还需要广播媒体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突破。
注释
时任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在为集纳有湖北人民广播电台30场新闻现场直播文稿的《直播荆楚》一书作序时称,广播新闻直播“是广播优化自身本质功能而在近些年才兴盛起来的重型武器”。
② 申启武:《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现代传播》,2008年第 2期。
③ ④曹仁义:《新闻类广播作品如何创优(六):新闻现场直播创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6期。
⑤涂有权:《改革开放40年广播的创新发展》,《中国广播》,2018年第3期。
⑥李汉如、成红珍:《论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及其特性》,《新闻前哨》,2006年第7期。
⑦ ⑧李盛之:《直播常态化:历程、意义与趋势》,《现代传播》,2003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危羚:《广播音响报道实用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成文胜:《广播新闻》,中国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3.曹璐、罗哲宇:《广播新闻业务(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本文编辑:饶雷)